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世园会眉山园 / 四川大卫设计

文化   2024-12-05 21:14   新加坡  



2024成都世园会眉山园

眉山园以“一个可以被阅读的自然生态人文馆——东坡视角下的生态画卷”为主题,承袭千年历史文脉,通过诗意的空间叙事向世人呈现了苏轼故里的乡愁文化载体——川西林盘,蜀地延续数千年的独特的生态人居和非遗文化。


01.
借诗写意

眉山园提炼于川西林盘“天人合一”千年生态造院理念,结合苏东坡对蜀地的诗意描绘,构建起东坡林、瑞莲池、无竹亭、橘颂园、东苑、西苑、梅园七景等,在这一方天地间,展现眉山独有的诗情画意与人文情怀,于此间绽放着古形胜地的时代风采。


“东坡林”以千竿翠竹编织成林,轻吟着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豁达。“无竹亭”取自东坡诗词《于潜僧绿筠轩》,虽名“无竹”,实则处处竹影婆娑,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洁情怀在此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置身“梅园”,仿佛能听见苏东坡穿越时空的低吟浅唱。“西苑”里月光如水,竹柏影交错,东坡《记承天寺夜游》意境在此得以重现。


“东坡坊”以竹的柔性与刚性空间产生对话。“瑞莲池”映照着“苏祠瑞莲”的神韵,全竹桥轻拂过水面,池中鱼跃,岸边柳垂,让人忘却尘嚣。“橘颂园”里春橘挂枝,春茶吐蕊,不仅是眉山物阜民丰的象征,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项目中竹装置、竹制品都是眉山民间艺人手工制作,青神竹编非遗的传承渗透到项目营造的每个角落。摒弃批量化的精确和精致,反而多了几分人工的细腻和温情。


02.
科技赋能

主入口位于场地北侧、绛溪河以东,正对主要人群游览路线并根据园区道路在东、南方向规划两个次入口。“东坡坊”顺理成章的布置于场地中心区域并用围合出庭院空间、游览步道。地形整体平缓,呈东南向西北方向缓降。布局时通过场地日轨、主导风向分析,不断调整主体建筑朝向、尺度,最终它与主入口呈现互为映衬的姿态。


眉山园设计中运用IES绿建软件的先进分析能力,深入探索场址的特定环境、建筑朝向以及空间布局,旨在以生物气候建筑设计理念,营造出一个既体现东坡文化精髓,又融合现代建筑科技,且具备卓越微气候调节与热舒适度的林盘空间。


03.
竹山叙事

东坡有诗云:“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主入口的设计脱胎于世界最美桌山——瓦屋山,以红砂岩的温润质感塑形。主建筑——“东坡坊”以低调的姿态融入到蜀山野林之中,取意“竹叶”飘落岷江为语境,将巧妙的传统榫卯营造与简洁的当代建筑叙事相融合,建构起一座东坡故里的人文地标。


主体结构采用轻钢结构为竖向支撑体系,围护结构采用竹、木、玻璃三种材料混合运用。竹材的温润与玻璃的凉意加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东坡语义。


在异形的建筑平面和剖面的变化下,营造轻盈的建筑姿态,成形于竹杆的疏密退让。以传统坡屋顶形制构建翻转的屋面,不仅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而且更以其独特的层次感赋予建筑鲜活的悦动和有别于传统的表达。


04.
融合自然

“通”和“融”,是贯穿眉山园设计的主线。空间序列来自西蜀园林的造景意象,前有庭院,后有竹景环绕。竹的排比呈现一种序列美,既引导着空气流动和光影穿梭,更是与场址的对话。


竹坊之外,东苑、西苑、梅园更是各有千秋,七景相连,步移景异。步入瑞莲池畔,踩着竹桥,伴随咿呀作响的脚步声,“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在每一寸肌理间透露出对自然的尊重与咏叹。



05.
结语

东坡云:“此心安处是吾乡”。西蜀园林的古朴与现代建筑的灵动交织而成的眉山园,仿佛其所谓诗意之故园。这不仅是对东坡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对眉山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最真挚的赞歌。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

设计时间:2023年

建成时间:2024年

业主单位:眉山市林业局

设计单位: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刘卫兵、张彪、王敏、余杰、魏绅、涂家冲、刘紫裔、卢丹

建设单位:眉山市林业局

用地面积:2006.07㎡

建筑面积:223.76㎡

结构形式:竹榫卯结构+轻钢结构

摄影:存在摄影、张朝杰等


供稿单位: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
或youtharch@163.com


公众号 | 视频号 | 小红书 | 抖音 | B站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
饭困,慧琪,Eric,鹿童,祥仔

青年建筑
建筑师设计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