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读鍾丨“超越规训的人性询唤”+“从《燕牙湖》看王玉珏文本虚构的旖旎”

文摘   2024-09-12 18:59   江苏  

小编说


王玉珏的中篇小说《燕牙湖》首发于《钟山》2024年第2期,被《中篇小说选刊》2024年第4期转载。副市长退休不久就猝然病逝,其妻子找到一位“枪手”来完成他写回忆录的计划。但写到婚姻家庭这一块儿时,妻子口述的燕牙湖上的完美故事,被执笔者无意中撞见了裂痕,进而撕开了口子,将一个外表光鲜受人钦羡的家庭所有暗疾,还有执笔者自身的情感困境,都晾置光下。每一颗心都在现实情感中承受着隐痛与煎熬,伤痕累累,掩饰与自欺,坦露与解脱,尽道人性幽微。回顾可点击下方图片前往:




本期微信推出两篇评论文章:黄宇翔的《超越规训的人性询唤》和周其伦的《从〈燕牙湖〉看王玉珏文本虚构的旖旎》,转载于“中篇小说选刊”公众号。


1

作品评论


超越规训的人性询唤

文丨黄宇翔 



尹副市长的悄然病逝,“回忆录自传”成了未竟之愿,伍芳应戚主席之邀成为去完成它的“枪手”。在市长夫人储阿姨的口述与当年文字记载的裂痕之间,伍芳成为了解当年情爱疑团的核心。当设计与伪装被层层解构,后台的表演中,苦涩的事实、情感的越轨、煎熬的人性相继粉墨登场,《燕牙湖》的冲突就此袒露。

肇始于作家伍芳家庭资金短缺,应熟人戚主席的邀请成了为副市长“立传”的人,出手阔绰的储阿姨与窘迫的伍芳便构成了“上下位”的不平等对位场域。在这近乎“上位者”的规训中,伍芳作为受训的“下位者”,不断滋生着近乎羞耻的不甘,这正是人性的使然,“询唤”就在这样隐不可见的对位中浮动。然而在储阿姨口述中,当年与尹副市长令人艳羡的“除夕、芦荡、残荷、夕阳、雁阵,以及漫天雪花中湖边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屋”却与当年市长同事的回忆散文相悖,探赜索隐的“理性”与不甘卑微的“人性”互构,“询唤”再次浮动,储阿姨的设计被不断解构。随着回忆中尹副市长的坦白与解脱,现实中储阿姨与伍芳的对立趋于消亡,文本真相的“边缘”看似不断被厘清,王玉珏却拉开了使真相失焦的第二幕:燕牙湖除夕那一夜,失范的尹副市长与僭越者黄桃的情感转向了禁忌,谜团愈发吊诡。

不得不承认,王玉珏的叙事极富延宕与波折,在真相漫长的“转身”后,黄桃倏然介入,第三条叙事脉络终于浮出水面:储阿姨当年亦有不堪回首的“禁忌之恋”,而波折在于,尹副市长早已闻悉,当年那一封不可获悉的密信,我们大可以推测,它正是对于储阿姨越轨的揭露,而他却始终没有等到她的解释与坦然,这正是人性煎熬的所在。

回到文本,尹副市长作为已故之人,自然没有言说的权利,其在文本中更多是作为权力的符号。虽然尹副市长与伍芳未曾谋面,但权力已悄然完成了迁跃,赋予了储阿姨“上位者”的对话站位。如果说在不可见的“符号暴力”之下,主体被当作机器被规训,那么尊严对主体的质询、人性对主体的询唤则注定了体制内的体面表演在人民坚定的求真剖析下解构消亡的命运。

相较于尹副市长,储阿姨虽身处体制中,但始终游走在权力的边缘,墨守“体面”的认知定势,身处“框架”之中,在体制与世俗的两重价值体系的包夹蚕食之下,渐失反抗之心。而当年那一封邮寄给尹副市长的信件究竟诉说了什么?王玉珏对此做了留白,除了扩大想象空间以外,文本中更多的是留给储阿姨小火慢熬一般的折磨,已故之人与未故之恨,更显人性幽微。可以说,面对社会的挑战,储阿姨一类人,往往采用“弱者的战术”——逃避、伪装,这也正是为何储阿姨被伍芳揭露全部伪装后仅剩无助。在大势尽去后,她也只是时代之下的孤独造物,只留下诧异与荒诞。

人性的煎熬是委曲求全的惨淡表演,更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不抵抗与沉沦。与其说伍芳在文本中扮演着探案一般的先锋角色,不如说她只是给自我放逐、不愿出局的表演者们拼上了真相的最后一块残缺。当《燕牙湖》的最后一块真相残缺得到填补,主体也最终停下了勘探,“询唤”是人性对人性的回答,是不曾被权力褫夺的主体言说;“询唤”所引致的真相,是超越了权力规训的真相,是不等对位语境下温存人性对于扭曲的彻底反抗。概言之,王玉珏选择了极具波折的限知视角,在陈年质素的再编码中,《燕牙湖》的人性幽微漂浮在每一个冲突之上,这便是冲突的魅力。

当人性被书写,所有幽暗、沉默都被炙烤在烈日之下,每个人都在极力表演,每个人都不甘命海浮沉。只有在人性最深处温良闪光的询唤下,在鞭辟入里的批评下,所有一切美才能飞扬,才能超越沉重的规训,才能超脱自我演绎与伪装的迷局。于是,新的格局振臂高呼,不平等的对位被打破,我们大可相信,在这新格局之中,将会有永不灭的人性闪光。


