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懂社会》:关于生活的所有困惑,都藏在这套书籍里

教育   2024-11-04 09:24   上海  


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说自己的儿子是典型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做作业,为什么要学数学,学英语有什么用。

我这位朋友常常被问得哑口无言,除了说这是学校的规定,这对你有帮助,以及学习不好你以后怎么办以外,也说不出更多了。

上面这些问题,是孩子们的困惑,就连很多大人也说不清楚。

除了为什么做作业外,孩子们未来的人生还有何很多其他困惑:朋友间吵架,该如何处理?为什么要挣钱?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人为什么而活着?

我想,为了能回答这些问题,人应该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科学知识、专业知识、生活知识人生知识。

但在社会分工中,我们把探索世界的任务交给科学家,把探索情感的任务交给艺术家,把探索心理与精神的任务交给心理学家,把探索人与万物关系的任务交给哲学家,然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物质世界越来越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

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陷入匮乏时,这是可怕的。所以在欧美一些国家,他们尤其强调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通过通识教育,早早地让孩子见识社会的广阔,让他们走出自己内心纠结的小角落。

遗憾的是,在国内,它的重要程度还没有被大众认识到。这一堂在学校缺失的课,我们在课堂之外应该弥补起来。

因此,今天精英说想给大家重磅推荐《14 岁懂社会》这套通识读物。这套书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友谊观、生命观等众多领域,被称为“青少年都该读一读的社会生存指南”。孩子看书比家长说教更容易理解接受,这是我们推荐它的理之一由。
目前,这套书共有两个版本,分为14册和18册,每册都以不同的视角出发,告诉人们如何看待工作,感情,生死,友谊,个体和社会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这套书好评如潮,曾经创下一上市就卖出几十万本的记录,不少读者表示,应该早一点读这本书,年轻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困惑和迷茫。

18本书,18位不同领域的杰出者
包含了生活中最常见的18类问题

这套书由18位作者完成,每一本的作者都是不同领域的杰出者。

他们是精神科医生,是“史上第一位残疾艺人”出道的搞笑艺人,是拿下奥斯卡大奖的《入殓师》编剧;



他们还是在北海道工作了25年的动物饲养员,是哲学家,律师,女性生态观察者,获奖无数的日本著名独立摄影师。



孩子们如何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在被网络文学、短视频淹没的信息时代,进行有意义的严肃阅读和思考。这套书汇聚了各个领域最聪明的脑袋和最睿智的思考。


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他们摸索几十年的人生箴言,都写在这套书里了…


书的具体的目录,你可以先看一下——



有读者评价说,十几岁的时候,能有幸读到这套丛书,一定会长成更快乐、更从容的大人。

事实是,不管你是14岁还是40岁,都可以看这本书,来填补一下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空缺。

生活的困惑
都被写进这套书里

这套书究竟有什么魔力?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下面为你一一介绍。
1、关于读书——《以书为友》

只要有书,日子再难也能过下去。遇到困难事,读读书总能找到办法。作者永江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聊到他十四岁时关于读书的困惑与豁然开朗的瞬间。当我们独自思考的时候,书总能带来帮助,那怎样才能和书成为朋友呢?在这本书里,他聊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的窍门、书籍的装帧、怎样推荐一本书……带你一起爱上阅读。


2、关于暴力——《虽然人人都说暴力不好》

为什么人人都说暴力不好,它却从未消失?老师说暴力不对,却体罚学生;法律禁止杀人,却用死刑惩罚罪犯。到底哪一种才是正义?这本书剖析了暴力的本质,带你深入思考暴力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又该怎样和暴力和谐相处。

3、关于歧视——《歧视也没什么错》

提到歧视,我们常常是用旁观者的视角去理解。而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生下来手脚就无法伸缩的残疾人,从他出生开始,歧视就如影随形。关于如何面对歧视,如何理解歧视,这本书能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

4、关于工作——《关于“工作的幸福”这件事儿》

如果理想和现实落差过大,还要不要坚持?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作者镰田洋讲述了自己3年经历5次招聘考试,终于如愿进入迪士尼乐园的经历。或许可以在你想要放弃时,给予“再坚持一下”的动力。


5、关于人际关系——《女生的世界里总是硝烟弥漫》

无论什么时代,女生之间的关系都很麻烦。特别是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加上自我意识过盛,放大这种严酷性。本书就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分析了女生世界的人际现状,教女生们学会成熟的处世之道。当然,这本书每个男生也非常有必要读,要知道读懂女生可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6、关于天赋——《你没那么笨》

成绩差就是笨蛋?不会说英语就是笨蛋?其实笨蛋孩子并非 天生就有,而是被制造出来的。周围人的目光、教育者的引导, 甚至对自己的错误认知都是原因。这本书作者从心理学和脑科学得出结论:那些被称为“笨 蛋”的孩子,也许一点也不笨。

