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在火势蔓延的过程中
如果得到适当处置并及时逃生
能够大大减少
伤亡事件发生的概率
据了解,6楼的住户发现火灾后,迅速下楼打开2楼户门查看情况,当发现大量烟气往外冒出,在无法进入进行处置后,在未关闭户门的情况下,直接上楼组织逃生,导致2楼户门在火灾发生后长时间处于敞开状态,新鲜空气不断补入,形成回燃,加速火灾蔓延扩大。同时,2楼烟气迅速通过户门向外涌出,在楼梯间形成烟囱效应,进一步封堵逃生路线。
门之所以为门
因为它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
形成一道坚固的阻隔
火灾产生的烟雾伤害力极强
少量吸入都会产生中毒反应
一旦浓烟在楼道内形成烟囱效应
会给自救带来极大的阻力
“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烟气通过楼梯间、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以3-4m/s的速度竖向蔓延,可以将整个建筑物迅速引燃。
产生“烟囱效应”时
更要关闭
火场与楼道相通的隔断门
选择其他逃生路线或退守待援
另外
蓝叔天天强调的【三清三关】
也被住户们疏忽
起火的住宅楼外墙窗户加设金属栅栏用作储物阳台,并堆放木凳、游泳圈、棉被、衣服等大量可燃物,为火灾向上蔓延提供有利条件,形成没有楼板分隔的竖向燃烧,燃烧产生的火焰和热烟气迅速封堵3楼人员通过户门逃生的通道。
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
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
一遍一遍地重复提醒
只需打扫卫生时顺手简单操作
为什么还有人不听?
如果大火没有通过窗台的
大量可燃物冲上三楼
如果烟雾无法快速蔓延到楼道
是不是就能多一些自救的希望
但是火灾没有如果
此时楼道内尚未被浓烟和大火封堵
3楼住户已经发现火灾并报警
如果第一时间带家人下楼或上天台
尚有机会逃至屋外
•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较为安全的通道、楼梯进行疏散撤离,切勿乘坐电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烟雾,逃生时要佩戴防烟面罩,或者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态撤离;
• 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等自制简易的救生绳,或利用阳台之间的空隙、落水管等滑到下面的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切勿轻易跳楼逃生;
• 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待在阳台、窗口等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或躲进疏散楼梯、避难层,便于消防救援人员营救;
• 无法用上述方法疏散时,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高层住户遇到火灾
到底该向上跑还是向下跑?
先别慌,冷静判断很重要!
如果火灾发生在上方楼层?
如确认火灾发生在上方楼层,应通过疏散楼梯间疾走下楼,逃生过程中可随身携带浸湿的毛巾或衣物捂好口鼻,减少烟气对呼吸道的侵害。
如果火灾来自同一楼层或下方入户房门有烟气进入?
可用浸湿的毛巾或衣物堵住门缝,减少烟气进入,拨打119告知自己被困房间的位置,等待救援。
同时,不断用水淋湿入户门,防止外部高温烘烤,火势蔓延。
如果火灾来自同一楼层或下方楼梯间无明显烟气?
火场内的形势瞬息万变
根据不同情况
选择正确的自救方式很重要
其中一个安全隐患给救援带来了阻碍
那就是完全封闭的防盗窗
根据现场照片可以看到
起火楼房的2楼、3楼窗户
都安装了金属防盗窗
如果防盗窗预留了逃生门
被困人员就能逃生自救
根据救援记录显示,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立即用水枪控制火势,同时开展内攻搜救,并用云梯车和拉梯在未安装防盗窗的窗口进行救援,最终在起火建筑2、3、4、5、6层共营救、疏散人员24人,但3楼室内被困的7人被发现时已经遇难。
就像刚刚说的
火场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唯独没有如果
太多的“不应该”酿成这场悲剧
千万不要说蓝叔是事后诸葛
你们发现没有
以上的种种情况或许我们身边也有
火灾发生时及时拨打119报警
并选择正确的方式自救
▌来源:湖南消防
▌编辑:鞠陈程
▌校对:韩淞宇
▌初审:肖 刚
▌审定:任 恒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