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教授的生活光鲜亮丽,没想到36岁就当上教授的她人生也不只有美好

文摘   2024-04-14 23:37   上海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也是我的武汉老乡,高中校友,如今在荷兰知名大学任教的教授妈妈——地衣。

地衣非常优秀。博士直接毕业留校,30出头拿到了荷兰终身教授,最近刚满36岁又评上正教授

我知道,这些成就在学术界非常难得和罕见。

可更难得的是,她虽说年轻有为,却十分接地气,待人接物温暖而真诚。

在她的公众号教授妈妈和野马小雅里,她时常坦诚地和大家分享她生活里的坎坷挣扎和一地鸡毛。

看她的文章,我都时不时在心里感叹:原来教授和我一样,也会为小事崩溃和惊慌。

而她的读者也时常有同感。

除了事业有成之外,地衣还有个幸福的家庭。

两个混血女孩,老大玛雅,和悠悠有点像,是个害羞又好动,在中俄荷英四语间自由切换的萌萌小吃货。

老二小琥,是个嗷嗷待哺力大如牛,刚满9个月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小天使加小睡渣。

两个公主相差6岁,正好也跟我家悠悠和然然差不多。
而她家智商正无穷情商负无穷的data scientist队友,总是能把平淡如水的日子过出平地起惊雷的效果。上周看了地衣家队友的荷兰买房记,我算是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地衣的公众号里,你能看到:
  • 跟混血萌娃斗智斗勇的中荷育儿分享;
  • 对荷兰这个全球儿童幸福度最高国度的儿童教育的反思;
  • 和高学历的队友,吵架斗嘴嘻嘻哈哈的日常。
不少读者看了都说非常治愈:原来教授的日子过得也不过如此,看看自己的生活,觉得好像也不错,而且读完后又深受启发。
她本人的故事也非常励志,我每次读完都很触动,能够给普通妈妈带来光和亮。读完今天的文章,相信你也会交定她这个朋友!

文 | 地衣

来源 | 微信公众号“教授妈妈和野马小雅

ID: yemaxiaoya



今年我37岁,在荷兰一所知名大学任教。
36岁生日的三个月前,某个无风也并不像会起浪的下午,我和同事照例在会议室开冗长的行政会议。
突然我们学院的院长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礼物径直走向我。
我受宠若惊,赶紧起身,用不太确定的眼神看着院长,问道:
您是找我吗?
院长笑吟吟地点了点头,对我说:
恭喜你,评上了正教授。
这,大概就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巅峰瞬间吧。
36岁前评上正教授,在我们学校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有时候,我也会臭屁地想:年轻有为,说的大概就是我吧。
可回头看来时的路,那些曾经的迷惘和怅然,挣扎和纠结,执念和欲求,并不会因为如今的成就而少一些。
人到中年,越来越感慨:
没有得到的时候,还能不顾一切地卯足了劲去努力;
而成就的时刻,又容易喜极而慌,产生更强烈的危机感。
我真的有这么好吗?
我取得的成就,是因为实力还是运气?
我会不会从此走下坡路?
这些看似凡尔赛的烦恼,都那么真实而又确切。
在我莫名其妙陷入焦躁的时候,我想我得回头看,重新去找寻我选择学术生涯的初心。


而我的初心,居然是逃避。
时间退回到研究生第二学年的4月。
那会儿,我在荷兰最好的投行实习。
实习面试的时候,我几乎是当场就拿到了offer。面试官问了我好多艰深的专业问题,我全部对答如流。
后来他们告诉我,好多来面试正职员工的都答不上来这些问题。所以面试完,他们就觉得自己挖到了宝,第二天一上班就给我发了offer。
本来,我以为我会成为新晋职场丽人从此叱诧风云的。
但是,偏偏不巧,带我实习的导师和我性格不合,时常因为意见不合双方僵持互不想让。
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只认理不认人,不向权威低头。(现在也这样,只是学会了更好的沟通方式表达方法。)
而带我的导师,自己工作已经亚历山大,又赶上我这么个不服管的小实习生给他平添烦恼,没过多久,我就被打入冷宫。
从此,我实习的每一天,几乎都度日如年。
人生就是这么爱和人开玩笑:在你以为自己快要走上康庄大道的时候,让你在没料到的地方栽跟头掉深坑。
可当你从坑里爬出来之后继续远行,过些年再回头看,你反而会忍不住感谢当初跌过的坑,


