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一个普通的苹果采购,在当下国央企可能要走十天半个月。从事前请示到事中招标,再到事后审批,每个环节都要层层把关、反复确认、留痕存证。说到底,这哪里是在买苹果,分明是在给自己买一份"免责保险"。
"70%的工作都在为免责而忙"——这句基层员工的感慨道出了国央企当前的普遍困境。眼下,一种怪现象正在体制内蔓延:做事的人因担心背锅不敢做事,管事的人为了避责不愿管事,而真正能把事办成的,反倒成了"少数派"。
在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氛围下,国央企正在被一股"消极守成"的暗流裹挟。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组织治理机制和管理文化的深层困境。
"免责文化"如何吞噬组织活力?
过度强调"程序正义"
表面上,事事都要走流程、处处讲规矩,看似在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可实际呢?不过是给寻租行为披上了"合规"的外衣。您瞧瞧,那些"依程序"高价采购的物资、"按流程"空转的文件、"照规矩"任命的干部,哪一样不是"程序完美、结果堪忧"?
病态的"留痕强迫症"
开会要拍照、学习要签到、工作要台账,事无巨细都要"抓铁有痕"。说白了,这已经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制造"避责证据"。一位基层干部打趣道:"现在上班最重要的是'三件套':报表、台账、照片,没这些,就是白干!"
工作"走形式"成风
整治形式主义,结果是用更多的形式主义去整治形式主义。上面开个会,下面就得开传达会、宣贯会、落实会;上面发个文,下面就得发通知、写方案、建台账。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更多的问题。
"免责文化"形成的根源
考核机制失衡
很多单位奉行"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逻辑,把"不出事"作为考核的最高标准。结果呢?干得好是应该的,干不好就要挨板子。这种"干和不干一个样"的考核导向,不就是在变相鼓励"不作为"吗?
问责泛化滥用
动不动就"倒查二十年",稍有失误就全盘否定,正常的经营风险也要追责。这不是在强化责任,而是在制造"逃责"。在这种氛围下,谁还敢创新?谁还敢担当?
"免责文化"的危害
组织效能全面降低: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上下级之间互设防线,原本三天能办完的事,非得拖上三个月。
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大家都躲在"规章制度"的笼子里不敢出来,生怕创新过头"露富",保守过头"露馅"。
人才活力持续流失:有担当的人都成了"背锅侠",有闯劲的人都变成了"惊弓鸟"。
破解之道
建立科学容错机制
把"三个区分开来"落到实处:把该容的错误和不该容的错误区分开来,把工作失误和违纪违法区分开来,把探索创新和盲目蛮干区分开来。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不能光有"红黄牌",还得有"奖励分";不能只有"惩戒",还要有"激励"。要让干事的人有劲头,让担当的人有奔头。
重塑企业文化导向
与其把精力花在"避责"上,不如把功夫下在"尽责"上。要让"干成事"成为组织的主旋律,让"担责任"成为干部的新常态。
结语
其实,对国央企而言,最大的风险不是有没有问题,而是不敢面对问题、不愿解决问题。当下,国资委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这无疑给困在"免责怪圈"中的国央企打了一针"强心剂"。
但要真正走出"免责文化"的泥潭,还需要每个企业拿出勇气和担当。与其把"不出事"当成最高追求,不如把"干成事"作为第一要务。唯有如此,国央企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激流勇进,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行稳致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