琴高山记 搞活
qingaoshanji
泾县城北的山,离公路远。村子也远。
上太美大桥,看了一会江水,大货车过去的时候,脚下的桥身上下颤动,没多看,往前走。桥上只有一个人步行,那是一个矮个子老人,穿得累赘又松懈,手里拎红纸袋,袋里是塑料袋。他走路时两脚往外用力踩,一顿一顿,看着吃力。
到琴溪,不过桥。绕到琴高山下,打算上去看摩崖石刻。过一道水泥板的便桥,才走上一个土坡,便看到牌子提醒说山路滑。上山的路确实滑,而且陡窄,且所谓路,不过是一条凸凹不平的山岩,杂草密枝横生,石面是渗流而下的水,凉幽幽的没台阶。我想想,不敢走,作罢。
下来绕一圈,只见一道清浅的流水围绕着琴高山,水里有小鱼轻捷游走,不晓得可是琴鱼,几丛兰草,长在山下内凹处,要水有水,还幽静。看山,光溜溜的山壁上,一会看到一个石刻,一会又看到一个,大大小小七八处,都没有描色涂红,在不高的位置。大多数石刻已经溃漫,看不清,认不全,有的只剩一面长方形凹进山体,完全没有字。琴高山上还有一个小山洞,底下看看,去路难走。
随水走,见到一间涂成粉红色的小道观。道观只是一间房,依山而建,内有一座立像,是依山石自然走势雕刻而成,一身金黄,下有香案,供奉鲜花线香,及一盏油灯,灯火小如豆粒案前是一个人造革的方型跪垫。观内左边墙挂两面锦旗,右面墙贴一排白纸打印的神像。另有土地的石像,摆在地上。
道观门前,有一个老人穿黄裤子在揪野菜,手里已经捏了一小把,另一个矮矮胖胖的老妇,不远不近也在摘野菜。
往里继续骑进去,没有见到一座土地庙。
一个人出行的好处是不用迁就。
不迁就同行之人,也不让别人迁就你,你不迁就任何路线,也不迁就风雨霜雪,你一个人能决定一切。可能一个左拐的绿灯先亮,你就去了左边,可能一个小小的土地庙在右边,你就去了右边。
一个人,不导航,无攻略,随意游荡如看电影,我不要剧透,不要看预告片。渴时喝茶,兴起抽烟,逢厕方便,遇水抹脸,别人会匆匆而去的地方,你尽可以留下来打量,除了日头西落,除了电动车电量告急,没人会催你,你尽可任性而为。
一个人出门的关键,是要懂得及时问路,特别在旗鼓相当抉择不下的岔路上,不能鲁莽。
那个大妈骑电动车过来,我停了车,卸了耳机,看看近了,伸伸手拦下。大妈热情,她停下车,走来大声对我说,你往前,上了柏油路,往左是泾县,往右是宣城。她说泾县时,两只手往左一挥,说宣城时,两只手往右一挥。
我这才放心,道谢前行。过煤炭山,再过罗家冲,见到一块牌子写“全国无邪教示范村”,出路口,马路对面,居然正是赤摊老街的牌楼。再看路牌,我来的这条路,离旵山不过六公里。
不去赤滩了。沿路回,绕一个大转弯上高架桥,居然又远远看到太美大桥上的那个老人。老人还是那样一步一顿的走,手里拎着红色的纸袋,纸袋里是塞得满满的塑料袋。他就这么着,走了一上午。
车子骑到回龙湾,拐进去看父母,蹲着说了一会话。
2024-03-10
琴高山在泾县城东八公里处,骑电动车十五分钟能到。脚力好的,步行也没问题,不过路上比较单调就是了。几十年来,每次我往返宣城,经过琴溪时,都会在车窗边张望近在眼前的琴高山。
琴高山名字有高,但并不高。山势颇有特点,临河处,山头隆起、前探,从山脚下仰望,山石悬空,像伸出来的巨型屋檐,胆小的会担心它掉下来。从侧面看,琴高山像一匹小狮子,正静静卧着,伸着胖胖的脑袋看水,样子是憨的。琴高山以前确实叫狮子山,不过这个名字后来被泾县城北的狮子山拿去了。
唐宋以降,小小的琴高山留下了二三十处摩崖石刻,最近的在清代。这些石刻或大或小,或篆或楷,或临水或背阴,多有名家,几乎是一部立体的书法史。我去,没登山,山脚下随便看看,便看到了七八处。有的石刻在山间,不上山看不到,而有的石刻已经崩颓溃漫,不仔细看,想不到那里刻了字。
一座山闻名遐迩天下皆知,首先要自身吸引人,要么高险俊秀,要么地处要冲,如黄山如五岳。要么名人加持,舌绽莲花,如敬亭山。要是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更是如虎添翼,想低调都不行。
琴高山是个奇怪的例外,一座山该有的,它都不缺:它有关于神仙炼丹在此跨鲤升天的传说,且流传了上千年;许多诗人如李白等,都曾在诗中写到过琴高山,甚至还写过它山下溪流中的特产琴鱼,可诗人们的热情洋溢似乎于事无补,知道它的人,来探访它的人,说起来不算多。
