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御砚一一松花砚的“前世今生”

民生   2024-12-05 14:16   吉林  

吉林大地

山川形胜,钟灵毓秀

其间文脉悠悠,源远流长

诸多瑰宝璀璨生辉

而松花砚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镶嵌于这方土地的文化殿堂之上

承载着吉林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

振奋后人,激励来者






砚之源

龙兴之地,岁月沉淀





  松花砚来自有“龙兴之地”称呼的长白山。长白山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佳林深处,必有灵泉,繁茂的枝叶涵养出清澈的松花江水源。在这山川灵秀的滋养之下,松花石历经了八亿年的沧海桑田,漫长岁月里,经泥土沉积、成岩、风化、水浸、酸蚀等诸多地质作用,方才孕育而成。






砚之工

巧夺天工,石上丹青





  松花石又称松花玉、乌拉石。因产自东北松花江流域而故名。其石质温润,表面刷丝纹理清晰,并深浅相间。其颜色有绿、黄、紫、白、灰、黑等,并以绿色为最上等。清康熙时期命开采,并由内廷造办处加工制作,成为清代宫廷特有御用砚品。

  清康熙帝《松花石制砚说》曰:“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壘壘,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璨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良材也。”松花石质地刚柔相济,所制之砚“滑不拒墨、涩不滞笔、久磨不减其锋、贮墨不涸”,且“扣之如铜”,铿锵成韵,清脆悦耳。

  松花江石瓜池砚,清康熙,长15.6厘米,宽10.5厘米,厚1.4厘米。清宫旧藏。来源/故宫博物院

  松花石雕桃形砚,清康熙,长6.7厘米,宽6.4厘米,厚0.8厘米。清宫旧藏。来源/故宫博物院

  松花石砚与端砚、歙砚、洮砚等一同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砚。到了清代,松花石砚“品埒端歙”成为清朝鼎盛时期帝王的最爱,独领风骚,可谓“砚中官窑”。其他名砚皆以木盒套砚,唯有松花石砚独树一帜,多用松花石、叶蜡石、软玉等雕盒套砚,备受清皇室青睐。

御铭松花江石双钱方胜式砚 来源/故宫博物院

  能工巧匠们面对松花石这一天然璞玉,妙思入神,匠心独运,将其雕琢成一方方精美的砚台。能将千里江山的壮丽景色浓缩于方寸之间,让人透过石上丹青,仿若身临其境,领略到山川的雄浑与秀美。




砚之盛

翰苑称宜,独擅风流





  清宫制松花石砚盛于康、雍、乾三朝。康熙帝将松花石拔擢作御砚,还常常赏赐给大臣。康熙三十年,内务府造办处在武英殿专设松花石砚作坊和开采松花石的专司衙门,并给松花砚御题砚铭:“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除了御用外,松花砚还作为奖品,奖赏重臣、激励皇子上进。尤其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一次性赏赐翰林院官67人每人一方绿色松花石砚。

  雍正即位后,征调三名琢砚高手入宫,专门从事松花御砚的制作,使得松花砚成为内务府的大宗御品。现在存世的清松花石砚中,如雍正款松花江石砚上“以静为用,是以永年”的铭文,正为雍正年间雕制,铭文乃雍正帝的手笔。

  乾隆将松花砚作为“天赐圣物”,将其祖父、父亲以及自己钟爱的六方松花砚载入《西清砚谱》之首,并题写序铭:“松花石,出混同江边砥石山,绿色,光润细腻,品垺端歙。自明以前,无有取为砚材者,故砚谱皆未之载。我朝发祥东土,扶舆磅礴之气,应侯而显,故地不爱宝,以翊文明之运,自康熙年至今,取为砚材,以进御者。”这时期的宫廷内,松花砚的制作达到空前规模,并合并砚作,查封库内材料,没有旨谕不得动用。乾隆认为,松花砚完全可和端砚媲美,题诗赞道:

长白分源天汉江,方流瑞气孕灵庞。

琢为砚者文之焕,较以品知歙可降。

起墨益毫功有独,匪奢用朴德无双。

昨来偶制龙宾谱,宝重三朝示万邦。

风流儒雅的乾隆帝对松花石砚爱不释手,三下江南携带了二十件宝物,松花葫芦砚便是其中之一。

  松花石雕旭日池圆砚,清乾隆,直径12.1厘米,厚1.4厘米。来源/故宫博物院

  睿藻既出,松花砚的声誉和身价愈发显赫。每一方松花砚,无论是古朴浑穆,还是工巧灵秀,皆独具韵味,令人叹为观止。一时间,文人士子竞相使用松花砚,以其研墨挥毫,佳作迭出,一篇篇锦绣文章、一首首动人诗篇,仿佛都与松花砚的墨韵灵秀相互交融,彼此辉映。




研之承

文运肇兴,扶舆彰瑞





  清宫御制松花石砚以其稀有、高贵、精工细刻而备受珍宠,它传达了一个王朝最鼎盛时期的气息。然而到了清朝中期,随着国势逐渐衰微,嘉庆以后几乎不再以松花石制砚。又因为松花石产地乃清王朝“龙兴之地”,被长期封禁,现存于世的松花砚仅200余件,民间收藏极为稀少。

  松花江石“道光御赏”砚,清道光,长13.6厘米,宽9.3厘米,厚1.5厘米。清宫旧藏。来源/故宫博物院

  今者,值此盛世,时代更新,万象复苏。松花砚这颗曾一度经蒙尘的文化明珠,在这片孕育松花砚的吉林大地,再度焕发出绚烂光芒,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备受珍视与推崇。匠人们心怀巧思,精研古艺,遴选美石,以纤毫之技,令松花砚再绽华光。一方方砚台似岁月回澜,将往古风流,于方寸间完美复刻,续写着绵延不绝的文脉,让后人得以聆听墨香深处的历史余音。

END
作者王春瑞
吉林省博物院
图片|吉林省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编辑|邱珮峰  初审|郭帅 张楠
复审|曲翱 曹淑杰  终审|陈尤欣

吉林文脉
在这里读懂吉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