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谚语,生动形象、简洁易懂、充满智慧。河套歇后语,短小、形象、风趣。
河套谚语和歇后语,广泛流传于河套民间,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承载着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先辈们的生活经验、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不仅在古代为人们提供了行为准则和生活指南,在现代社会,依然对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编者
□郎有存(杭后)
河套平原地处祖国北方,自古以来就是移民之地。在汉武帝时期,大臣主父偃向武帝上疏,“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和五原郡,迁徙10万人戍边,拓荒垦殖,发展农业。清末民初,晋陕甘宁等地的移民走西口到河套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当地人以宽广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历经戍边出塞、人口迁移、移民垦殖,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逐渐融入以游牧为主的河套地区。千百年来,南腔北调的人们聚居在河套这片沃土上,语言交汇融合,演变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套方言,也称后套方言。其中,河套人经常使用的谚语,幽默诙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日常生活中,住在一个村庄的人们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正如河套人戏说的那样,“人跟人活了哇”“人不是垛住门活了”。这方面有谚语,如“抬头不见低头见”,意为人们聚居在一起总有见面的时候,应该和谐相处,不要因闹别扭而不好意思见面。还有“生处好挣钱,熟处好过年”,意思非常明了浅显。人们对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亲不亲,故乡人”。如果一户人家发生天灾人祸,远路的亲戚不一定能帮得上忙,但邻居就不一样了,可及时伸出援手救急,甚至可救人性命。河套人对自己的名声看得很重,“人活脸,树活皮,墙头活的一把圪渣泥”“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些谚语也促使人们行善积德、奉献社会,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河套人很注重团结,有谚语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意思是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相反,“三家四靠,倒了锅灶”“麻绳专挑细处断”,麻绳是好多根细的绳子拧成的,越细的地方说明绳子越少,自然越容易断,这用来比喻人也一样,如果人们不注重团结,不拧成一股绳,很容易出现薄弱环节被敌人攻破,生动地道出了团队协作、合作共事的重要性。河套人勤劳淳朴,懂得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特别是老一辈人,经历了贫穷的生活,过日子精打细算。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是,“过日子不得不仔细,待人不得不大气”“出门走路看方向,穿衣吃饭看家当”,这也是告诫子女们走路要看清方向,穿衣服和吃饭要看家里的生活情况。“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意为凡事都应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才会有收获,否则就印证了那句话: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歪嘴葫芦拐把瓢,品种不好莫怪苗”“三年学个买卖人,一辈子也学不成个庄户人”,这道出了种地的不易。过去,河套男人在外面跑逛、在田地里劳动,挣钱养家,女人则在家相夫教子、洗衣做饭、洗锅喂猪等。在这方面,谚语有云:“不怕耙耙没齿齿,就怕匣匣没底底。”河套人把男人比作“耙耙”,把女人比作“匣匣”,意思是不怕男人挣不回钱来,就怕女人不会存钱过日子。河套人也很注重养生。“家财万贯,不如萝卜就饭”“宁可无肉,不可无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白菜吃半年,医生享清闲”……这些老祖宗总结出来的饮食养生法,至今仍被人们实践着。一代又一代河套人孝敬长辈,并教育子女孝老爱亲,因为他们深信“孝敬老人天降福”。这方面的谚语颇多,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即家里有个老人,就如同有个宝贝,能给全家带来人气、福气。“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意思很浅显,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真正懂得父母的恩情。流传在河套大地上的谚语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这种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经常被人们引用,并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教育影响着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彰显着丰厚的河套文化底蕴。漫画制作 陈典
□吕成玉(临河)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故称之为歇后语。河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观察事物现象,探究事物本质,常常在劳动的间隙、人际的交往中,在文化娱乐、孝敬长辈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大自然的规律、生活的喜怒哀乐、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感悟等进行总结而创作了歇后语,使这些充满生命力的语言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河套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方言特色、区域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上至目不识丁的老翁,下到粗通文墨的农夫,都能脱口而出。它朴实生动,形象鲜明,通俗易懂。若恰当地运用到口语和书面语中,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为丰富和发展当地语言,推动河套文化深入研究发挥积极作用。歇后语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前半部分推理的结果,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等。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窗前吹喇叭——名(鸣)声在外等。