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收藏里的乡愁故事 · 寻找文物中的民族记忆
【明万历·官窑青花五彩胭脂盒】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文化学者:邓丁三点评:
早期的龙身子短,不像后来看到的龙,是一个特别长的大蛇形。金代以后,龙的身子逐渐变长。龙的头部形象变化非常大,宋代的像小狐狸脸,非常卡通;一直到元代以后,面部才比较稳定;但有的时候显得威猛,有的时候就显得唯唯诺诺。这一个是时代气质,一个是画工的水平不一样。
全国艺术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瓷器鉴定专家:吴锐点评:
这件胭脂盒,上下合盖,盖得特别严实,做工精致。施釉均匀,釉面柔和。器物虽然小巧,但绘画精细;上面有五条龙,叫赶珠龙,它的寓意是九五至尊,这种龙的规格,应该是宫廷用具!色彩很丰富,矾红彩配老绿彩,还有青花,青花青中泛紫,这是嘉靖到万历时期,官窑器常用的一种钴料,叫回青料。底部大明万历年制六个字写得比较规范,是当时明代官窑台阁体的一种书写方式。
估价:2万到3万元。
❖
【清中期·和田玉子辰佩】
天津市文物局研究员、玉器鉴定专家:施俊点评:
这种题材最早出现在汉代,在十二生肖中,鼠对应子,龙对应辰;子是23~1点,辰是早上7~9点。人们认为身体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间段离世;子辰佩就是保佑这些人,在这个时间段能平安过渡。到了明清时期,它的寓意就变化了,变成了望子成龙,子承父业。做工方面,谷丁纹是汉代样式,回首龙也是汉代龙的形象;但汉代的玉摸起来是扎手的,而这件玉佩十分圆润,属于比较成熟的雕刻手段,底部祥云也属于后期样式。玉皮为沁色。
估价:4万元。
❖
【清·铜鎏金十一面观音像】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文化学者:邓丁三点评:
这尊造像叫十一面观音像,有11个面孔,8个手臂,左手青莲,右手串珠,中间双手合十是礼佛印。这尊是藏传密宗造像,西藏人认为,他是雪域的护主,西藏人的祖先。藏式佛像在山西很多,元朝的时候,元朝国师八思巴第一次看到五台山时,说它像佛的手,所以给五台山做了一个颂词。藏传佛教的东渐,就从元朝开始,传到山西是最多的,影响力也最大。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铜器鉴定专家:王荣琳点评:
大量的造像,主尊能保存下来很难,法器丢失很正常。这尊造型是鎏衣不鎏肉,它主体部分,衣服、帽冠、底座等都是鎏的特别厚,特别到位。它11个头是宝塔形的,这种是用失蜡法做模具,然后用蜡模做陶范,一次成型,手臂和身体之间用削钉铆接。它身体的比例和真人的有所差别,做得不太精确,这是一个老造像的特征。
估价:2.5万元。
❖
【王绍尊《虾蟹图》】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杂项鉴定专家:邓丁三点评:
这种《虾蟹图》从明代徐青藤开始就画了,但徐青藤画得螃蟹跟蜘蛛似的,没有那么写实,齐白石基本三笔,都是大方笔,笔法很简单。齐白石把它画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北京荣宝斋画院教授、书画鉴定专家:李德仁点评:
这两幅画,虽然裱在一起,但是两个作品。很典型的齐白石的风格,如果落款齐白石,可以以假乱真。《虾图》落款为建玲女弟子留念,篆书,方笔,明清时候习惯用圆笔;印章绍尊,右下角印章——白石门人。《蟹图》右边印章为王、绍尊;压脚章——与造物游。王绍尊和齐白石尽管是同一个派系,但他们之间的个性有一定的区别。王绍尊性格比较谦和,他的绘画比较沉静、温和,不像齐白石作品,有一种豪放、张扬的气势。
王绍尊
河北蓟县人。著名画家,篆刻大师,齐白石嫡传弟子,亦有戏剧和音乐方面的专长。曾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山西艺术学院、山西大学艺术系教授。王绍尊的绘画构图简约,意境深远。笔下的鱼、虾、虫、蟹、花卉、蔬果,水墨淋漓,天趣横生,楚楚动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诗思余味无穷。深得白石老人神韵。
估价:10万元
❖
【清光绪·民仿官青花龙纹鼻烟壶】
全国艺术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瓷器鉴定专家:吴锐点评:
从造型看,比较符合清代流行的一种叫棒槌瓶的形制。整个造型比较美,制作工艺比较精湛。龙纹画法完全按照光绪时候绘画,画得生动有力。青花的发色和光绪时期基本一致,这种料是清代晚期比较流行的一种青花料,叫浙料,一般在官窑使用。光绪时期,由于御窑厂里资金跟不上,窑工会到民窑中做一些私制,但他不敢写大清光绪年制这个款,因为落这个款是要杀头的,所有他要区别于民窑的产品,就写了官窑精制或者官窑内造。
估价:8000~15000元
❖
【汉·青铜朱雀灯】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铜器鉴定专家:王荣琳点评:
汉代的动物灯种类繁多,有朱雀灯、玄武灯、龟鹤灯、雁足灯等,都是美轮美奂。这盏灯朱雀的造型头低尾高,翅膀简练,尾巴S型,这种艺术形式,感染力特别强,这种造型非汉莫属。它工艺复杂,属于分段铸造,铆接。上面附着的锈,是我们经常说的红斑绿锈,有的地方有结晶体,有的地方有原铜光,这个灯并不多见,比较独特。估价:15万~20万元。
❖
【清中期·“延年益寿”和田玉佩】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杂项鉴定专家:邓丁三点评:
这样的玉佩在制作的时候,首先看这块玉料的瑕疵;工匠把瑕疵剔除以后,剩下像什么,就做一个什么。玉佩上的璧,一眼看上去,除了中间那个孔是圆的,剩下没有一个孔是圆的,这是古代挖脏去绺的手法造成的一个特点。现在雕刻是画一个图以后,拿高速钻打眼,所有镂空的地方,几乎都是标准圆,这个没有标准圆,大一个小一个,很随意。再一个就是没有硬棱线,一般的来讲都老。现在的人就是拿高速轮盘把大面上一磨,他不用详细地磨,过去不行,这东西得往身上戴,要有硬棱线,丝绸衣服就划花了,衣服也很贵,所以过去打磨得特别周到。
天津市文物局研究员、玉器鉴定专家:施俊点评:
从工艺来讲,刀法惟妙惟肖,尾部的阴刻线是稳丝不乱,这个在清代运用比较多,因为这个时期的雕刻技法非常成熟了。动物的骨骼感特别写实,越写实、越形象的,相对的年代就会越晚。它的包浆,看着特别温润,而且油感成分非常高,它是地地道道的和田玉。白度也是一级白,市场比较少见。
估价:8万元。
周日晚 22:00
黄河电视台《天下寻宝》
和你一起长知识
抖音、快手
搜索《天下寻宝》
只要你有宝贝
快拨打《天下寻宝》
公益鉴宝热线
0351-8302278
1558185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