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是今年执法卷最有可能出现的两个典型案例材料。这两个全国标杆经验,联系着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既是创新又是传承。
一方面,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经验;另一方面,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则是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创新。两者都是行政执法工作现代化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所以国考、四川省考、浙江省考行政执法卷的同学,务必要把这两个案例中的逻辑和考点把握透彻,今天的内容值得你反复学习。首先,要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逻辑考点,需先从两个经验的内容谈起。新时代枫桥经验:这个主题我在前面视频详细讲到过,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典范,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实践。在新时代背景下,枫桥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强调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的主要路径,同时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的“四防并举”为主要手段,为全国竖起来一面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新旗帜”。再看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汲取自传统六尺巷典故,强调礼让、和谐、共治的价值观,通过建立“说事点”平台和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法,实现源头治理和多元共治,有效解决基层矛盾和纠纷。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创新,对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我们来看两个经验的“共性”,这是我们把握基层治理的创新与发展主题的“突破口”。一是都强调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基层治理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托,行政执法工作则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手段。这里面,“枫桥经验”强调在基层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六尺巷工作法”则要求各级基层组织积极挖掘桐城六尺巷典故中的“礼让”精神,将其融入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引导矛盾双方互谅互让,实现矛盾纠纷的妥善化解,同样强调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二是都注重引导群众参与治理。群众的参与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形成“共治”格局,并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实现社会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枫桥经验”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红枫义警”、“枫桥大妈”等群众自治品牌。“六尺巷工作法”则通过推行“村民说事”制度等方式,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以共同解决矛盾纠纷。三是都强调法治思维的运用。法治思维是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只有将法治思维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才能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更加注重法治思维,强调依法治理,将法治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六尺巷工作法”则将六尺巷的“礼让”精神与法治思维相结合,完善村规民约,健全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规行事。那么,如何体现“共性”特征?则需要在落实过程进行“创新”。这里的创新体现在执法方式和执法理念的两个方面,同时又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枫桥经验的核心是“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强调的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参与社会治理,通过民主协商、群众自治等方式解决问题,这种经验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一方面是执法理念上的创新,表现为尊重传统、源头治理、调解优先、群众自治及法治德治结合上,旨在通过多元化、人性化、前瞻性的方式,实质性解决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典型如宜昌西陵区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法院+”多元解纷模式,将“调”与“诉”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同时设置“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有效将矛盾化解在一线,化解在源头。这不但体现了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借鉴和运用,还体现出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对执法理念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执法方式的创新,表现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智能化执法、柔性执法、法治宣传教育和综合执法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创新手段提高了基层治理执法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典型如浙江省绍兴诸暨市首创的“枫桥式”智治执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以数智支撑,通过精准设置功能定位、协同指挥、效能监察、关怀中心、决策分析等五大场景,实现了全网收集、综合研判、执法办案、全链监督、预测预警、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实现行政执法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有效贯通,监督与效能监察紧密联系、功能集成,源头预防与事后服务前延后伸、互补统一。再看六尺巷工作法,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则是借鉴了古代“六尺巷”故事的精神,强调邻里和谐、相互谦让,解决土地边界等纠纷。这种工作法同样是理念与方式的结合,它倡导的是一种和谐的社区治理理念,并且在实践中采用调解、协商等柔性执法方式来处理社区矛盾和纠纷。一方面是执法理念上的创新,因“六尺巷工作法”借鉴了古代“六尺巷”的典故,所以更强调在执法过程中应秉持和谐、礼让的原则。这种理念与传统的以强制力为主的执法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执法理念的人性化、柔性化。典型如山东省莒南县法庭法官程立东利用“六尺巷工作法”调解伤了25年和气的当事人黄某、李某。两家因宅基地使用面试纠纷闹得不可开交,经过实地考查,程立东给出“背靠背”调节法,多次到双方当事人家中进行沟通,用“六尺巷”典故感化、教育双方当事人,最终,村委同意补偿部分款项,被告同意拆除现有院墙并恢复原状,原告也表示不计前嫌,和好如初。另一方面是执法方式的创新,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智慧执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公开透明、预防为主、服务导向和共建共治共享等创新执法方式,来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构建公正、高效、和谐的执法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典型如在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村民们通过“板凳会”的创新形式,成功解决了一条两公里“断头路”的建设难题。这条路涉及40余户村民的山场、田园、菜地等,始终难以实施。在“板凳会”上,村民们坐在一起,听取村干部的讲解和劝说,想到了“六尺巷”的故事,纷纷表示要礼让和谐,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以公开透明、柔性执法、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工程顺利开工。综上我们看到,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均突出了通过群众参与,从源头上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时又提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包括政府、社区、居民、法律工作者等多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两者在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中,形成了经验和特点,这些经验和特点不仅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重要力量。所以备考的同学,一定要重点把握:共建共治共享、德治法治自治、文明执法、柔性执法这几个贯穿两大经验的考点,是基层治理创新与发展必考项。近期直播特别通知:最近很多同学开始了下半年国考省考的准备,但是如何高效的准备申论行测等科目,很多同学没有头绪,自己摸索又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可能还会走不少弯路,导致越考越没信心,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家申论行测备考的科学性,近期每晚我将开直播,结合我多年指导学生选岗经验、申论教学经验和大家交流讨论2025年国考省考申论考察趋势和备考注意事项,需要预约直播的同学可扫我的这个二维码,加微信我发你直播链接:
冲击申论75+,请关注我的《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结合20大和新思想及2024年国考省考最新题型,课程已全部更新至2024年10月,购买请联系我的微信:winwin1948。课程详情点击下面链接:
最新《朱老师申论高阶思维及答题能力精进课程(2025版)》介绍及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