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位老人看杂志,意外发现了30年未见的儿子:他是国家功臣

文化   2024-11-25 06:00   山东  

1987年的春天,广东海丰县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妇人收到了一封意外的来信,信中附上了一本《文汇月刊》。她对这本杂志感到好奇,因为家中没有人对这种刊物有兴趣。翻阅杂志时,她发现一篇名为《赫赫无名的人生》的文章,讲述了黄总设计师的生平经历。老妇人惊讶地发现,文章中的主人公正是自己失联30年的儿子黄旭华,激动得泪如泉涌。

   



黄旭华,原名黄绍强,出生于广东一个医学世家。原本立志学医的他,在目睹国家被列强欺凌后,决定放弃医学,改学造船专业,并以杰出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改名黄旭华。新中国成立后,黄旭华因出色的造船专业知识得到了重用,先后在港务局、海运局、船舶工业管理局任职,并与妻子李世英结婚,后回到广东老家与父母团聚。

1957年,黄旭华被调遣至北京,参与到中国核潜艇研制的绝密任务中,由此与家人断绝联系。核潜艇的研制是国家的最高机密,他需要隐姓埋名,不能与外界包括家人联系。从1958年到1988年的整整三十年里,黄旭华与家人失联。他的父亲直到去世都未能再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的兄弟姐妹埋怨他是“不孝子”;老母亲也不知他的去向。

参与核潜艇研制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当时中国对核潜艇的研究几乎为零,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黄旭华和他的团队需要从零开始,通过搜集零碎的资料来了解核潜艇的整体布局,用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核心数据,没有计算机辅助。此外,他们还面临着苏联的技术封锁,毛泽东曾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显示了研制核潜艇的决心。尽管困难重重,黄旭华和他的团队依靠着极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最终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197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正式加入中国海军。1988年,黄旭华设计的核潜艇成功完成深潜实验,使中国海军实力大增。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再畏惧列强在海洋领域的霸道行径。

1987年,黄旭华的母亲通过《文汇月刊》得知了儿子的职业和贡献。1988年,黄旭华利用休假机会回到了老家,与家人团聚。这时,他的母亲已经年过九旬,见到失联已久的儿子,激动得泣不成声。黄旭华为了国家利益,舍小家为大家,隐姓埋名默默耕耘了三十年,这份无私的奉献令人动容。

黄旭华的无私奉献不仅体现在他对国家的贡献上,也体现在他对家人的责任和内心的挣扎。他在接到组织的紧急调动后,写信告诉母亲以后不能常回家,自此与家人断绝了联系。内心的挣扎和考量可能包括对国家安全的忠诚以及对家庭责任的冲突,但他始终未曾动摇。他的母亲在得知儿子的真实工作后,含泪读了多遍文章,并告诉其他子女要理解黄旭华。

   



黄旭华不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即使在年逾九旬的晚年生活中,他仍然未退休,继续坚守岗位,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传承技艺。他的精神和事迹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典范,不愧为“国之重器”。



文章通过详细描述黄旭华的早年生活、职业生涯、家庭生活和科研工作,层层递进地揭示了他的伟大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黄旭华的一生经历波澜壮阔,他为了国家利益,舍小家为大家,隐姓埋名默默耕耘了三十年,这份无私的奉献令人肃然起敬。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不仅激励了无数的后人,也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骄傲。

传统节日祝福
每日更新祝福美文、幽默笑话、人生感悟、精彩视频、生活常识等精品内容!让你的生活有你有我有祝福!商务合作V信:MZ826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