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既能看见五千年风韵,又能触摸人文与科技荟萃的余杭,我们传承着以原创、首创、独创和外拓为特征的“良渚精神”,向新而进、向高而攀、向远而行,取得了一批又一批可喜的成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跨越。
五千年历史月照古今,七十五载征途山河灿烂。在这一重要时刻,余杭发布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新中心 新跨越》,为您讲述余杭蓬勃发展、奋进跨越的动人故事。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它是城市的底色,也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基因。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举办良渚论坛,并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这鲜明标注了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之林中的重要地位,也突出点明了余杭发展建设中最重要的印记——文化。
▲首届“良渚论坛”在余杭举行 陈书恒摄
唐代 “茶圣”陆羽在这里著述《茶经》;五代高僧文益在这里顿悟,成为中国禅宗五大家之一“法眼宗”之祖;北宋大科学家沈括魂归这里,他用传世巨著《梦溪笔谈》竖起了“中国科学史的坐标”;国学大师章太炎在这里出生,22年的余杭生活,奠定了他一生的学识和思想……
5000多年文明史的浸润,形成了深沉、持久而有力的文化印记,成为伴随余杭成长的坚实支撑。
▲章太炎故居
一直以来,余杭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努力做好历史文化的薪火传人,找到了一条厚植中华文明圣地特色优势、推进现代化建设先行的科学路径,余杭人也在创造性实践中激发了先导思想自觉、激活了先进文化基因、激扬了先行精神动力。
尤其是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构想,首创了以廊道式推进文化发展的联动改革路径,用一条良渚文化大走廊拓宽了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的通道。首届“良渚论坛”圆满举办、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成功获批、良渚古城遗址首次列入国家统编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正文,文化大走廊与科创大走廊比翼齐飞,“良渚文化”和“科技创新”一起,作为余杭最闪亮的两张金名片,影响力和美誉度日益提升。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莫角山宫殿区 盛淑彦摄
从“杭州良渚日”跨越到“五千年中国看良渚”,一个个闪光点,令人瞩目——
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迈出新步伐,成功举办“良渚与世界”——中西文明对话,“良渚5000+艺创园”正式开园,径山茶文化公园样板段“梦山径”精彩亮相,非遗保护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一;
▲梦山径俯瞰
大力推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杭州音乐厅、余杭大剧院、余杭美术馆等重大项目,获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
率先出台全国首个2亿元微短剧发展基金,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创作运营中心、浙江省网络微短剧审查分中心等平台落户,全区规上文化企业营收规模占全市一半以上;
连续3年蝉联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第一,连续7年获基本公共文化绩效评估全省第一,连续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全市第一……
现在的余杭,文明建设风景如画,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服务滋养人心,对外文化交流绽放异彩。
▲万劢(mài)德芯云城影视基地
如今,瞄准宏伟新目标,余杭正以守护中华文明圣地的高度自觉,赓续历史文脉、建设现代文明,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树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余杭标识。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人民的期盼。
全力以赴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推动良渚文化、禅茶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苕溪文化、非遗文化联动发展,让新兴文化业态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让“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金名片更加闪亮。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千年文脉,山高水长。如玉石有音,清越以长,又似明月悠悠,穿越古今,照亮未来。
▲径山茶园
供稿 | 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 | 俞杰
编辑 | 周颖
一审 | 房超
二审 | 孙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