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恐怖的人性实验,一部让人瘆得慌的电影
幽默
2024-11-25 22:12
广东
《浪潮》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主题讲述的是关于法xi斯主义。讽刺的是,这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以民主著称的美国。学校里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周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民主的优越性。
故事的主角赖纳•文格尔老师,原来选的课程主题是“无zf主义”,却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在德国,这种课题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学生们都听麻木了,根本不感兴趣。
学生们都认为纳cui在德国不可能重演,让文格尔老师差不多给个学分就得了。
于是,文格尔打算用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来教授这门课。他要在为期5天的时间内,进行一场“独cai实验”。首先,将杂乱无章的课桌,重新摆正,并且要求桌面保持整洁。因为独cai的特征之一,就是秩序井然。
每一个专制体制内,都有一个核心领导角色,他让大家民主选举,结果这个角色落到文格尔自己身上。既然如此,文格尔就要求这段时间,学生们必须称他为文格尔先生,并且没有他的允许不能随意发言,这是纪律。文格尔让大家起立并原地踏步,直到大家统一步调为止。大家都觉得好玩,脚步声从一开始的稀稀疏疏,慢慢地越来越整齐,最后铿锵有力,地动山摇。文格尔告诉大家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要让楼下那帮上“无zf”课的家伙,吃天花板的灰。接着,文格尔调换了所有人的座位,让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生坐在一起,互相帮助,人人平等。视觉上,也要穿相同的服装,消除个体差异,让大家更有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原本选修其他课的学生,也纷纷慕名而来要参加这个游戏,教室一下子坐满了。大家都遵守规则穿了白衬衫来上课,只有卡罗因为觉得不好看没有穿。文格尔虽然没有对卡罗的异样说什么,但当卡罗在课上举手发言的时候,文格尔选择故意忽视她,进一步加重她被孤立的感觉。
随着这个集体越来越壮大,他们为这个集体取了个名字——“浪潮”。擅长绘画的同学,为“浪潮”设计了图标,是一个仿佛要吞噬一切的巨浪形状。大家觉得“浪潮”酷毙了,新转来的女生说要把这个图标纹在手臂上。
大半个班级的人,跑到大街小巷贴“浪潮”的标志,甚至还把标志刷到了巨幅的墙体上。为了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他们还为自己设计了统一的手势:他们还组建了自己的网站,用极具煽动性的口号,招募新成员。
为了集体荣誉,他们不惜在比赛中恶意犯规。因为在他们眼里,荣誉大过一切,甚至超过了比赛规则。
浪潮成员的种种表现,开始引起了校方的重视,校长要求文格尔立刻终止浪潮实验。因为没有穿白衬衫而被排挤的卡罗,意识到了独cai的恐怖力量,于是她和其他反对的同学发起了抵制“浪潮”的运动。
卡罗的男友马科,是一名狂热的“浪潮”成员,当他动手打了卡罗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变得很可怕。但文格尔认为“浪潮”试验还没有让学生们充分理解独cai统治的可怕,他希望再继续进行一天。文格尔自信的表示自己可以在最后的时刻力挽狂澜,如果真的出了事,他愿意负全责。
文格尔,像平常一样,发表着慷慨激昂、极具煽动性的演讲。文格尔认为时机已到,要完成试验的最后一个环节,抓叛徒。就在大家疯狂的要惩罚叛徒的时候,文格尔话锋一转说:
“如果我让你们杀了他,你们也会照做吗?这些都是独cai者会做的事情。”他让学生们回忆当初的那个问题,独cai统治在今天的这个文明社会里还会不会发生?当时很多学生都认为不会,可现实例子却活生生地摆在眼前,它随时都可能回来,并且带来巨大的灾难。
蒂姆,一个在学校没什么朋友,还经常被混混霸凌的男生。因为“浪潮”让他感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温暖,因为“浪潮”,他找到了自我,他把“浪潮”当做了生命的全部。可文格尔是“浪潮”领袖,文格尔死了,“浪潮”就更不可能存在了。随着“浪潮”的结束,蒂姆也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他选择了吞枪自杀。
其他的“浪潮”成员,也如噩梦初醒,抱在一起痛哭流涕。这个故事的原型,发生在1967年美国加州的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搞了一场大胆的教学实验。他利用五天的时间向班级里的学生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让学生们模仿纳cui。没想到仅仅一周,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大家逐渐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集体狂热中……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自我价值的认知感,当一个人找不到或者没有能力去发掘自身价值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趋同于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因为他需要一种认同感、归属感。这样类似跟风和盲从的情况看似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一个操作:集体网暴某个人。很多时候,我们会由旁人的喜恶来决定自己的喜恶,他人的看法也会左右我们的看法。希望这部电影,能让大家学会时刻警惕,不要放弃独立思考,更不要人云亦云。我是爱追剧的冷姐,如果你也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