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1月5日消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在天津大学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该设施不仅可以真实复现人类记录的所有地震活动,还可以观测、分析工程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
国家验收会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国重器,科技基石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批高校牵头或参与了众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堪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领头羊。
回复下载
关注“高绩”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设施”,获取部分高校牵头或参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名单。
大国重器,持续“上新”
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4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经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35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今年以来,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大国重器,持续“上新”。
天津大学: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本次验收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项目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历时5年,建成世界上台面尺寸和载重量最大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和世界首套可移动水下振动台台阵。可以真实复现人类记录的所有地震活动,并观测、分析工程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
据介绍,该研究设施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试验配套与共享系统,涉及水利工程、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精密仪器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防灾安全等多个学科领域。该项目建设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了宽频带长行程地震模拟、空间差异地震动——波流耦合模拟以及大型振动台基础参振质量等系列关键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今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哈尔滨组织召开“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国家验收会。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图片来源:新华社)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的“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各系统已全部投入试运行和开放共享。装置的建成为构建形成我国天地一体化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体系提供了核心平台,为揭示空间环境下物质结构演化规律和耦合效应的物理本质,服务我国航天器在轨可靠服役、人类长时空间驻留、深空探测和商业航天发展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支撑,将有力促进我国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原始创新水平的提升。
-回复下载福利-
第一步,点击下面的公众号卡片:
第二步,点击“发消息”:
第三步,进入对话框回复关键字,获取相关名单:
示例
为科技领头羊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