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中元村:开荒拓土兴产业 党员带头谋振兴

民生   2024-11-10 14:30   云南  


晚秋,走进泸水市老窝镇中元村,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栋栋白族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山坡里,姬松茸大棚菌香扑鼻,希望的田野上,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景色如画的中元村委会上赶马自然村


“外出务工人员多,养殖业种植业发展快,在外的能赚钱,在家的有收入,大伙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谈起村里这几年的喜人变化,81岁老党员杨宇春如数家珍。


何儒苹(右三)与村民一起干活


“中元村发展得这么好,主要是有一个团结干事的好班子,有一个一心一意让村子好起来,让群众富起来的‘领头雁’。”杨宇春说。


2016年,退伍回乡创业的何儒苹,经公推民选,担任了中元村党总支书记,他从贫困户最急迫的安居、产业就业方面入手,一年一年攻坚。到2019年,中元村所有D级危房被拆除新建,C级危房得到修缮加固,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家家住上“放心屋”。


何儒苹还充分激发党总支、党员的引领带动作用,动员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39户贫困户,给予思想激励、生活关注、情感交流,一起想脱贫办法,让每户贫困户都有脱贫的领路人。


何儒苹(右二)走访农户,商量乡村建设事宜


村民杨子王有两个孩子上学,还赡养三位老人,不能外出务工,日子十分困窘。党员杨根顺与他结对帮扶,让杨子王到自己在村子附近承接的工程工地务工,既可以照顾家里,又有稳定收入。


“去年,我盖了新房,房屋设计、装修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杨子王自豪地说。


何儒苹(右二)与乡贤讨论文明村寨建设方案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元村党员发挥出来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向党组织靠拢。党员从2016年的89名发展到现在的120名。2022年,中元村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何儒苹当选为党委书记,躬耕山村,带领乡亲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奔跑。


8年来,何儒苹和村“两委”班子深植“好产业才有群众好生活”理念,立足山地多、林地广优势,聚力发展高黎贡山猪、黄牛养殖,蔬菜种植和姬松茸产业。


如今,姬松茸种植已发展到30余亩,年产值达12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130余户,上百个村民有就地务工好场所。


何儒苹(中)到农户家中了解火腿加工情况


一件件村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落地生根,中元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目前,村里有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7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6万元。


一潭深池,鱼跃水清。四周,白族民居鳞次栉比,牛羊嘶鸣,炊烟袅袅。


村外一块小荒地上,挖掘机挖土取石,工人们垒石砌墙,一片牲畜集中圈养地已出现轮廓。


“拆除部分猪圈、牛圈,统一圈养,空出来的地界植树增绿。鱼塘四面建垂钓点、农家乐,打造六兰公路新驿站。”铺开上赶马自然村美丽村寨建设效果图,何儒苹激情满怀。


今年,老窝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兴建六兰公路分水岭丫口到中元村新通道,何儒苹瞅准机会,在风景秀丽、白族民居特色和民族风情浓郁的上赶马自然村实行“家禽圈养行动”,建设采摘园、小菜园,推动传统农业、水产养殖与田园观光等有机结合,让村民端上“旅游碗”。


“有了驿站,旅游和土特产经济融合发展,乳猪、火腿、冷水鱼、蔬菜可以就地卖,村民的富裕路就会越走越宽。”何儒苹说。



云南日报记者:李寿华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怒江传媒微信公众号

编辑:和旭

责编:李莹

   审核:王靖生

终审:陈洁

投稿邮箱:26949763@qq.com

新闻热线:0886-3622566

FM107.4 怒广新闻播出时间

首播:周一至周日20:00

重播:次日7:30、12:00

NJTV 怒江新闻播出时间

首播:周一至周五19:35

重播:22:00 次日7:30

         次日12:00




怒江融媒
小视界,大怒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