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墨守陈规是傻瓜

文化   2024-11-09 04:01   山东  

在写字人脑子里,书家不是写帖的就是写碑的。就像人不是男的就是女的道理是一样的。碑帖合一就是不男不女有点中性的味道。


那么在中国为什么带有女性意味的帖学的地位比较高?


这或许是因为主导中国艺术思路的是老子思想:柔弱胜刚强。飘逸、洒脱、流便、自然都是符合这种要求的。就像大多数人喜欢白面书生而不太喜欢怒目金刚的“杀胚”(孔武有力的人)一样。


帖学构成书法史主流


我们都会说写帖的书家笔下比较弱,但很少有人会说王羲之笔弱。因为王羲之是完美的,各种因素正好到位。



历史上只有个别人说王羲之不好,说这样的话等于说自己是白痴。那么长时间人们都从事帖学,是因为下这门工夫的都是历史上脑子最好的。以前,所谓的碑大多数是下人弄的,直到清末才有人将其整理为一门学科,当时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新的眼光和视野来重新看待碑的意趣。

上等人要搞碑也是放在重要的场合,也要书刻俱优,绝对精到。这与一般放在墓地里一埋了事的墓志之类的有所不同。


其实,底层的人在古代要发出声音是很难的,不可能有很多条件通过布帛或纸的方式把他们的笔迹留存到现在。故碑刻及摩崖可能是他们流传笔迹的最好方式。
    
那么帖学在书法史上有什么意义?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帖学里有一流的大家和最经典的范本。书法史的主流是由帖学构成的。

如果抽去了帖学的这部分内容,那么书法史也几乎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二王是帖学的最高成就,其书风的魅力究竟在哪里?那就是“正好”两个字,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时间运用了最适当的方式,没有不及和太过的缺陷。

还有其追求的美学境界也是最高的,技巧也是最高的,风格表现的完整性与作品所要传达的心境也是完美融合的。正因为这样,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后人是很难做到的,他从容不迫有大家风范。

以宋四家为例,米芾猛厉,根本就不符合这个要求;苏轼局迫,也离得太远;黄庭坚虽说有荡漾之致和悠闲之美,但他有摆布之弊;故当时的人最佩服的是蔡襄。原因在于他调子高,气息好。


他不好在哪里?太保守,没有突破意识,所以,其他三家的成就要远远超过他。这也说明书法总是要发展的,墨守陈规是傻瓜

为此,在一定程度上说,你写好你的字,不要去管太多的王羲之,他是他,你是你。他大突破,你小突破就可以了。搞这一行要成大气候绝对要有天赋,没有这一点,写字就只能是自娱自乐了。看字应该有感觉,书法家也要看有没有艺术感觉,没有的话以后就没必要去勉强、硬吃这碗饭了。

人生与书法同理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种磨练。社会带给你的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环境,也可能是一种很差的环境。每种环境中都有一种人际因素。在这种因素中人会锻造成不同的类型。

对社会的认识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在艺术中可以看到这一点。所以,有社会经验的人一搭脉就知道你是哪种人,看了你的作品也可以揣测到几分你的为人。这就是中国书法好玩的地方。
    
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在古代书论中谈得很多。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艺术是人生理念的反映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真、善、美?

这就是我们在平时的社会交往中希望能接触到此类人。真,就是真率,有什么说什么;善,就是善良,凡事从好的角度想别人;差劲的人就是把别人从坏里想。美,就是凡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种艺术的态度。就是讲话也讲究艺术性,不让人发休。故艺术和人生是一体的。
    
只有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才会使得自己不再脆弱。譬如我,我当时到农场去,觉得很苦,怨天尤人。但回过头来想,其实这是很宝贵的经验积累。如果我不是那么脆弱,就是因为经历过磨练的缘故。
    

我写字其实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但进步不快。我看有些起步很晚的人,写的却那么好。这是我笨的地方。我虽然不是死命地投人,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坚持,是人生最重要的理念。学乌龟不学兔子

还有就是遇到有人反对你,首先要检讨自己。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那么就要避开。走自己的路。不要让其他人来影响你的进程。按余秋雨的话来说,就是尽快赶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跟对人。与有能力的好人交往,拜其为师。抓住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他可以忽略不计。往深处打,只干一件事。

原题:《我看书法》(节选)
作者:胡传海(原载《中国书法》)



墨缘阁
世人尽学兰亭面, 欲换凡骨无金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