7、关于心理健康——《不要忽视你的心理世界》

社交障碍,人格障碍,抑郁症,暴食症等等,都是人以自己的心灵为镜,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否定自我和伤害自己之前,先看看你身在何处,旁边是什么家伙。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医学博士、精神科医生,你可以把它作为心理健康状态的自查书,让你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内心的自己。


8、关于努力——《不努力好像也没关系》

看完书名,你或许会觉得作者是在鼓励懒惰,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本书核心是想要帮助人们避开世俗观念的挟裹,彻底弄清楚“人为什么而活”“为何而工作”“到底什么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等问题。因为只有明白了这些,你才能知道正确的方向,避免无效的努力。

9、关于生活——《不要成为无聊的大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金牌节目制作人,奥斯卡获奖电影《入殓师》的编剧小山薰堂。他在书里开了很多奇形怪状的脑洞:如果人们交换性别会怎么样?如果你突然有大笔钱到底该怎么花?通过这些假想,教你从平淡的生活里发现创意。


10、关于友谊——《你为什么没朋友》

这本讲朋友关系的书,可能会让你大受打击。书中没有温情的鸡汤,相反都是苛刻的真相,比如“朋友不是刻意求来的”“没有必要努力结交朋友”“朋友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11、关于职业——《给想成为医生的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世界知名的心脏外科医生,有着40多年的从业经验,做过5000多台手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他几乎都经历过,包括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如何做事、面对职场危机如何处理……无论你想不想成为医生,读完后相信都能有所启发。

12、关于生死——《动物园的生死告白》

动物们看待死亡的方式十分特别。大象看到同伴倒下后会用鼻子拱它、帮它站立。染病的斑马会给狮子释放出“快吃掉我吧”的讯号,用自己的献身来阻止病菌在同类中散播。这本书的作者当过25年的动物园饲养员,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下了自己见证多次的“生与死”。读完之后,你会明白这个道理:死亡不是一件坏事,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尽最大努力活着。


13、关于独立思考——《来说说媒体的谎言》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可以相信吗?能相信到什么程度?这本书里,作者宫岛茂树从摄影记者的工作经验出发,怒斥新闻造假,告诉你对待信息的方法。当然,是否相信本书,由你决定。


14、关于这个世界——《被你嫌弃的昆虫们》

提到昆虫,肯定有不少人会感到反感,觉得很讨厌。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常年趴在野外的昆虫摄影师,在他的镜头下发现了昆虫世界里,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昆虫也有恋爱观、蟑螂其实没头脑、蚂蚁竟然也会偷抢……通过这些有意思的话题,你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15、关于传播——《你也是一个传播者》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布和共享信息。但却没有人学过如何让受众正确而轻松地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传播”这个基本动作,确实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须。在书中,作者将带领我们学习有关表达的技巧,掌握将传播内容丰富充实的关窍。
16、关于死亡——《那些尸体告诉我的事》

在人们惯常的想象里,法医总是在惊险刺激的刑侦案件中大显身手,为抓获最大恶极的凶犯提供重要线索。可只是如此吗?本书是从历史、医学、社会、法律多种角度综合讲述,在个体生命思考之外,也包含着法医制度的发展与社会认知的变迁。这本书也许让你得到从未想过的答案。

17、关于生命——《如果你也想探索生命的源头》
水深数千米的海底,平均最高气温不过0℃的极地,酷热干燥的沙漠,甚至地球之外,是否有着生命开始与结束的启示?这些苛刻的条件,又用何种方式塑造生命?这本书的作者是自称冒险狂人的生命科学教授,在他的笔下,他以幽默的笔触,探讨着他有关“生命是什么”的理解与思考。

 18、关于梦想——《一切都将成为你的力量》

没有梦想的人生会好吗?从成为声优到开始受到瞩目,梶裕贵用了十年。成为一个声优,可能是很多喜欢动画之人的梦想。但声优到底是什么?这份工作背后的故事,比它表明上看到的要多得多。在这本书里,他将重新审视自己的声优之路,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一职业。




编辑一重苜曾说:“我无数次地回望自己的十四岁,无数次地遗憾自己为什么没在十四岁时遇到它们。若遇到,不敢说人生会大不一样,但起码可以小不一样。”


当然,还是那句话,不管几岁,读书终究不嫌弃晚。


“14岁的启蒙读物,40岁的补课必须”。我身边的朋友告诉我,这套书看下来,让他感受到了治愈与温暖,也让人重新认识了自己以为已经熟悉的常识。

还有读者表示在读完《动物园的生死告白》后,一度想到动物园工作。你看,这就是文字与书本的力量。


相信无论你还是你的孩子,读到这套书,都会收获很多温暖与力量。

精英说
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