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更好满足大体量且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成为政府部门的“考题”。
家门内,每天有两个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时间”,家门外,有丰富的公益课程“自助餐”——社区先推墙再破圈,把有需求的老人“带进来”,把老人需要的服务“送出去”;资源怎么“化零为整”,让养老成为“享老”?在“人民城市·人人议事厅”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中,大家纷纷“举手”;“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之前有什么病史”“现在有服药吗”……面对医生的提问,陪伴老人就医的他对答如流——杨浦陪诊服务已经“结盟”,将形成全周期发展链条。
杨浦是养老大区,截至2023年底,全区户籍老年人口共42.3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逾40%,老年人口总量长期居中心城区首位。人民城市新实践,杨浦如何用服务的精度与温度,“跑赢”老龄化深度?
先推墙再破圈,把有需求的老人“带进来”,把老人需要的服务“送出去”
周兴光、史巧芬夫妇都是八旬老人。周兴光患腿部退行性病变,史巧芬则常年腰痛,患有高血压,两位老人干起家务来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周伯伯、史阿婆,今天身体还好吗,中午想吃点什么?”一天上午,张阿姨背着工具包,来到望春都市家园小区,敲响了老两口的房门。一进屋,她就里里外外忙开了,烧午饭、搞卫生、按摩……这是两年前周兴光、史巧芬夫妇向控江路街道订购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项目,每天有两个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时间”,张阿姨就是该项目的服务人员。
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养老需求体量大、密度高、种类多。城区如何充分调动有限的资源,为不断扩大的老年群体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在控江路街道,一个“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型,街道依托“无围墙”的为老服务综合体,把有需求的老年人“带进来”,把老年人需要的服务“送出去”。
提及张阿姨,史巧芬赞不绝口:“张阿姨人好,热心又能干,平时和我们聊聊天,我们心情也好。她每天上午来烧饭,我们中午吃一顿,晚上热一热还能再吃一顿,否则自己下厨,灶台前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身体真的吃不消。”
当前,控江路街道“家庭照护床位”将机构的专业照护服务延伸到居民家中,已列出一个服务清单,包括身体照护、生活照料、应急服务、心理慰藉、健康管理、定制服务等6大类,可根据需求“量身定制”。当前,控江路街道“家庭照护床位”已累计服务150多户老年人,平均每户每月价格在1500元-3000元之间。
除了张阿姨的贴心服务,每月“养老管家”也会定期到访,了解周兴光、史巧芬夫妇的健康情况,为其量血压、测血糖等,并帮助进行药品管理。“有他们在身边,我们就放心多了。”周兴光笑着说。
生活压力减轻后,老人们走出家门、走进社区,晚年生活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76岁的朱翠萍同时报名了舞蹈、素描、声乐三个班,每周都忙忙碌碌,这样的公益课程她参加了近5年,“退休后在家里很无聊。自从来社区上课以后,我每天都有事做,上完课还要在家练习,很有意思。”
原来,在控江路街道靖宇中路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办“快乐颐公益课堂”,即老年公益课,包含国画、瑜伽、舞蹈、声乐、素描、书法等课程,每周一至周五上课,每季持续2-3个月。
这些课程为控江路社区孕育出了一批文艺骨干和志愿“标兵”,实现反哺。每到节假日和特殊时间点,社区举办文艺活动时,就会邀请这批学员登台表演,为“老老人”服务。
“我参加声乐班好多年了,一直在做社区志愿者。每个月社区给老年人办集体生日会的时候,我们就一起给老年人表演合唱,他们开心,我们也开心。我觉得自己学有所成,还为社区作了贡献。”76岁的李翠青高兴地说。
此外,控江路街道靖宇中路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还设有日托机构、社区食堂等功能性空间,楼上是快乐靖宇养老院。这里定期开展公益便民活动,比如量血压、理发等,社区老年人可在此获得一站式养老服务。
上午9点,订购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上门;下午2点,出发去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上公益美术课,学国画;傍晚6点,社区里的文艺晚会开始了,约上小姐妹一起去看……这是控江路街道一名独居老人的单日时间表。
如今,越来越多“无围墙”的为老服务综合体在控江路街道建成,以专业化多功能养老机构为基础,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载体,老年公益服务队志愿者团队为窗口,家庭照护床位为服务抓手,多项目联动,政府、社会、社区协同监督,为辖区老年人提供规模化、标准化的养老服务。
资源怎么“化零为整”,让养老成为“享老”?