和顺境比起来,逆境更会促使人思考人生
在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于自己未来的设想都非常粗糙。
高中三年,我想的是考上清华北大(最后没考上)。
但是从没想过,上了大学,我想学什么;毕业了我想做什么。
高考完,我才随便一想:我化学成绩挺好,要不要学个化工类的学科。
我妈说,哎呀,女孩子学什么化工?实验药剂有毒对身体不好,还是学个财经类的吧。
性别刻板印象
我和我妈关系特别好。
她说的话我都愿意听。所以听她这么一分析,我也觉得有道理,就顺从地去念了金融。
上大学之后,我的目标是出国
因为我妈说,她这辈子比较遗憾的是,当初家里条件有限,没有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所以她想在她能力范围之内,送我去看更大更广博的世界。
然后,这个目标我也实现了。
而且结果比我妈妈预想的还要好:
我放弃了考研资格,靠着自己的努力申请到了全奖(免学费,每个月1000欧元生活费,还报销往返机票)去荷兰年金融数学的硕士
那时候,出国拿全奖的几乎都是数学物理等专业的学生,读金融这种热门专业还能拿全奖的凤毛麟角。
硕士期间,我成绩也特别好,一去面试,就被荷兰最好的投行录取了。
结果,没想到自己会和公司文化如此“水土不服”。
这迫使我不得不去思考:你如今拥有的人生,和若是你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也许能获得的人生,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我发现,我从出生到研究生快毕业,人生的目标都是“别人眼里风光的事”。
我以为,我努力地去做成这些事,就成功且幸福了。
但潜意识里似乎总有一个“我”在不服,不让我就如此顺利地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那会儿,我的室友正在念博士。听了我的抱怨,她说,你学习成绩也挺好,专业也好,要不要考虑读博。
我动了心。
大概是因为我爸妈都是老师,我从小也“好为人师”,读博之后,留在学校教书,是我觉得还不错的职业发展道路。
室友给我推荐了一个金融系的教授,我简单看了他的网站和论文,写了一封套磁信,想问问教授还招不招博士生。
然而这封信,我犹豫着没有发。谁知道,犹豫来犹豫去,这封信就再也没有发出去。
因为没过两天,我在地铁站,偶遇了我后来的博士生导师,小屁。
小屁装满论文的黑色旅行箱
内天,我和室友去朋友家吃晚饭。坐地铁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对面站台上一名高大秃头拖着行李箱的男子。
室友指着那名男子说,你看,内个是我们学校最厉害的教授,好几年荷兰经济学家排第一。他是搞行为经济学的,做很多有趣的实验,还在医院研究医患的行为决策。
我一听,立刻来了兴趣
然后我就知道了:我其实一直都不太喜欢金融这个专业。
也许是潜意识里的不甘愿,让我忍不住在投行实习的时候当“刺头”,让我迟迟没有给金融教授发信。
虽说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对于投资对于判断国际经济走势行业导向,我毫无兴趣。
努力学习,只是因为习惯了努力,是因为觉得自己该努力而对“努力”的模仿,而不是因为真的喜欢
本科的时候,我学过一门课叫“行为金融学”,那是所有专业课当中,我学得最起劲的一门。
因为,在这门课当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市场,产品,定价,无形的手,还有真真实实的人性。
虽然那时我还不完全了解,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但是我隐约觉得,“人”,是我感兴趣的。
所以,当我听说还有人专门做这样的研究的时候,我竟然不明觉厉义无反顾地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未来!
我给小屁写了信,却收到了如下回信:

你的履历看起来挺好的,但是我今年没有更多的研究经费再招另一个博士生了。

那时,我对小屁不了解,我对行为经济学也不了解。但是大概是因为太不喜欢金融,太不满意实习,我把“跟着小屁读博”当成了那时人生的救命稻草
这种逃避现状的求生欲,导致我在收到了小屁的拒信时,不仅没有get到他婉拒的意思,竟然强行字面理解邮件为:
他真的就是没钱,否则愿意考虑我。
于是,我尝试去申请经费。
但并没有成功。
然而,也许是我的一份冲动赤忱想要做研究的心感动了小屁,
又或许是人与人之间气场合上了的那种“莫名就是喜欢你”的感觉,
那年本来不准备再多收博士生的小屁,居然争取到了个额外的博士名额,给了我。
后来,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小屁告诉我,那会收我当学生,他差点和学校管招生的人起了冲突。
后来,他力排众议,和当时的系主任请求说:我来学校这么多年都没怎么麻烦过你,这次我想让你帮我这个忙,拨笔钱,把这个学生给收了。
就这样,我读了博士。


