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莪: 一生为国“听海”,筑牢“水下国门”

政务   2024-11-12 17:05   黑龙江  

  杨士莪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资料图
  “杨士莪同志用一生的坚守和付出生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是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是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先锋模范,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秀代表……”2024年国庆节前夕,“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字字铿锵,高度概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饱含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人生经历,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人们不由得想起,在2022年9月,时年91岁的杨士莪院士为“00后”新生上课的那段视频。“只要是国家、社会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视频中,杨士莪言语铿锵——这位鲐背之年的老人似乎总是如此激情满怀,每逢新生报到,他都会这般嘱咐青年学子。
  杨士莪常说,他这辈子最喜欢听海的声音。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于1960年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综合性水声专业,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推出一系列水声领域颠覆性成果,为我国水下设备装上“耳朵”,筑牢“水下国门”。
  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在哈尔滨市逝世,享年93岁。“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这位一心致力提携后学、为国“听海”的大先生走了,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水声人才在他的感召下,继续践行强国梦想、守卫万里海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杨士莪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资料图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诗经》以“莪”之茂盛,意指人才的成长。大概是机缘巧合,杨士莪毕生研究领域的确与“水”密不可分。
  1931年,杨士莪在天津出生。山河破碎、国土沦陷,是他童年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13岁时,杨士莪坚定地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要使这‘大病未愈’的中国能奋起而驱逐日寇于国境之外!”从此,杨士莪的生命轨迹便深深嵌入国家发展的齿轮里。
  他的科研道路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选择研究方向的标准只有一个——让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底气十足地“站起来”。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听说刚成立的第一海军学校急缺物理教师,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的杨士莪毫不犹豫选择肄业报名参军,赴大连任教,带着满腔热血投身于蔚蓝的大海。
  1952年,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开始筹建,面对一片空白,杨士莪又一次打起行囊,从大连奔赴哈尔滨,自此扎根在这片黑土地上。
  水声工程是对水下声学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光波、电磁波在水中都会有严重的衰减,只有声波可远距离进行信息传递且衰减较少。因此,在探测海里情况方面,水声学科至关重要。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在哈军工,从普通物理到天文测量、海道测量,再到水声工程,年轻的杨士莪在国家需要中一次次改换专业、一次次从头再来,从未有半句怨言。
  在那个年代,水声学科在国内尚属空白,国家选派了杨士莪等四人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在那里,杨士莪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的大门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
  “真正尖端的东西,你想从国外学、想从国外买,是做不到的,我们要自力更生,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紧闭的实验室大门激发了杨士莪的信心和志气,杨士莪从此便立下誓言——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
  1960年,杨士莪回国后,立即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准备建立一个理工结合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
  在杨士莪的倡导下,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综合性水声专业诞生了。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水声专业已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水声科研基地和水声人才培养基地。1981年,该学科点获得国家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3年,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此建立……从这里,走出了我国水声行业6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70%以上的高级专家。