黄宇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2

作品评论


从《燕牙湖》看王玉珏

文本虚构的旖旎

文丨周其伦



王玉珏的中篇小说《燕牙湖》,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这位作者小说虚构本领的认知,以及他游刃有余的言说张力。作品从一个“枪手”的视角徐徐展开,讲述的却是一个已故官员的遗孀,意图从“冰冷的湖水中上岸”的故事,妙处在于作者很精巧地通过对文本把控的节制和惟妙惟肖的描摹,将已故官员一生的勤勉高光和内心曾经有过的那么一丝丝荡漾和犹豫刻画得摇曳多姿、婆娑迷离,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欣喜。

王玉珏的小说真正引起我关注的,是他发表在《收获》上的中篇《瞳距》。此前,我几乎都不太知道他擅长的是小说,而这次读他的《燕牙湖》则是我第二次对他小说文本的欣赏。读完他的《瞳距》和《燕牙湖》,我第一时间在新浪微博的“刊评”栏目上表达了我对小说的厚爱,因为我能够从他的这种艺术踅摸中,感受到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表达风格和写作路数。我也曾经非常固执地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人们关注度极高的小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吸引人们的阅读,并且能读者在阅读后有所感悟,有所启迪。所以,我对王玉珏小说文本在逻辑关联和语言叙述上给读者带来的愉悦美感很是看好。我甚至还坚定地觉得,一部作品必须同时做到:故事婉转动人、情节张弛有致、叙事语言流畅自如,才能算达到文学艺术表达的审美境界。王玉珏的文本特点与我的艺术欣赏主张,可谓殊途同归,这是我特感欣慰的地方。

 

燕本无牙,所以《燕牙湖》喻指的其实是一个乌有之湖,虚构之虚构。但此湖现实中却是有原型的,便是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微山湖。

 

通过这段话,我在作者的创作谈里找寻到他的《燕牙湖》所要表述的宏阔意境。某市的尹市长退休不久就因病离世,原市长夫人想高价请人写一本关于市长的回忆录,据说这也是原市长本人未完成的遗愿。当地的文联主席便委托一位靠文字吃饭的作者担纲“枪手”,条件谈定,高高在上的市长夫人一出手就预付了20万的定金。“枪手”的资料查阅和写作循序渐进,写好一个章节便拿去审阅。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突然有一天“枪手”在查阅20世纪六十年代的史料中,发现了当年地方报纸报道的文字和市长夫人自己的讲述出入很大,有些细节几乎是南辕北辙。这个波澜不惊的故事便拉开了矛盾冲突的帷幕。

从表面看,这只是对一个当年生活细节的追记。说的是某一年除夕,还在某机关办公室任职的“尹市长”没有回家过年,报纸上报道的是他要和当地群众一起过一个春节;而“原市长夫人”给“抢手”讲的则是她和丈夫一起在燕牙湖畔温馨浪漫的“除夕之夜”。“枪手”的较真和原市长夫人的执拗,撕开了隐藏在岁月深处的一段隐情。一边是两口子在漫天大雪的湖边,围炉而坐;一边是这个男人冒着纷飞的大雪,深夜赴一场零点钟声的约会……小说最坚硬的那一部分异峰突起。尽管当年曾经的暧昧与主人公的高光为政毫发无损,但毕竟是横亘在他们夫妻间的一道坎。岁月静好中有机锋,艺术踅摸处多韵味,所谓雁过留声,月下有情,湖光潋滟的无边无际,都为这部作品留下了充足的悬念和解读空间。

王玉珏从夫妻关系中畸形的病瘤处着笔,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对遮盖在人性深处中某些暗角情感涌动。事涉主人公的隐私,但“回忆录”却必须要写好。矛盾的纠结和故事的走向已经不再重要,“枪手”能不能如期交稿也不再重要,读者更多关注的是,这对“夫妻”在岁月长河中相互的隐忍和曾经的恨意,而当这一切元素都和盘托出后,他们夫妻之间还能不能与先前一样“举案齐眉”般的和睦如初。作者努力想让作品中的每个人都能找到情感流连的亮光和出口,让他们的内心都有“上岸”的机会,但作者一旦创作出这个作品,其中角色人物那独立的暗夜和独立的痛苦,都不可能再被作家所左右,他们的情感涟漪会在读者的解读中变得更加多元,这既是小说家的无奈,当然也是文学作品对心灵最为旖旎表达。

我觉得这才是《燕牙湖》带给我们珍贵的艺术体验。


(周其伦:重庆人,著有《安于悦读》,积极关注当代文坛,撰有大量作品评论,曾获本刊优秀读者奖。


《燕牙湖》首发于《钟山》2024年第2期


编校:汪楚红、貟淑红

制作:席思宇


  回顾往期精彩  

·王玉珏 | “作家的努力与局限”  · 中篇小说《燕牙湖》(创作谈+原文选读)

·赵艺阳 | 被失落的禁忌——评王玉珏《燕牙湖》· 新作快评

·月亮之上 | 王玉珏 · 中篇小说(附创作谈)

·情有读鍾 | “是奢,是舍,也是赦”+“蛇之寓言,心之变奏” · 评戴冰《大蛇》

·情有读鍾 | “作为思想方式的写作”+“一天的结束就像一个时代” · 评韩东《巴黎,巴黎》

·新刊出炉丨《钟山》2024年第4期 目录+精彩提要

钟山
介绍《钟山》杂志刊载文学信息,服务广大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