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漱口水只是掩盖气味。如何对治口臭的原因?更多有关本主题的文章,您可以在文末的“延伸阅读”中找到。
本文为此视频的字幕文字版。请参考视频以观看任何格雷格医生所提到的图片、图表、引文和特定文献。您可在文末找到所有参考文献的列表。
口臭是一个被低估的问题,它影响了全球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似乎大多数人反映会经常遇到有口臭的人。
掩蔽剂经常用来掩盖口臭,但研究表明使用漱口水、喷雾剂、或者薄荷糖这些具有宜人气味的掩蔽剂只有短期效果,因为它们没有触及根本原因,所以专门使用遮味产品永远不能被真正认为是解决口臭问题的有效方法。
口臭的起因是口腔内的腐败物质(如某些氨基酸)的降解,主要是由细菌分解口腔内的蛋白质所产生的。
具体来说,细菌降解含硫的氨基酸,比如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会变成与臭鸡蛋气体硫化氢类似的恶臭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也称为所谓的挥发性硫化合物。
如果用机器——比如口臭测定仪Breathtron——测量从人们的嘴里吐出来的这些化合物,能发现只是刷牙并不能显著减少整体口臭。
只刷牙仅可以减少含硫气体化合物,从450十亿分之一多降到300左右,但它仍然在臭气临界值250以上。
如果再加上舌头清洁,可以把数值降低到临界值左右,再加上使用杀菌漱口水效果则更好。
那么,最好的漱口水是什么呢?
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使用了所谓的“半胱氨酸激发”试验。研究人员没有给参与者乳制品(乳制品含有酪蛋白,而酪蛋白富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而是让参与者直接用半胱氨酸漱口,然后用气味图跟踪效果。
请观看视频中展示用水刷牙效果的气味图。当人们在刷牙之前用半胱氨酸漱口时,测量到从嘴巴排出的恶臭硫化合物急剧增加。
接下来,当他们用水刷牙的时候,再在一整天其余时间里多次漱口,气味图显示的恶臭化合物峰值与刷牙之前的看起来差不多,意味着用水刷牙没有去除很多口臭细菌,因为实验对象在20分钟后就开始出现类似的峰值。
用牙膏刷牙效果更好。在视频中,能看到牙膏是如何在一天之内细菌缓慢生长之前击退下一波恶臭化合物。
使用刮舌器效果怎么样?
视频中展示刮舌器效果的气味图。刮舌器会把恶臭化合物峰值刮掉一半,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峰值又再度回升。
那咀嚼口香糖会怎么样?
气味图也可以在视频中看到。咀嚼口香糖看起来有些效果,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效果消失。
那么各种漱口水呢?首先,用水漱口有没有效果呢?
没用的。用水漱口有助于冲洗掉任何夜里积累的气味,但在白天仅仅用水漱口并不能清除许多口臭细菌。
那么用Scope漱口水漱口呢?
它和水一样没用。Scope是一种抗菌漱口水,但它不擅长杀死特定的导致口臭的细菌。
Peridex漱口水显然大胜,即便七小时后,它仍然对杀死细菌有效。
什么是Peridex?
氯己定的商标名。但是,我们从之前的一个视频了解到,氯己定不仅能消除口臭细菌,它也会杀死舌头上的有益细菌,而这些细菌帮助你制造一氧化氮,以保护你的动脉,所以氯己定可以升高你的血压。
还有的是,氯己定会使你的牙齿染色,这可不是你想要的漱口水作用。
它的副作用并不罕见;牙齿染色、牙垢积聚、味觉障碍、和对口腔粘膜的损伤,在使用了氯己定十分之九的人都有过报道。88%的人遭受了各种严重的副作用。
但是,氯己定可能好过那些含有过氧化氢的漱口水。这是因为过氧化氢可能是致癌的,增加你患口腔癌的风险。这也不仅仅是基于对啮齿动物的研究。培养的人类口腔粘膜细胞显示出明显的DNA损伤。
三氯生是另一种在漱口水中常见的抗菌成分,它现在被禁止使用在非处方药中。
但是,仅仅靠刮舌器并不总能解决口臭的问题。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呢?
