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刊登署名文章 | 保德林:创新引领 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

文摘   2024-11-28 17:46   江苏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要求,也是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历经40年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善的创新生态,也具备了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先行先试的基础和条件。


为此,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打造“南通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坚持前瞻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互为促进、深度融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实现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带动科技创新。


实施科技创新策源行动

着力打造“动力源”


坚持与南通创新区(以下简称创新区)优势互补、各扬所长,积极融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协同打造长三角北翼重要创新策源地,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4%以上。

一是让企业创新充分涌流。组建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的创新联合体,凝聚产业链协同创新合力;通过“揭榜挂帅”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力争3年内,新增5个市级以上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突破5项以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二是让创新平台竞相绽放。加强与苏州工业园区、张江高科的合作对接,加快推进海外孵化器建设;深化与北大、清华、复旦等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合作,大力推进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北大长三角光电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快组建长三角前沿信息技术研究院;切实加强区内科创平台建设,做强能达BEEPLUS创智天地、能达生物医药科创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力争至“十四五”末集聚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5个以上,争取落户国家重点实验室南通分中心。

三是让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用好开发区人才科技新政4.0版,充分发挥海内外人才工作站作用,积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批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行动

着力夯实“基本盘”


坚持把传统产业作为基本盘,推动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狠抓高端化攀升。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力度,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土配套能力,加速信息技术赋能,推动产业布局集约化和产品结构高端化。

二是狠抓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攻坚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免费诊断全覆盖,加快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供应链深度融合。力争全年新增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80个以上,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超30%。

三是狠抓绿色化转型。发挥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示范效应,深入开展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供应链,着力提升绿色化制造水平。加快推动化工园区整合提升,年内完成北区企业全部签约腾挪,推动南区打造成绿色转型、安全发展、效益突出的一流化工园区。


实施新兴产业壮大行动

着力筑牢“强支撑”


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和新能源“3+1”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是坚持链式集聚。实施“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的链长制,找准补链强链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图谱,让优势产业链一通到底、强而有力,力争全年“3+1”主导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

二是坚持精准招引。更大力度推进招商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企业化百人招商团队;更大力度推进海外招商,在加强驻日、驻德招商力量的同时,组建驻美国、新加坡招商小分队,有效对接国外优质资本;更大力度精准集聚项目,着力形成最密集产出。目前,开发区已累计吸引外商投资企业1000多家,总投资超300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公司设立企业80多家,集聚了德国默克、德之馨香精香料、日本大王、虎牌生活用品、美国美乐家健康科技等重大外资项目。

三是坚持培大扶强。大力推进培大扶强育新工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更多拥有市场主导权、行业话语权、标准制定权的龙头企业、行业冠军,全力助推企业新上项目、技术创新、上市做强,力争至“十四五”末,百亿级应税销售企业6家以上、税收超亿元企业25家以上、上市企业12家以上;三年内,形成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行动

着力抢占“新赛道”


坚持把未来产业作为引领、支撑开发区长远发展的重点任务来抓,利用5—7年时间,力争在工业规模上再造“一个开发区”。

一是充分发挥产业规划引领作用。瞄准氢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主攻方向,切实加强与南航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申能、上海交大燃料电池所等研究机构合作对接,研究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和系列专项政策,着力催生更多合作成果。

二是加快提升专业园区承载能力。系统推进10平方公里的“新时代未来产业园”建设,紧紧围绕“一心、两廊、三轴、五区”的空间格局,加快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具备项目承载能力,全力构建“智能制造新引擎、开发开放新高地”。

三是着力推动重大项目率先突破。更大力度推动创新区与开发区两区未来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形成先发效应和规模优势。创新区重点集聚研发功能及总部经济,在飞先(南通)空中快线服务基地启动的基础上,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区;开发区重点致力于产业链打造,规划占地2610亩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园,已落户航天宏图、银河航天等一批优质企业。


实施产业环境建设行动

着力营造“好生态”


围绕“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优越的环境,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突出“精简高效”。有序推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促进开发区与创新区协同发展。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内部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设立组建企业化招商集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二是突出“开发开放”。学习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浦东综合改革试点、上海东方枢纽等开放创新成果,主动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园区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发展协作;推动南通综合区业态创新和功能创新,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


三是突出“宜居宜业”。高标准优化提升能达商务区功能配套,在海信“品质之家”、“盒马MINI”等全省首店落户的基础上,加快导入更多的优质服务配套,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策应苏通二通道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16平方公里的滨江湾,打造“科技创新城、青年活力城”;坚持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标准,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最高地”建设,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着力擦亮“能达无忧”服务品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来 源 |《群众》杂志2024年第21期
版 面 | 缪   玲 
审 核 | 朱玉栋 

点赞!点在看!

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

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营商环境最高地 通城活力新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