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平知名人士李药园,联络武平的有识之士王绍菖(王艾生)、熊大镕、林绂庭等人发出创办中学的倡议,得到当时的县知事林邦绥的支持。经过多方努力,民国十三年(1924年)八月,经省议会批准成立“武平县立初级中学”,由省库每月拨补助费50元。县政府将县中公产充为校产。 武平县立初级中学 武平县立初级中学成立后,学校设在县城西门考棚(今市民服务中心内),首任校长熊大镕。1949年10月,武平县城解放,11月5日县军管会接管武平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武平中学”。1955年学校更名为“福建省武平第一中学”(简称武平一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武平第一中学校门
李药园名化琦,字宰衡,号药园(1877、12一一1942、10)。例授州同(指朝庭按照定例授予的官爵),曾任武平县总保安团团董,县商会副会长。李药园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家风良好,热心教育,屡行善举,现介绍其二、三事: 李药园非常热心教育事业,与县城的社会贤达、开明绅士、有识之士一起兴学办校。民国三年(1914年),李药园与王绍菖(王艾生)、林绂庭、王广林等10余位热心教育人士一起创办了"武平县城立两等小学校(有初等、高等的完全小学)。民国九年(1920年),李药园担任武平城区公立初级小学董事长。民国十三年(1924年),李药园首先发出倡议,与社会热心教育人士一道筹办"武平县立初级中学"。李药园不但自己热心教育事业,还鼓励其儿子参加兴学办校话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城北李氏家族在李氏家庙开办我县第一所仿欧式的仕诚幼稚园,其长子昌基担任董事长。他撰写了一副对联:“假宗廟而设园,植桂培蘭,基树百年绵祖泽;集幼儿以保教,成材达德,绩垂奕世迈欧风”。此联题写在城北李氏宗祠大门两侧墙上,至今还清淅可见。
红东李氏宗祠 @用相机遇见你 摄
李药园家道殷实宽裕,又宅心仁厚,屡行善举,所做善事枚不胜数,城北李氏族谱将其事迹收入立传,这里仅用一例说明。民国五年(1916年),李药园与本城钟韵涛、钟慕曾一同发起募捐,用于筹建马鞍桥。该桥在县城东北3里外,是当年县城通往长汀、中堡、武东的交通要道。这里原有木桥一座,但不牢固且不耐久,多雨季节常被洪水冲垮且不安全,给沿河两岸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给来往于长汀上杭的客商造成困难。 李药园捐资50光洋并任工程购料兼督工,无分晴雨不辞劳苦每日到场。因当时尚无炸石技术,桥基所需石料只能到赤岗、猪膏岭等地山涧去寻找,所需条石请师傅到武所上岭长窖、三联桃金坑等地开凿,按样制作好后抬至沿河堆放,待丰水期用小筏沿河上溯至东门桥起岸,再由壮工抬运至建桥工地。耗时3年,于民国八年(1919年)初步竣工。后来还有尚未完成的桥面及两边码头等事宜,由李药园单独主持完成。马鞍桥
李药园的家族是读书人家,其五代内的族人有许多取得功名之人。为表明要传承祖辈优良传统的心志,树立好家风,期盼后代能发扬光大,将书香之家世代相传,他在19岁建“药园居”时,便在大门的门楣顶部刻上"家传邺轴"四个字,用心良苦,寓意深刻。因为这个轴字说的是古代竹简用线连成的书卷,邺是说唐朝中唐时期的神童名相、被唐德宗皇帝封为邺县侯的李泌。李药园生子五个,成年的有3个。个个继承了前辈们刻苦读书的传统,学成后在政府中任职。药园居 长子昌基,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北平中央大学,获法学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秘书处荐任处员、内政部警政司科员、行政院物资供应总局秘书、军政部兵工署第五十工厂上校秘书。三子昌楷,中学毕业,武平县政府经征处副主任。四子昌猷,中学毕业,武平县稽征处田赋股主任。李药园有孙子7个,其次孙李志潜美国迈亚密海军学院毕业。1945年9月2日以联络官、翻译官的身份登上了停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美国战列舰,见证了日本投降受降仪式。1946年5月开始,以联络官、翻译官的身份参加了名垂史册的东京大审判。来源:武平客家,文 :李模生、洪炳东,图:李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