居家养老在便利性上存在积极意义,但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多样的养老需求无疑对居家养老模式的服务效果和基层社区治理的“绣花功夫”提出了新的挑战。
日前,一场“人民城市·人人议事厅”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在延吉新村街道举行。现场,一个关于安装燃气报警器的例子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安装了10年左右的燃气报警器坏了,老人们觉得谁装谁修,不想麻烦子女解决问题,都来找居委会”,延吉二三村居民区书记高俊贵说,“居委会也不知道找谁。其实,我们有很多人和组织都在做工作,但有种感觉是‘零打碎敲’,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目前社区中服务老人居家养老的相关组织、企事业单位有哪些?”主持人一提问,长护险服务组织、养老顾问、家庭医生、长者照护之家等纷纷举手。尽管有如此多的组织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资源分散化、服务碎片化、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区人大代表胡如兵指出:“最重要的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资源的开发以及与对象的有效衔接。要围绕养老产业重点方向,增加供给,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的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延吉新村街道已在深化医养结合上开展了相关探索,结合上海市深化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街道创新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模式,将专业机构“里边”和社区“周边”的照护服务延伸至老人的“身边”与“床边”。
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既是出于对独立生活和减轻子女负担的主动抉择,也是限于现实条件的被动境遇。在我国养老服务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转变的大背景下,杨浦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积极作答养老这道民生必答题。
杨浦陪诊服务已经“结盟”,将形成全周期发展链条
杨浦区中心医院(安图分部)门诊大厅内,92岁的游老伯坐在轮椅上,金仲凯推着轮椅,娴熟地取号、挂号,随后陪同老人进入诊室。
“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之前有什么病史”“现在有服药吗”……面对医生的提问,金仲凯对答如流。就诊结束后,他又推着游老伯,缴费、领药,随后将他送回,整套流程下来不超过30分钟。“有小金陪着是最放心的,省力!”游老伯说。
2023年年底,长白新村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6名养老从业者从上海开放大学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班考核毕业,成为杨浦的首批陪诊师“正规军”,持证上岗,40岁的金仲凯就是其中之一。
从家去医院不方便、找不到挂号窗口、难以清晰描述病情……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人“看病难”问题日益凸显,养老陪诊服务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当前,杨浦陪诊服务市场正处于先行先试、快速发展阶段。今年7月,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在杨浦正式发布《陪诊师从业技能要求》和《陪诊服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今年9月,杨浦出台全市首个聚焦陪诊工作的正式政策文件——《杨浦区民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杨浦区陪诊师队伍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杨民发〔2024〕45号),就加快培育一支有专业、有能力、有爱心的陪诊师队伍提出系列激励措施。与此同时,杨浦区民政局积极回应市人大代表关于规范陪诊师队伍的建议,通过将人才用起来、资源盘起来、团队动起来,将陪诊师队伍建设融入共治、共享的新时代老龄社会治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浦区陪诊师培训班近日在上海电力大学举行,共130余人参加。培训包括职业素养认知、医院运行模式、基础医学知识、基本技术应用、案例模拟教学等内容,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老人的‘看病难’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我们很多护理员对医疗机构转诊、住院医疗保险等相关知识并不熟悉。培训能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更好地服务老人。”来自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学员张智萍说。
目前,杨浦已经成立全市首个区级陪诊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包括新华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市老年基金会杨浦代表处、中侨大学、交通银行上海杨浦支行等,将在区域内形成集“市场服务、医疗资源、技能培训、金融扶持、行业指导”于一体的全周期发展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