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中国历史》新教材,一部反映中国考古学进步的好教材,与我读中学时大大不一样了,自己画的示意图居然作为插图,非常荣幸。”
前几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发了条朋友圈,他画的“王的葬礼”,也就是良渚反山12号墓良渚国王的葬仪示意图,出现在了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科书中。
不止是浙江考古学家的插图,新版历史教材的含浙量和含考古量很高。
比如很多人已经知道,“良渚古城遗址”列入课本正文,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中,以整整一页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并配了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及神人兽面纹线描图。文中写道:“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第一单元第一章的序言中,教材这样写:“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
可以说,新版初一历史教材是用考古书写了史前史。
史前单元出现的一张“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中,浙江标识了四个遗址,分别是良渚、上山、桥头、河姆渡。这四位都是浙江史前的明星级代言人。
河姆渡是最早进入历史教科书的浙江史前遗址,发现于1973年,第一次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1978年,河姆渡出现在了《中国历史》第一册,很多人是在课本里知道它的。去年河姆渡发现50周年展览在国博举行,这本教科书已经成了展品。
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于2000年,是稻作农业重要起源地;80多年四代考古人的接力,良渚已成为“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而义乌桥头遗址则是近几年浙江考古的新发现,发现了“浙江第一人”。
本册主编之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叶小兵在总结教材变化时举例,“‘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课的内容调整幅度较大,简化了远古传说,重点介绍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以实证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以上这些调整,主要是依据考古发现的成果,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
新版《中国历史》的另一位主编黄朴民,浙江诸暨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孙子兵法》研究专家。在一篇评论《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的文章中,黄朴民谈到自己的故乡情结:身为漂泊北国的游子,凡遇到有关家乡的图书,总忍不住会随手翻翻。”
据了解,教育部在2022年3月启动三科统编教材修订工作,精选编委会和修订组成员200余人。修订过程中,组织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50多所学校、2000多名教师、10万多名学生开展试教试用。根据计划,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将在三年内覆盖所有年级。
来源:潮新闻
编辑:吴海燕
初审:徐 俊
终审:姜建舒
来源:潮新闻
编辑:吴海燕
初审:徐 俊
终审:姜建舒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Z视介
下载Z视介app
遇见视听新物种
Z视介
下载Z视介app
遇见视听新物种
H I S T O R Y
往期推荐
01
02
03
H I S T O R Y
往期推荐
01
02
03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