如果在改善舌头和牙齿卫生后口臭仍然存在,可以介绍给你一种活性锌基漱口水。
锌直接与挥发性硫化合物结合,防止它们充满你的口腔。含氯化锌的无酒精漱口水已被发现对于口臭立即但暂时有效。
研究人员研究了八种漱口水:最有效的是氯化锌,而最无效的是高露洁Plax。事实上,实验中的两种含酒精漱口水被发现是最无效的。人们认为是因为酒精可以使你的嘴干燥,而这可能会加剧口臭。
在视频中,你可以看到一些与不同浓度的氯化锌相关的“半胱氨酸激发”试验结果。
请注意,并非所有形式的锌都起同样的作用。
氯化锌非常有效,但是葡萄糖酸锌,也就是普通李施德林和“高级”李施德林之间的区别,似乎效果不太好。
如欲开白全局转载
Renvert S, Noack MJ, Lequart C, Roldán S, Laine ML. The underestimated problem of intra-oral halitosis in dental practice: an expert consensus review. Clin Cosmet Investig Dent. 2020;12:251-262.
De Geest S, Laleman I, Teughels W, Dekeyser C, Quirynen M. Periodontal diseases as a source of halitosi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dentists and dental hygienists. Periodontol 2000. 2016;71(1):213-227.
Singh VP, Malhotra N, Apratim A, Verma M.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halitosis. Dent Update. 2015;42(4):346-348, 351-353.
Kleinberg I, Codipilly DM. Cysteine challenge testing: a powerful tool for examining oral malodour processes and treatments in vivo. Int Dent J. 2002;52 Suppl 3:221-228.
Seerangaiyan K, Jüch F, Winkel EG. Tongue coat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in intra-oral halitosis and general health-a review. J Breath Res. 2018;12(3):034001.
Aung EE, Ueno M, Zaitsu T, Furukawa S, Kawaguchi Y. Effectiveness of three oral hygiene regimens on oral malodor redu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Trials. 2015;16:31.
Wåler SM.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to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 (Vsc) in the human mouth. Eur J Oral Sci. 1997;105(5 Pt 2):534-537.
Kleinberg I, Codipilly D. H(2)S generation and E(H) reduction in cysteine challenge testing as a means of determining the potential of test products and treatments for inhibiting oral malodor. J Breath Res. 2008;2(1):017018.
Bondonno CP, Liu AH, Croft KD, et al. Antibacterial mouthwash blunts oral nitrate reduction and increases blood pressure in treated hypertensive men and women. Am J Hypertens. 2015;28(5):572-575.
Suzuki N, Yoneda M, Takeshita T, Hirofuji T, Hanioka T. Induction and inhibition of oral malodor. Mol Oral Microbiol. 2019;34(3):85-96.
Bosy A, Kulkarni GV, Rosenberg M, McCulloch CA. Relationship of oral malodor to periodontitis: evidence of independence in discrete subpopulations. J Periodontol. 1994;65(1):37-46.
Consolaro A. Mouthwashe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are carcinogenic, but are freely indicated on the Internet: warn your patients! Dental Press J Orthod. 2013;18(6):5-12.
Weitzman SA, Weitberg AB, Stossel TP, Schwartz J, Shklar G. 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ide on oral carcinogenesis in hamsters. J Periodontol. 1986;57(11):685-688.
Reiter M, Sawicka A, Baumeister P, Welz C, Schwenk-Zieger S, Harréus U. Chromosomal alterations in mini organ cultures of human oropharyngeal mucosa cells caused by hydrogen peroxide. Cancer Genomics Proteomics. 2009;6(5):275-280.
Aydin M, Derici MÇ, Keskek SO, Demir YI, Yeler D. Instant and freshness effect of mouth rinses on type 1 (Oral) halitosis. Acta Odontol Latinoam. 2019;32(2):79-87.
文:格雷格医生 / 能救命的营养学
翻译:Yida Li
编辑:Andrew Wang / Hailey Chang
◾全科医生,专攻临床营养学
◾毕业于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及康奈尔大学农业学院
◾公益组织NutritionFacts.org“能救命的营养学”创办人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
◾营养、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主题国际知名讲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格雷格医生
(Michael Greger M.D.)
微博:NutritionFacts能救命的营养学
B站:格雷格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