  尽管年事已高,杨士莪仍坚持带头参加海上试验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南海,我国最深最大的海区和重要海上通道。1994年4月,年过花甲的杨士莪担任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主导了中国人自己对南海的水声考察。
  当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近百名科研人员的科考船驶入南海时,杨士莪十分激动。这是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深海作业区域在赤道附近,太阳几乎垂直高悬于头顶,甲板温度接近70摄氏度,烫得没处落脚。科研人员只得顶着烈日,踏着滚烫的甲板,抱着100多斤的线轴在电缆堆里钻来钻去。
  “赶上大风浪,许多试验就做不了。只能趁着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日没夜地连轴转。”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德森回忆说,与年轻人相比,杨士莪在年龄和体能上没有优势可言,但大家从未见他流露过半点疲态或慌乱神色。“无论肩上的压力有多重,他总是像一堵墙,指挥若定、沉着果断,给团队坚实的依靠,并且关怀着每个人。”杨德森说。
  考察时,杨士莪和大家一起承受着高温酷热、缺少淡水、没有蔬菜等困难。其他人可以轮班,但作为队长的杨士莪,为了掌握整体情况,只能一直坚守,常常半个月也睡不上一个完整觉。
  海上试验周期难以预估,有时甚至面临淡水告罄的局面。实在渴急了,大家就把压载水舱里漂着油污的水烧开了喝。有一次出海,还没等试验结束就几乎断粮了,仅剩下一点米和一桶盐,在潮热难耐的气候条件下,大家就白天做试验,晚上捕鱼,以盐水煮鱼为食,一直坚持到试验结束。
  杨士莪深知南海考察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因此下定决心,即便困难再大也必须完成考察任务。最终,这次考察不仅掌握了南海典型海域的水声环境特点及主要参数规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更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中国水声事业接班人,为中国水声事业锻炼了一大批新生力量……以此为基础,20余年后,中国水声研究走向更广阔的深蓝大海。
  杨士莪88岁高龄时,依然坚持参与海上试验。有人担心他的身体,杨士莪却说:“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几十年来,杨士莪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工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首个“重力式低噪声水洞”……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中国水声科技初创到蓬勃发展再到创新推动走向世界,杨士莪为水声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水声科学领域储备更多人才”
  “国家受欺负,是因为你不行,得自己想办法站起来,把国家发展起来。”几十年的科研经历让杨士莪更加坚定了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的信念。杨士莪还经常对学生说:“要成为真正站立起来的人。”
  退休后,杨士莪依然脚步不停。
  外场试验、学术会议、顾问咨询……杨士莪的日程表经常排得很满,但他从未因活动忙而耽误工作,对教学、对学生从不敷衍应付。学生们都说,请杨院士审阅修改论文,很快就能得到反馈,意见和建议也都写得清清楚楚。
  渐渐地,各种荣誉和头衔也纷至沓来。杨士莪却常常缺席颁奖活动——当领奖与频繁的海上试验、学术会议冲突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在杨士莪看来:“与其站上领奖台,不如让我站上讲台,好好地给学生们上课,给他们解惑。”
  事实的确如此,杨士莪不仅在科研领域“站”得坚定,更在育人岗位上“站”得执着。
  虽然常年忙于科研,但杨士莪对教学工作从不懈怠。遇到重要科研任务需要外出,他便调整上课时间,回来后,第一时间给学生补上。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们。”耄耋之年,杨士莪仍承担着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诸多教学工作,每一堂课,他都精心准备,并且坚持站着为大家授课。学生们看着心疼,为他搬来椅子,但每次他都笑着挪开:“从我开始做老师起,就习惯站着讲。我讲得自在,大家看得真切。”
  “上先生的课须臾不敢偷懒。”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朴胜春说,讲课时先生的语速较慢,却声如洪钟。朴胜春读研究生时一直跟着杨士莪学习,杨士莪讲课时的认真严谨,对他影响至深。“研一时,先生开设了《水声传播原理》课程,当时从事这个研究方向的学生只有我一人,但是每堂课先生都工工整整地板书,写满整块黑板,几十个学时的课程从头到尾下来,从未偷工减料。”朴胜春深情回忆道。
  “先生不仅上课认真,做科研试验更是一丝不苟。”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李秀坤第一次跟随杨士莪去做外场试验,便刷新了自己的认知,“原想着作为项目负责人,先生应该坐镇指挥就可以了,没承想,从试验设备装配情况到现场基阵布阵位置,再到海洋水文条件监测,先生都亲临一线,详细过问、现场解决。”
  “科研上玩不了花招,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只有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干成的事才是实实在在的。”在杨士莪的严格要求下,团队每次试验前都做足功课,海上试验时几乎从未因准备工作不足出现过问题。
  “发展水声事业,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一代代研究人员的孜孜以求、刻苦攻关。”坚守三尺讲台,杨士莪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教过的学生达数千人。
  如今,杨士莪的学生多数已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在杨士莪80岁生日时,上百名弟子联名送给他一副对联:“八十载春秋未老,百万里桃李同芳。”

  杨士莪在为学生讲解水声知识     资料图
“我是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哈军工纪念馆中,至今留存着杨士莪用日、德、英、俄4种文字记录的笔记。字迹工整、重点突出的笔记背后,是杨士莪一生坚守初心、担当使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我是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心底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我就唱两句,表个心意。”2021年,作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杨士莪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心潮澎湃地唱起《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是杨士莪对党和国家最深情的告白。老院士犹如一面许党报国行走的旗帜,全场师生为他身上展现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所动容。
  院士、教授、老师、先生、老爷子……在众多称谓中,杨士莪最喜欢听当年同事称呼他“姓杨的”:“这种称呼让人听着很家乡,很贴心,没有距离感。”
  “先生不仅教我们做学问,让我们在研究上‘站得住’;还教我们做人,让我们一生‘站得直’。”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海刚第一次拜见先生就“惨遭批评”,“第一次去先生家,没听师兄的劝,出于礼貌,拎了一袋苹果。原本笑眯眯的先生顿时脸一板:‘我早就定了规矩,不许送礼!’我只好乖乖地把苹果拎了回去。”
  以俭养德,恬淡似水。从小家境优渥的杨士莪却厉行节约,总骑自行车上下班;卡其夹克穿到很旧,仍舍不得丢;做海洋试验,为节省科研经费租用民船住宿,风大船倾以致掉到海里;出差坐飞机,总买最便宜的“红眼航班”……
  “我们国家处处需要钱,把科研经费省下来,用在刀刃上。”但杨士莪奖掖后学的一面,大家看在眼里:先后向家乡的南阳理工学院、母校南开中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捐出上百万元设立教育基金;讨论奖金、评奖时,总是推给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报奖不报自己……
  “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过教训、栽过跟头的人应该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要把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要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保持终身学习的勤奋状态,对知识、科学的追求和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好奇,是杨士莪一生前进的不竭动力。70岁时,他学会用电脑打字,自己打论文;85岁时,他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自己验证新的算法。他始终葆有思想的活跃和启发创造性思维,让年轻学生们常常感到望尘莫及。
  “烨烨其士,护千桅篷帆守镇疆海;菁菁者莪,开一派学问听寻水声。”历经70余载春秋,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杨士莪做到了。
  如今,斯人已逝,但其开创的水声事业和坚守的铸魂育人精神,犹如茫茫大海上高耸的灯塔,指引着济济后来者。铭记他的初心,追寻他的脚步,一大批能挑大梁、能担重任的科技人才正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党的生活杂志

编辑|王品萱

一审|王立夫

二审|张   宁

三审|孔凡涛


汤旺发布
政务信息发布 旅游信息推广 资源产品介绍社情民意收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