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抢险救灾中的关键力量

科技   2024-12-07 21:21   江苏  

一、应急通信是什么

应急通信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它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突发状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
应急通信涵盖了多种主要技术手段。卫星通信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其不受地面状况限制,信号覆盖范围广,全天候运行,传输速度快,在应急通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在森林防火、电力应急、消防应急、铁路应急等场景中,能快速建立通信链路,保障信息传输。
短波通信也是应急通信的常用手段之一。它利用电离层反射实现远距离通信,具有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强的特点,常用于野外搜救、地震救援、战争状态以及其他重大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通信。
公网移动通信是应急指挥和救援中所有现场人员最熟悉和易用的通信方式。在道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配备卫星传输通道的移动基站车,能够解决应急现场一定范围内的公众移动通信需求,并能实现用户的优先级差别接入。
这些技术手段相互配合,共同为应急通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信息,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通信在抢险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1. 为政府指挥调度提供保障

在抢险救灾中,应急通信为政府指挥调度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时,通信基础设施往往遭到严重破坏。但应急通信系统能够迅速启动,通过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方式,为政府搭建起与灾区的联络通道。如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电信四川机动局在震后短时间内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建立指挥通信系统,及时传递灾情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应急通信还能实现多部门信息的整合与共享,让政府全面了解灾区的交通、救援进展、物资需求等情况,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调度安排,提高救援效率和资源配置的精准度。

2. 为救援队伍搭建通信桥梁

应急通信在救援队伍之间搭建起了高效沟通的桥梁。在灾害现场,救援队伍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不同队伍之间需要紧密协作。应急通信系统能够确保他们之间语音、数据的实时传输,如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三级无线常规组网,让消防、医疗、武警等各救援力量及时交流。在应对台风“格美”时,泉州市的应急机动通信保障队通过整合先进装备和技术,实现了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的互联互通,提升了协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3. 为灾区群众提供联络渠道

应急通信为灾区群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联络渠道。当灾害发生,灾区群众与外界的联系中断,容易产生恐慌和不安。应急通信能够满足他们基本的通信需求,如语音通话、短信发送等,让他们能与亲人朋友取得联系,报平安,稳定情绪。例如在重大洪灾中,通信运营商会紧急调配应急通信车,为灾区群众提供临时的通信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外界的关心和支持,增强应对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应急通信也有助于及时收集灾区群众的需求和反馈,为救援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成功案例彰显应急通信的价值

1. 地震中的应急通信保障

在汶川地震中,通信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但应急通信迅速响应,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投入巨大研发的高空基站,在道路损毁、应急通信车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发挥了关键作用。卫星电话成为唯一可用的通信设备,为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此外,在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三大运营商均启动应急通信保障响应。中国移动出动大量保障人员、车辆和油机,还为救援人员提供免停机服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迅速行动,累计出动众多应急人员和车辆,配备各类应急通信设备。这些应急通信措施保障了救援信息的及时传递,为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洪涝灾害中的应急通信支持

在河北地区的抗洪抢险中,应急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联通无人机大显身手,通过带缆过河的方式,仅用 30 分钟就实现了光缆跨河,节约了抢修时间。河北省通信管理局以十项举措确保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通信保障人员全力抢修受损通信基础设施。此外,上海应急通信局选派保障队员驰援京津冀重点区域,为受灾地区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在涿州,保障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为大柳村开通 4G 基站车,满足了救灾指挥和村民的通信需求。

四、应急通信面临的挑战

1. 时间和地点的突发性

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应急通信部署带来了巨大困难。首先,这种不确定性导致难以提前规划通信资源的配置和调度。无法预知何时何地会发生事故,就无法预先在相关区域储备足够的通信设备和人员,也难以确定最佳的通信站点位置。其次,紧急情况发生时,需要迅速组织通信力量赶赴现场,但由于不清楚具体位置,可能会出现路线选择错误、交通拥堵等问题,延误通信部署的时机。再者,时间的突然性意味着应急通信团队可能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无法对设备进行充分检查和调试,增加了现场出现故障的风险。

2. 容量需求的不确定性

灾害发生时,通信容量需求往往难以准确预估和满足。一方面,灾害的规模和影响范围难以提前准确判断,导致无法预估所需的通信容量。例如,小型地震可能只影响局部区域,而大型地震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通信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通信行为难以预测,可能会出现大量并发的通信请求,超出正常的通信容量规划。此外,不同类型的灾害对通信容量的需求也不同,如洪水可能导致部分地区通信中断,从而使未受灾区域的通信需求突然增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通信网络容易出现拥塞,影响信息的及时传递。

3. 信息的多样性

应急通信需要处理包括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这增加了其复杂性。语音信息需要保证清晰、稳定,以便准确传达指令和情况描述。视频信息则对带宽和传输速度有较高要求,以实现实时、流畅的画面传输。同时,不同类型的信息可能需要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式,增加了处理的难度。此外,多种信息的融合和交互也存在挑战,如何在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前提下,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是应急通信面临的重要问题。

4. 环境的复杂性

灾害现场的恶劣环境对通信设备和网络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地震可能导致地面断裂、建筑物倒塌,破坏通信线路和基站。洪水可能淹没设备、腐蚀线路,造成短路和故障。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降低通信质量。此外,灾害现场可能存在有害物质、高温、低温等恶劣条件,对通信设备的防护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复杂的地形,如山区、峡谷等,也会限制信号覆盖范围,增加通信死角。

五、未来展望与发展

1.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急通信技术也在持续创新。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应急通信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智能分析和预测,提前规划通信资源的调配,以应对突发状况。同时,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有望为应急通信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使救援人员更直观地了解灾区情况,提高救援效率。在传输技术方面,太赫兹通信有望实现超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满足抢险救灾中对高清视频等大流量信息的需求。

2. 体系完善

为了进一步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统一的应急通信指挥平台,整合各种通信资源,实现高效的调度和管理。其次,加强通信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采用更坚固耐用的材料和更先进的防护技术,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再者,加大对应急通信设备的研发和投入,不断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加强合作

各部门、各企业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通信运营商应与设备制造商紧密合作,共同研发适应复杂场景的通信设备。政府部门需与科研机构携手,推动应急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此外,不同地区的应急通信力量也应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例如,在重大灾害发生时,相邻省份可以迅速支援,共同保障通信畅通。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合作,共同建设应急通信基础设施,提高整体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 铁路无线通信如何做到“电波永不消逝”?揭秘

● TK-3601D:健伍KENWOOD发布的最小无线电台

● 铁路无线通信如何做到“电波永不消逝”?揭秘

● 北斗天地公司与华为公司联合研发协同对讲机通讯系统


对讲机世界
分享对讲机行业最新焦点资讯,技术,方案与设备评测,让大家有所收获。最好的行业新品发布平台,让更多人看到更多的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