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跳跃大沟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个自然过渡。
——虞永平
幼儿做好身心准备,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内容,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
1.向往小学 憧憬小学
孩子们心目中的小学是五彩缤纷的,是美丽有趣的,是奇幻神秘的……
孩子们带着对小学的憧憬与想象,用画笔描绘着自己心中的小学。
教育建议:
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有上小学的愿望,孩子开启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感动力,和大家一起讲述知道的小学趣事,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学。家长也发现孩子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兴趣点,从正面引导,并使用“你真的长大了,越来越像小学生了”等激励性语言强化孩子的入学期待。
2.情绪良好 积极回应
情绪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朋友。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孩子认识情绪、了解情绪、表达情绪以及调适情绪,让孩子学会与情绪和谐共处,争当情绪的小主人,体验与接纳所有的感受。遇到不好的情绪应该怎么缓解和释放呢?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方法吧!
教育建议:
1.要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对待孩子,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2.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恰当表达消极情绪,学习应对和化解的方法。如:发现孩子不高兴时,接纳他的消极情绪,在他平静后主动、耐心地听他讲述不开心的事情和原因。
3.我是运动小达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中指出: “喜欢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的情绪。”中班的娃娃可不简单,大运动小运动都很擅长,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丰富多彩的运动。
跨栏、平衡木、脚踏车、抛接球、小小运输员……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满足孩子爬、跑、滚、跳、力量、技巧、协调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不仅能锻炼到身体更培养了孩子的勇气、毅力和秩序感。
教育建议:
1.要充分保证孩子每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时间,并根据孩子运动能力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鼓励孩子坚持锻炼,不叫苦、不怕累。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孩子学会正确、熟练地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提供画笔、剪刀、小型积塑等工具和材料,支持孩子进行画、剪、折、撕、粘、拼等各种活动,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手眼协调。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幼小衔接”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对孩子的自信心、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有利于孩子独立意识、独立性格、自立习惯的养成。3-6岁是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
1.生活习惯、生活自理
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自我服务”慢慢养成,孩子在探索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学习同伴好的习惯,并逐渐提升自我服务的能力,为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制定时间计划表
对于即将进小学的孩子来说,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培养守时、惜时的好习惯。
讲卫生,爱清洁
勤洗手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帮助幼儿远离细菌的有效途径。
整理小能手
教育建议:
1.应逐步调整一日作息安排,提醒孩子早睡早起,按时作息,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的习惯影响孩子。
2.注重引导孩子养成自觉洗手的习惯。
3.要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
4.指导孩子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孩子适应新环境,避免发生危险和伤害。
通过日常教育,让孩子认识“危险”和“安全”,比如引导孩子知晓上下学、出行路途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拒绝陌生人搭话等,以增强孩子识别危险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建议:
1.引导孩子了解校园、社区、交通等环境中的安全要求,学会保护自己。
2.并指导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选择有效的求助方法。
3.承担劳动任务
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可以在一日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物鞋袜,独立进餐、睡觉,将自理的能力培养融入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之中,以此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育建议:
1.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成人要创造条件,通过持续性的任务安排,鼓励、支持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2.在家里选择一项难度适中、孩子专属的长期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收拾餐桌、清扫地面、浇花等任务。
3.幼儿完成任务后,家长要及时给予幼儿正向的评价,激发幼儿自主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学习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地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都是学习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好奇好问
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我们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动手启脑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探索是孩子的成长的动力,一个个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去探索未知的事物。
2.学习习惯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至关重要。
教育建议:
1.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根据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活动需要提供和更换图画书,并给予幼儿充足的阅读时间。鼓励幼儿自主阅读,提升他们对符号、文字的兴趣和敏感性。经常和幼儿一起讨论书中内容,加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鼓励幼儿根据情节、图书画面对故事结果进行预测或续编、创编故事;通过绘画、手工、搭建、表演等方式再现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促进幼儿语言、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社会准备,是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
1.交往合作
具有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孩子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教育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老师和同学,听听每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交谈过程中要耐心倾听,给予持续关注,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2.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孩子创造多种社交机会和条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3.孩子与同伴相处时难免会发生矛盾,家长应相信孩子,让孩子学习独立去解决问题。
2.任务意识
通过小小值日生的体验,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心悄然种下了责任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在他们的成长中生根发芽,让他们成为有担当、能承担的人。
3.集体意识
对集体的热爱有助于幼儿适应班级和学校的环境,初步建立对集体、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育建议: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里,家长要营造良好的亲子家庭氛围,常常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让孩子常常感受到家的温暖,形成对家庭的归属感
2.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家长们可以在周末带着宝贝们去一些博物馆、科技馆、城市规划等文化场所,帮助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家乡、城市和国家的变化。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委会、伙委会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重要纽带。为了更好地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充分发挥家园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更为平等、更为广泛的教育互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建“绿色”环境,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西桥幼儿园召开了家委会、伙委会会议。
每一次遇见,
都是新的开始。
每一次开始,
都是新的体验。
遇见,是最美的邂逅。
带着爱与期待,家长和小朋友们如约而至。老师们热情地与每一位家长及孩子打招呼,顿时让孩子们心中暖意十足,家长和孩子大手拉小手走进幼儿园,第一次来到幼儿园,心里满满的都是好奇。
此次家长学校活动旨在让家长全面了解政幼办学理念、园所文化、标准化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家园共育方向等,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按照自治区幼儿园收费管理实施细则要求,以公开、公正、透明为原则,我园邀请全体新生家长为新生幼儿选择个人物品。
幼小始于心,衔接始于行,真正有效的“幼小衔接”是一种关注儿童学习的身心基础,呵护和培育他们的主动性和调控性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成长衔接”。
幼小衔接就像一个漫长的故事,我们要相信孩子,用长远的眼光、温暖的陪伴,和他们一起书写其中的每个小篇章。将教育融于生活,回归生活,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未完待续……
习惯养成 兴趣培养
守护求知 挖掘潜质
启慧增智 知礼明德有志向
文字 丁家玉
编辑 谢一凡
一审一校 马 妮
二审二校 郭彦霞
三审三校 马 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