较真起来,琴高山应该是泾县最有文化底蕴的一座山,它见诸典籍的历史传说、有诗为证的名人游迹以及铁划银钩的书法石刻,都有千百年的积淀,文化资源之丰富,本埠其他各山无一能与之相比,更不用说山脚下的琴溪河里,还拥有独一无二的琴鱼。站在无人的琴高山下,看溪水清幽,草木苍黄,会觉得寂寞,认为这寂寞与它的身世不匹配。
想想,又转念。琴高山本是一座无名小山,这么多年,它能不受侵扰保持原来的样子,已经足够幸运。传说也好,石刻也好,都是别人给它的,它自己何尝需要这些呢?真要千凿万击的修了台阶加了栏杆,迎来一群又一群五颜六色的游人,这样的热闹,对琴高山来说,只是负担吧。
当年,传说中在此修仙的人,看中的正是琴高山的寂寞。那么就让它寂寞吧,正好可以留给寂寞的人,偶尔来看看。
2024-03-11
狮子山与琴高山,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东,原本各不相干,但是若从侧面望去,一个像大狮子,一个像小狮子,简直是兄弟俩。且这两座山山边各有一条细细弯弯的流水,一个有洞供奉观音菩萨,一个立阁敬尊琴高仙人,佛道有异,维系一方水土微弱又绵长的民间信仰,却是相同的。
狮子山下的观音洞,不深,却颇高,内壁供奉的观音菩萨,高约五尺,是依照山石走势涂绘金粉而成,左右侍立的童子龙女是另行请来的雕像。观音像下,还供有四层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观音,间有财神、土地、龙王等,同享香火。洞里还有锦旗十余面,洞高,没处挂,抬头的称呼是“下坊狮子山观音洞活菩萨”。观音洞除台阶铁门外,基本没有人工,完全是天然洞体,雪融或雨后,洞顶有积水渗漏。观音洞边有一座土地庙,在泾县城北一带,这可能是唯一的一座。
琴高山下的“琴高仙阁”以山壁为后墙,是一间小而拙的平房,里面供奉的“琴高仙”像,一样是依山石形态与走势描绘而成,由此也可确定琴高仙阁的断句,应该是琴高仙之阁而非琴高的仙阁。阁内香火较清淡,香案上也不像观音洞,没有万字糕与水果之类。锦旗只两面,抬头却写“琴高山菩萨”,按说菩萨和神仙不在一个体系里,有点混为一谈了。边上亮一盏油灯,灯盏是电饭锅锅盖,倒过来,斜斜扣在一面陶盆上。一面棋盘大小的石板与两尊土地塑像摆在地上,看石板上的雕像,年头至少几百年,土地像高颧骨的面部曾被香火燎黑,已不复慈祥的神态。
2024-03-13
天热避暑,天冷御寒,才是顺应天道。但总有一些木古的人、贪玩的人,不得已的人,到时候就要出门。
到琴高山下,草木丰盛,落叶铺上弯曲的小径,溪水有声,倒映在岩石上的水光轻轻柔柔,不停抖动。黑黢黢的崖壁上,斑驳的树影落向古老的石刻,有那么一瞬间,觉得现在是从前。仰望琴高山前突的山顶,在沉静高远的蓝天下,竟有几分藏地的雄浑风味。
琴高仙阁的门外,一柱高香青烟飘摇,香气清淡。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坐在一块水泥砖上低头抽烟,抽一口,垂下手,一声声的蝉鸣里歇好半天,再抽一口。我问他是不是这里的住持,他微微笑,摇摇手,低声说,这个仙阁是大家的。
我左右匆匆看几看,架不住天气炎热,往回走。
再回头看一眼那个老头子,却看到一个更老的老太太从小径上一个人过来,老太太戴遮阳帽,个子不高,步子慢,经过我的时候,脚步更慢,仰脸仔细地看我。
老头子起身,去拿搁在仙阁门槛上的雨伞,他往老太太来的方向走。老头子的长袖衬衣已经洗得绵软单薄,裤子后面还打了一个蓝色的补丁。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穿补丁衣服的人。
回去的路上看到一个妇人晒枕头,她穿红裙子红拖鞋,门外的花开了一大片,不认得。
还看到一个除草的环卫工人,他拿一张蓝白红三色相间的塑料帆布围在腰间,远看以为是个藏族人。帆布不透气,按说应该有个轻便的罩褂才好。
2024-07-21
分享
原创
搞活工作室
公众号:GAOHUO1975
微信号:dugq37
邮 箱:1046241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