大学里的象牙塔,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充满了粉红色泡泡。
而过了这么多年学术生涯的我,深深地知道,我当初的义无反顾,太天真太冲动了。
我以为我想象中的行为经济学,是去做田野调查,是去从根源上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认知上的偏差,是去帮人们做更好的决策为人类进步做贡献。
但是,真实地做研究课题时,大部分面对的工作其实是这样的:
推导就算推出来也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何卵用的定理;
设计严谨新颖但离现实生活场景相去甚远的实验;
编程分析数据跑一万次看上去很像结果略微不同的回归;
写一些即使发表出来也不会有特别多人看的论文。
除此之外,你还得有强大的心脏,去面对外界的评判。
审稿人很可能把你的文章批得一文不值,
基金申请委员会动不动就把你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归纳为平庸至极不值一提。
而一天工作结束了,回到家,我发现,我做的这些哪里能帮人类取得进步?连替自己做好选择,都难。


博士毕业后的几年,是最艰难的几年。
毕业的时候,我手里攒了好多论文,但都没有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
不过,我运气好。
正在我找工作四处碰壁的时候,我在的课题组突然多出好几个职缺。
大概是因为我和老板们关系都处得特别好,我获得了破例留校的机会。
失业了一个月之后,这才暂且有了工作。
为了证明自己不全是光靠老板喜欢“走后门”留下来的,那几年,我压力特别大,工作也特别努力,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身体,也发出了些警报。
一次,我莫名强烈背痛,去医院检查啥事没有,但就是疼得没办法起床。
另一次,我莫名下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又是,去医院检查,没有感染没有问题,但就是难受。
其实,没有人拿刀子在我后面逼着我这么努力工作。但无形中,似乎就有一种紧迫感和焦虑感,让我停不下来,又因为紧张焦虑而碌碌无为。

做的,却又不是自己真真正正喜欢的事。

到底是什么驱使我在并不快乐的路上,走得这么远呢?



  从小,我似乎就是爸妈的骄傲。
虽说,我的人生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成就。
但我从小学习成绩好又自鸡力极强,常常没放学,就趁着课间的时间把作业给写完了,根本不给爸妈辅导我写作业的机会。
大概因为这样,我总被爸妈的同事朋友夸,是我们那个小社区里公认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许是从那时候,我隐隐地背上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包袱。
学习,是我擅长的事,是我不太费劲就能做好的事,所以我乐意学习。
所以,考试考好的成绩,就成了我证明自己的方式。
爸妈,其实很少给我直接的压力。
考不好,还没等他们指责我,我就自己先自责了起来。
大概是一种不想让父母失望的潜意识,给了我无形的精神压力,让我在盲目前行中,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都要尽量做得最好,却很少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喜不喜欢,这件事有多重要


我是个善于努力的人。
但是努力,不一定带给我自信,满足,和力量。
也可能因为缺了那份热情,我的努力有些半心半意,不管我多想取得“辉煌”,就是使不出全身所有的力气。
我以为念博士做学术,是新的开始。
但却似乎是旧有模式的延续。
从表面看起来,我发展得很不错。
我看起来聪明,脑子灵活,数学背景也不错,找我合作的项目很多。
然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喜欢热爱自己做的事情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ta愿不愿意和他人说自己的工作内容。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像机器一样做研究,但不太愿意和人谈及我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方面,真的是有些艰深三言两语说不清;而更重要的确是,我并不发自内心认同自己做的这些研究的价值。
去开学术交流会议,一些志存高远的同期聚集在学界大牛身边“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就窝在角落,偷吃会议提供的饼干。


