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作为自然界的铁律,无人能够抗拒。
因此,到了晚年,毛主席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自己去世后,新中国将何去何从?
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让毛主席深感忧虑。
国际上遭到封锁,国内各种狂热运动此起彼伏,导致生产力下降,社会动荡不安。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派别势力试图从毛主席手中夺取权力,以图私利。
尤其是林彪折翼身亡后,毛主席便已未雨绸缪,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毛主席将那些与林彪同流合污的将领逐一请君入瓮,来个“大换血”,将林彪的势力范围逐渐蚕食殆尽,那四位“林家军”的骨干——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本以为能逃过一劫,结果却是作法自毙,没几日便被逮捕。
这一囚禁便是十多年,直到80年代末,才算是重见天日,想必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咱们的彭大将军了。想当年,彭德怀被打倒后,毛主席可是把林彪当成了“定海神针”。
可谁能想到,这根“针”自己先弯了,成了“折戟沉沙”的悲壮之景。
林彪一走,毛主席犯愁了,这军队的大旗,谁来扛?
叶剑英元帅是军中的泰山北斗,威望高,脾气好,从不与人结怨,而且没有权力野心,比林彪可省心多了。
但到了1973年底,他老人家又盯上了邓小平这个硬骨头。那时候,邓小平正忙着跟美国佬斗智斗勇,毛主席一看,邓小平手腕硬,能办事,于是就让他参与军队的事。
据说,中共“十大”刚开完没多久,毛主席想考验一下王洪文和邓小平。
他问:“我要是哪天不在了,你们说说,这天下会咋样?”
王洪文说:“主席的革命路线肯定万古长青!”
邓小平那可是实话实说,他深知各大军区司令员的权力,他说,可能“天下大乱,军阀混战”。
虽然这样的言论有些大逆不道,但毛主席却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邓公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军队问题的方案,即加强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这一回答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同年底,毛主席对各大军区司令员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对调。
这一大调换,毛主席发现,刚升为中央副主席的李德生,在林彪还在的时候,居然给他写过“效忠信”。
这一下子毛主席惊了,心想:“这林家军的影响力,渗透得够深的啊!”
于是,他决定来个“乾坤大挪移”,把各大军区司令员的位置都调换了个遍,还规定,调动的时候,一个亲信都不能带,就像是搬家不能带走“金银财宝”一样,免得他们到新地方继续拉帮结派。
这一查,又查出不少“效忠信”,毛主席这下对北京的领导班子更是心存疑虑了。
于是,他又来了个调虎离山,把那些跟林彪没关系的军区领导人都调到北京来。
邓小平因为林彪在位时一直在江西劳动,所以跟林彪那是“八竿子打不着”,自然就成了毛主席眼中的“香饽饽”。
更巧的是,李德生和陈锡联这两个关键人物,都曾是邓小平的第二野战军的将领,所以毛主席心想:“这下好了,邓小平去管他们,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军区司令员大换班之后,毛主席正式宣布:“我给你们找了个军师——邓小平!”
他还想给邓小平封个“政治局秘书长”的头衔,但邓小平一向重实权不重虚名,客气地谢绝了那些头衔。
毛主席一看,心里明镜似的,知道任命邓小平,不仅能稳定军心,还能让那些将领们吃颗“定心丸”,毕竟,邓小平的为人,大家心里都有数,他不会“秋后算账”。
虽然邓小平为了向毛主席表忠心,对那些受林彪影响的军区司令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那些老干部们心里都清楚,邓小平这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
与此同时,毛主席频繁地召见各大军区司令员,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谈,既谈工作,也谈生活,更谈理想与信念。
他的谈话,往往深入浅出,既有高屋建瓴的战略分析,也有平易近人的家长里短,让每一位将领都感受到了他的关怀与期望。
在这些谈话中,毛主席尤为注重强调军队的“党指挥枪”原则,他反复告诫将领们,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军队都必须坚定地听从党的指挥,绝不容许有任何形式的分裂与背叛。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将领的心田,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确保军队的纯洁与强大。
在任命邓小平后,毛主席也没明确说叶帅和邓小平谁排前谁排后,但他们那是相当的默契,就像是多年的老搭档,跟军区司令员们开展工作,那叫一个“如鱼得水”,就像是打了一场漂亮的“团战”。
这一系列的神操作,展现了毛主席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高瞻远瞩,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他走后,不仅维护了军队的团结和稳定,也使国家保持了基本安全和稳定。
本文2000字,3图,喜欢请赞赏、点赞、点在看、转发、评论,由衷感谢!
推荐也阅
邓小平复出后,萧劲光大将让他必须警惕2个人,邓公却言:我知道该怎么做
更多精彩请关注系列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