本文着重从语言构成方式和感情色彩上对河套歇后语进行简析。这类歇后语以人们熟悉的物象为描写或说明对象,托物言志,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形象生动,让人入耳不忘,铭记在心。以动物为描述对象。前半部分描写动物的动作和行为,后半部分说明结果。其语言构成方式是:动物(昆虫)+动作(行为)=结果。谜面是主谓短语,谜底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或偏正短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老虎戴念珠——假慈悲;灯蛾扑火——自取灭亡;狗戴帽子——装好人,等等。动物+名称=结果。谜面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谜底多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如:公鸡头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狗吃刺猬——无从下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赖人,等等。以河套地区常见的植物或方位为描写对象。前半部分描写其性质、状态和特征,后半部分说明结果。语言构成方式是:植物(方位)+动作(行为)=结果。谜面多为主谓短语,谜底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黄瓜打牛——一干二脆;正月初一过生日——喜上加喜,等等。这类歇后语的语言特点是通过描述物或事来说明道理。前半部分多以人们熟悉的、具有特殊形象的动物、植物作比,或以一件事作谜面,如“猪八戒”“老虎”“老鼠”“黄瓜打牛”“高射炮打蚊子”等,后半部分是说明、解释这些动物行为发生后产生的结果。从感情色彩看,表达的是厌恶、贬斥、讥讽、蔑视或喜庆的情感等。以河套地区独特的物象作比,语言构成方式是:物象+动作(行为)=结果。谜面多为主谓短语,谜底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如:三爪子挠痒痒——是个硬手手;电线杆刻公章——大材小用,等等。物象+名称=状态(特征)。谜面多为偏正短语,谜底是主谓短语等。如:牛皮灯笼——里明外不明;一根藤上的瓜——苦甜是一家;黄河的水——倒(道)不完,等等。此类歇后语抓住了物象的特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事理。谜面的“三爪子”“电线杆”“灯笼”等,都是河套人非常熟悉的物象,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以此作比,既生动形象,又言简意赅,感情色彩极为鲜明,多数表达的是提醒、否定、斥责、讥诮等情感,也有表达赞美之情的。这类歇后语是通过一个人的动作行为来说明一个道理,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此类歇后语谜面都是描述人的动作行为,谜底是说出现的结果。谜面是主谓短语,谜底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等。如:孔夫子搬家——尽输(书);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武松打虎——为民除害;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等等。这里描述的对象,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典型或特殊人物。其感情色彩丰富,有的是否定、轻蔑、批评或惋惜,有的是肯定与赞扬,表达手法独具匠心。这类歇后语主要是通过叙述一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叙事的方式也各具特色。其表现形式与语言特点是:开门见山,形象生动。以时间和方位名词打头。物象+动作(行为)=状态(特征)。谜面为主谓短语,谜底为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语)。如:飞机上生小孩——高产;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烟洞上招手——往黑路上引,等等。时间+物象=状态(特征)。谜面为偏正短语,谜底为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如:冬天的大葱——不死心;九九艳阳天——好日子;露水地的黄瓜——凉棒,等等。叙述事情,活灵活现。以动词打头。动宾短语+动宾短语=结果。谜面为动宾短语,谜底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如:煮饺子放进山药蛋——心不在焉;按下葫芦浮起瓢——顾此失彼;卖了老婆买笼屉——不蒸(争)馒头蒸(争)口气,等等。由小到大,循序排列。以数词开头。数词+动作(行为)=结果(状态)。谜面多为主谓短语,谜底为偏正短语等。如:一碗水救火——无济于事;二大娘腌白菜——有盐(言)在先(咸);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四两豆腐半斤盐——贤(咸)惠(烩);五更天赶路——越走越亮;六月天借扇子——不识时务;七月七过生日——赶巧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十天九雨——少情(晴);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二十一天不出鸡壳——是个坏蛋;六十岁老汉进考场——不服输;百米赛跑——争分夺秒;千年的秤砣——古董圪旦;万年古树千年蕉——粗枝大叶,等等。其感情色彩为否定、贬斥、揶揄、肯定和赞扬。这类写景叙事、借景抒情的歇后语比较少。其语言构成特点是,先描写一种自然景物(事件)或人(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很像文学作品中的白描,简略几笔勾画出一幅场景,然后通过这些描写来直抒胸臆。描写自然景物(动物)的形态、性状。物象+物象=状态(特征)。谜面多为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谜底为主谓短语或并列短语等。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上的松鼠——上蹿下跳;井里的蛤蟆——见过碗口大的天;九曲黄河——转弯抹角,等等。物象+动宾短语=特征(结果)。谜面多为主谓短语,谜底为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黄瓜结在西瓜地——长(cháng)圆在一起;黄连树上挂苦胆——苦上加苦,等等。描写事件发生的过程及结果。物象+动宾短语=状态(结果)。谜面多为主谓短语,谜底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补短语)。如:大水冲了龙王庙——谁也不认谁;土地爷放屁——一路神气;八月十五吊灯笼——空挂名(明);喜鹊飞到洞房里——喜上加喜;百万雄师过大江——声势浩大,等等。上述歇后语的感情色彩,多数表厌恶、提醒、期盼或戏谑,也有表肯定和赞扬的。河套歇后语包罗万象,内容繁缛,特别是语法结构复杂多变,本文从常见的歇后语中归纳出几类,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编辑:杨岚凯
校对:崔瑨
编审:吕珂慧
审核:王剑
终审:韦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巴彦淖尔日报官方微信(ID:bynr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