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过什么都得“赶”的生活呀!
网上53岁的妈妈和女儿一同于复旦硕士毕业,很多网友被女儿那句祝贺给打动了:“人生是旷野,这一步妈妈走了31年。”
中国人一生都小心翼翼,按部就班,50多岁重返学校会被世俗认为“不务正业”。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社会时钟。
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对个体在不同阶段应完成特定人生目标的预期和规范。
社会对于重大生活事件之适宜年龄有其一致性,如结婚、生小孩、退休,这个一致性会对个体造成社会压力,促使他们到一定年纪后接受某个特定角色。
这位妈妈跳出了“社会时钟”,打破了俗世规则,在生命的后半场开启了新的人生。
很多人对自己要求很高,容不了任何差错,生怕一错毁终生。
在社会的条条框框里失去了自我,活得很累又走不出来。
在社会世俗里“掉队”,在自己的世界里“遥遥领先”
人生的容错率其实很高的。
明星张颂文就是那个内核稳定,跟不上大部队也能自洽自处的人。
三年没有戏拍,40岁还在北京一个村里租房,沉寂了20年的他直到47岁才有今天的成绩。
虽然一次次被现实打击,但他没有停下演艺的脚步,在同龄人都火遍演艺圈的时候,他用接地气的生活态度,一边让掉队随风而去,一边观察生活打磨自己的演技。
当你感到迷茫失去目标时,想想是否跟着别人的节奏在走,他的队伍换了一个方向,你跟不上了,所以迷茫。
何不走一条自己的路,做自己的领路人,永不“掉队”。
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摸着前人的脚步铸成的石头过河,偶尔不经意昂起头来,会发现有比赶路更重要的事情可做。
我们常常追求安全感,确定性,但是社会一直在更迭,很多事情并不是完全靠自己能决定的,学会随遇而安。在不确定性中,找到自己内心的秩序感和确定性。
热爱自己做的小事,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热爱一件事情,可能在别人看来你很苦很没出息,但是钻研下去是不会觉得苦的,而且乐在其中。
你唯一任务就是成为你自己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人这一辈子,只要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已经了不起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
这辈子没有什么是必须做的,你也不必一刻不停地奔跑。
我们都想变成别人的样子,却唯独忘了成为自己。
《人生只有一件事》金惟纯老师说:
每发生一件事,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谁的事;然后对老天的事和别人的事保持幽默,不当真;对自己的事,认真对待,莫放过。能这样活,才算没活颠倒,才算对自己的人生负起了责任。
找到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主,修自己的心。
专注于自己的清晰意图,全力以赴行动,不在意是否有人赶在你前面,不在意时间流逝而自己一无所成。
走在自己的时区,让年龄不再是职业发展的“藩篱”,25岁没找到工作,30岁没有结婚成家,40岁没有买房没有事业那又怎样?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里。
你有你自己的步程,不用羡慕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一样!
孩子为什么没来由的快乐,因为他们跟随自己的心,知道如何用力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别人想要的东西。
人生不过是穿过一条狭长而又短暂的时光隧道,途经人声鼎沸和闹市喧嚣,最终鱼贯地,一位接一位地,独自走向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谱写着自己的剧本。你愿意在别人的剧本里当配角,还是在自己的剧本里当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