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清廉家庭建设,赤峰市纪委监委举办了“我的家风家训家教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喀喇沁旗共有获奖作品25篇。即日起,喀喇沁旗融媒体中心开设专栏《清廉喀喇沁》,对25篇获奖作品进行展示。
家风润物细无声
中华精神铮铮,中华传承泱泱。从《颜氏家训》、《诫子书》、《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著作学说中不难看出家风是一种文字记载,更是一种文化烙印。而在我的家族中,家风是一件件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品格传递,是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正直了我坚挺的脊梁,洗涤了我坚强的灵魂,创造了我坚韧的品格,成就了我坚定的意志。
太姥爷祖上居热河,即今之河北承德,镶黄旗人,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博爱、低调、真诚和善良。听妈妈说,每年太姥爷来内蒙古探看姥姥和我们这些晚辈时,他老人家总会带上一些白杨树苗,不仅仅将姥姥家院落周边种上高高挺挺的白杨,也在去往或经过不同地区的亲戚朋友家,亲手送上他自己培植的在任何土壤环境里都能坚韧成长的白杨树苗。在那个年代,他老人家总是在想将这些坚韧的白杨树苗种植在不同地域的贫瘠干涸的土地之上,意在为所栽白杨之处抵御风沙、涵养水源、改良气候,为过往行人提供倚背而坐、纳凉遮荫之用。太姥爷自幼好学勤奋,亦精通医术,往来探亲访友的行走之间给陌生有疾患苦痛但却因贫穷而看不起医生的人们问诊送药,从不收取任何费用。遇见生活过不下去的人家,还总是额外悄悄留些钱物,然后深藏功与名,再默默隐于滚滚人海中。如今姥姥家乡下的大院子周边层层叠叠的白杨树早已成长为守护家园的“威猛卫士”,太姥爷在沿途不同地域种植的白杨也都一排排一纵纵一片片的成长的威风凛凛,涵养着水源,抵挡着风沙,为人们奉送着夏日的荫凉和四季的“诗情画意”。妈妈常常动情的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的故事。每每梦境里,在那飘着白杨独有清香的林丛里,在闪耀着青白光泽的白杨树间,总能看见太姥爷青衫白衣飘飘,像一个无私的“园丁”,穿行在无垠的时空交错之间......太姥爷用他独一无二的品质影响了无数人;用他的意志默默坚定的做了一件又一件温暖的事;用他无私博大宽厚的爱和扎扎实实的的行动厚待了时光、温暖了身边每一个人;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太姥爷带领儿孙子侄和亲朋努力生活、耕耘时光。一辈子都是铁骨铮铮、脊梁刚直、受人尊敬、清清白白。
姥姥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教了一茬又一茬学生,从没有让一个学生因贫退学掉队。如今她的学生们均在各领域发挥着光和热,她资助过的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亦都早早成家建功立业。姥姥常常语重心长的说:师者,既要教知识,又要教做人。关键时刻我们要做那个无私的托举者。为了孩子,老师可以倾其所有。
爷爷是“老革命”,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在部队的经历,时时告诫我:年轻人要能吃苦耐劳,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姥姥和爷爷的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那些关于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教诲,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她们的话语,不仅是祖辈的经历,也是她们对人生的理解,对世界的洞察,对家风无声地传播、坚守与践行。
爸爸妈妈、舅舅舅妈是人民公仆或教师,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为公,在各自领域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贡献着智慧、力量、青春和热血,在一代又一代好家风的精神滋养中,我和舅舅家的弟弟、妹妹们也都勇敢正直、勤奋好学、踏实谦虚、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积极做公益,尽己所能的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事例只是寻常生活中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我从家族工作生活中截取的一个个简短的片段。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家训家风故事,这些家风故事相同又不同,但它们相似又相近,都透漏着历史千年的沉积给我们骨头和精神谱系里烙下的印记,无不透漏着各姓氏族人的精神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内核。无需气派的牌匾、记以笔墨的书简和反复的吟诵。家风,就是每一个家庭中穿越苍茫岁月的精神传承,是不竭的精神动力。站在时代的门口,深感全社会良好的家风已经广泛传播在华夏大地上。在美好的中国大家庭中,只要我们积极弘扬家风正能量,就能共同构筑起中国梦的辉煌蓝图,共同拥抱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