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 漳州平和: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政务   2024-11-27 22:27   福建  

近年来,漳州市平和县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高度重视“长者食堂”建设运营,做细做实舌尖上的关爱服务,用心用情全力办好关乎老年人的民生“食”事,切实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01

全力建设服务阵地

保障老年人食有所依

平和县已建设完成属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4家长者食堂,小溪镇宝善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小溪镇溪州村长者食堂、山格镇高际村长者食堂、九峰镇复兴村长者食堂均投入运营。平和县聚焦服务需求、就餐环境、饮食喜好等,不断推进长者食堂服务提质升级。

适老化就餐环境布局。在助餐环境和就餐场所的设计上,经深思熟虑,结合长者生理机能特点,精心配置适老化的桌椅,适当增大餐桌之间的间隔距离,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辅助工具安置空间,选用圆润、无尖角的餐具,并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和防滑地垫,确保老年人的安全与舒适。

普适化老年供餐服务。充分考虑老年人咀嚼、消化能力弱的特殊需求,不定期听取长者意见,根据长者口味提供清淡、软烂、营养的本地当季菜品,经常性调整菜单,保证质量、丰富供给。

亲情化就餐服务体验。引入社工、志愿者服务队参与,采用“堂食+送餐到桌”和“食堂供应+服务队配送”模式,由社工、志愿者提供端汤盛饭和送餐服务,让老年人享受高质量服务,不仅实现服务体验升级,也推动本地公益养老事业的发展。目前,宝善村已有270位老年人长期享受助餐服务,助餐人次累计达75600余次,满意率达100%。

02

探索多元运营供给

推动老年人老有所助

“小饭碗”承载“大民生”,为实现长者食堂助餐服务的可持续供给,平和县因地制宜探索多元供给助餐服务。

引入市场化运作。通过机构承包运营,提供更专业化的餐饮服务,探索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的运行模式,提升食堂自身“造血”能力,实现长者食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宝善村引入平和禾康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长者食堂,通过村委会免收租金并要求其给予老年人每餐6元的优惠。在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基础上,该长者食堂延伸服务对象,保持对外经营开放,经过两年多实践,既能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又能通过社会化运营缓解资金压力。

实施分年龄补贴。长者食堂重点保障独居、失能、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用餐,平和县鼓励实行集中就餐、统一餐标、分类补助。宝善村为65周岁以上就餐老人另行提供村财补贴待遇,老人每餐个人自付3元便能享用12元标准的餐食;复兴村则实行70—79周岁老人每餐收取2元,80周岁以上老人就餐免费的方式。

联合多方力量共办。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慈善捐助方式参与长者食堂建设。溪州村长者食堂按照“村里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模式筹集资金,村财每年投入3万,社会资助1.5万,同时还借助民俗活动整合社会慈善组织、爱心人士等各类资源向幸福院捐赠食材、辅材,以此确保食堂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营下去。

03

拓展完善服务功能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乐

平和县倾心打造“长者食堂+”新阵地,开拓长者融合学堂、康养服务、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服务链,满足多元养老需求,进一步提升长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心开设“线下课堂”。以“长者食堂”为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在不用餐期间,将食堂转变为“学堂”。截至目前,联合县委老干部局、县公安局、县助残协会、县老年大学、爱心企业和团体,开展关于居家生活安全、心理健康、防诈骗、养生健康讲座及兴趣小组等活动约21场(次),实现饭桌课桌按需转换。

提升链接康养服务。携手村医组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前往长者食堂,免费开展血压、血糖等项目的体检活动。不定期举行健康知识讲座,组织老年人观看“健康养生操”视频,分享养生健康的小窍门等,推动老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力引入志愿服务。把助餐配餐服务同独居、空巢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探访、关爱和精神慰藉等居家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融合,进一步延伸长者食堂的功能,组织社工机构、社区志愿者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中华传统节假日,广泛开展爱心义剪、免费体检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文明风尚。今年重阳节,志愿者们在各长者食堂为重阳活动提供助老服务,惠及700余人次,使得老年人既满足了味蕾,又温暖了内心。

下一步,平和县将以长者食堂为载体,深度挖掘老年人实际需求,持续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逐步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着力提升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切实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事业迈上新台阶。

来源:平和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戴益玲

审核:卢芳韵

审定:陈婉儿



公益广告





文明漳州
传播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正能量——中共漳州市委文明办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