现在的我,写自己曾经的经历时,我已经不一样了。
但我的改变,可能励志电影当中那种“一蹴而就”顿悟式的改变不一样。
它是偶然性和循序渐进的叠加。
若不是实习遇到气场不合的老板,我可能现在还在金融业里摸爬滚打。
逃避不喜欢的金融业,和失败的实习,是我进入学术圈的初心。
这个初心,一点也不伟大。
然而“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进入学术界这个从头再来的契机,不可能一朝改变我的行为模式,也不可能根本地解决我的人生缺乏意义感的问题。
但是,因为迈出了这么小小的一步,有了“改变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的经验和感受在接下来闷头干活的时候,我就有更多的机会,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真的是你喜欢的,你想做的事情吗?
我可以做艰深枯燥的研究,但我意识到,我一来并不擅长,二来也不享受。
因为有了这样的觉察,我开始做一些更加实证的研究。
第一次有“想要和别人分享我的研究成果”的感觉,是和一个蒙古姐姐合作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样子”的项目。
这个终于愿意与人说道的感觉很重要。
因为,它打破了“我可能就是个不喜欢和别人谈我工作内容”的自我认知。
我更加确定,我感兴趣的是鲜活的“人”。 于是,我把研究的重心,慢慢转向人。
我发现,每次我做一点小改变,都会觉得自己因为更加接近真实的自我,而感到活着的舒畅。
当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改变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渐渐地,我在做决定的时候,能更多地放下外界的评价,而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逐渐从从前那个“听人劝吃饱饭”的乖乖女,长成了一个有“力排众议”的勇气的人。
2019年,我申请了荷兰的自然研究基金。第二轮的评审报告把我的申请批得一文不值,许多同事都劝我,要不要就放弃。
但那一次我却坚持了:因为我对我的研究课题(性别刻板和行为偏差和印象)有信心。
我驳回了审稿人的评价,坚定地为自己的申请方案辩护。
结果,我居然逆风翻盘,在各个学校选送的佼佼者当中,只有10%的人,拿到了25万欧元的研究基金。
拿到基金之后学校杂志对我的采访
连学校的基金工作室的同事都说,真没想到你能逆风翻盘
而你可能不相信,这是工作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次,我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自豪。
因为,我第一次完整地体验到了那种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竭尽全力的感觉。
那会儿我想的是,无论申请基金成功与否,这都是我未来想要研究的课题。
我做到了。
2020年我决定开始写公众号。
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和我说:“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你可能费很大劲写也没人看,你真的要把时间花在投入产出比这么低的事情上吗?”
我没有被劝退,只是坚持着笔耕不辍我手写我心地记录着自己与孩子的成长。
那会儿我想的是,不管我的文字有多少人看,只要有人能从我的分享中得到些什么,或感动,或启发,或慰藉,我就愿意继续写下去。
我做到了,也因此,遇到了你们。


如果我不写这一段经历,刚认识我的朋友对我的印象肯定是:一生学霸顺风顺水当上教授
这么说,也并不为过。
毕竟,我心中的那些小挫折,那些小挣扎,和很多人更大的人生挫折不得意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但是,当我身处在那些不顺那些迷茫当中的时候,它们却也曾经就像是我的全世界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
我也曾经对父母给我的养育有过怨怼。
埋怨他们对我教育中的确实,导致我成为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方向瞎努力”的人。
但是,当妈妈之后,我深深地知道,他们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了。
我已经长大成人了,我的人生,我的幸福,就得由我自己负责。
养育孩子的经验,对我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因为它带来的内省的力量,让我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幸福的原动力,在于能够真正成为她自己。
而很多像我这样,即便一生优秀,却浑浑噩噩长大的人,30多了,才有第一次“觉醒”,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喜好。
这份迟来的“觉醒”也许会让你为过去走过的弯路,感到不值,感到愤懑。
但,拥抱这份“觉醒”吧。过去并不是一文不值,因为,它终究还是带着你,走到了今天,终于看到了自己。
别把自己困住,把今后的每一步,都走成最好的可能。







地衣的文字就是这样,真诚接地气又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启发与思考
在她的公众号里,还有不少教育类的观点分享,以及她跟她们家如野马般的小雅还有直男老公的互动日常。
不是简单的流水账,而是会给我们教育孩子以及跟孩子、家人相处带来思考和启发的分享👇
荷兰买房记:
自我成长:
吐槽老公:
教育反思:
育儿重难点:
花式鸡娃: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卡片关注教授妈妈和野马小雅到她那里去看看哦~
点击卡片关注,即可查看全部文章
       


悠悠妈德国育儿
曾在沙特、荷兰、爱尔兰多国求学工作的武大学霸,长居德国的两枚混血女娃妈妈,分享第一手德国教育经验,及中西合璧家庭的文化碰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