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域超5000只!野猪“撒野”怎么破?

时事   2024-11-15 11:46   江苏  
“拖家带口”在校园游荡、横渡长江、
闯入奶茶店和宾馆
……
近年来
野猪让南京频频登上“热搜”

南京市数据局近日与市社会科学院合作进行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近5年来,市12345热线共接到市民群众反映的野猪侵扰相关诉求达到1427件。如何更好解决“人猪之争”,日益引发多方关注。

近5年来12345接到野猪侵扰相关诉求1427件,“南多北少”特征显著
报告显示,早在2017年,南京市区就多次出现野猪“造访”,此后“野猪出没”频频登上热搜。自2021年起,野猪侵扰诉求明显增多。近5年来,市民群众通过12345热线反映野猪侵扰相关诉求达到1427件。今年以来,12345热线共受理野猪侵扰相关诉求295件,较2023年同期的262件上升12.6%。
从诉求时间规律来看,每年夏秋季节诉求相对较多,特别是初夏6—7月和秋季10—11月诉求量较为集中,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从群众反映的野猪侵扰事件空间分布来看,野猪活动范围明显扩张。2020年六合区、江北新区北部尚未有野猪侵扰诉求,近年来也已经出现。

市12345政务热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年来的野猪侵扰事件主要集中在紫金山周边、老山周边、江宁谷里、横溪街道、青龙山周边、溧水无想山周边等区域,“南多北少”特征显著。今年以来,接到的诉求中,以江宁区最多,其次是溧水区和浦口区。

南京全域野猪超5000只,侵扰事件时有发生

据分析,野猪频现南京,与其极强的繁殖能力密切相关。一只母野猪一胎可产10至12只小猪,每年可产两胎,这意味着一年内可产20多只“猪宝宝”。此外,南京拥有丰富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为野猪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却缺乏像老虎这样的天敌,导致野猪种群数量在过去4—5年内迅速增长。

图为南京在野猪分布密集区域和重要林区布点红外相机270台,重点监测境内野猪种群分布及其活动规律等情况


根据市绿化园林局的监测结果,野猪种群密度从2021年的每平方公里3.24头增加到2023年的4.43头。初步估计,南京全域野猪数量超过5000只,野猪侵扰问题日益严重。

从近5年的群众诉求内容看,主要集中在野猪伤人、破坏农作物以及影响生活秩序等方面。

部分市民反映田里的农作物长期被野猪啃食破坏,造成经济损失,希望相关部门安排专人来逮捕野猪或者申请农作物补贴。例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花旗社区野猪泛滥,破坏庄稼;溧水区晶桥镇水晶村浮桥头村野猪持续四五年破坏果园等。


破解“人猪之争”,需从技术、经济和生态三方面发力

国家林草局官网今年1月曾发文指出,经科学、综合评估,专家认为野猪在我国数量达到200万头,已不存在生存威胁,且很多省份数量过高,其中致害省份达26个,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正因如此,自去年6月起,野猪被移出《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前不久,首支“野猪赏金猎人团”来到南京。截至10月,浦口“野猪赏金猎人”团队已成功捕获133头野猪。但由于野猪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相关治理仍是国际难题。欧美国家通常通过节育、驱赶、猎杀等手段进行治理,但依然苦不堪言。

如何有效应对野猪侵扰?参与此次调研的市社科院相关专家从技术、经济和生态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目前,各城市普遍加强了对野猪等野生动物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市社科院副研究员、民声数智服务研究博士工作站项目负责人张新生建议,相关部门可结合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对野猪的迁徙路径和栖息地进行动态监测,准确研判和预测野猪活动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在野猪频繁侵扰活动的重点区域,通过机械围栏、电子围栏、声波驱赶等技术手段,降低野猪活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

据介绍,我国已有部分城市探索引入保险补偿机制,以减少野猪侵扰事件对群众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湖北黄梅县建立了“政府投保、公司理赔、群众受益”的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补偿机制。张新生建议,研究购买野猪成灾致害保险的可行性,保险责任应覆盖野生动物对农作物、房屋及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失。同时,建议农业和民政部门对农作物受损严重的农户发放临时救助,有效化解野猪致害带来的损失风险。

然而,野猪侵扰问题本质上是野生动物种群恢复性增长中的不平衡问题,根源上需要从生态视角逐步构建和维持新的生态平衡。

“建议环境、园林等专业部门加强研究,综合运用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天敌种群、利用自然屏障和人工干预驱赶、调整种植结构等手段,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张新生表示。


来源:“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江苏经济报
江苏经济报社,江苏经济信息传播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