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参加工作时的王毅
从不思考「无聊」的问题,王毅说,这是他的处事原则,也是这些年在工作和生活中他身上为什么始终拥有一种「笃定的力量」。
和王毅一样十几年前毕业的那一代学生,大家都怀揣着梦想,期待自己未来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人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在自己专业领域大展拳脚。
「我从小到大都觉得自己和那些优秀的人肯定是有差距的」,王毅回忆起学生时代的他,不管是在校的同学,或是实习单位的同事,都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人,在深感差距的同时,他也不断提醒自己要用优秀的榜样激发自己仍需不断努力,修正自身,尽全力做到更加自律,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十三年前,王毅从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怀着十足的热情加入了航空报国的事业中,成为了一名初出茅庐的结构设计师;十三年后,他以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公司民航工程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研究室室主任和2023-2024年度公司“爱岗敬业标兵”。
这十几年间,他在工作中不断「摸爬滚打」,就像一部手机不断进行了杀毒、清理、充电和优化,现在的他升级了,拥有了满格的电力,继续在公司民航通航事业中发光发热。
在设计师成长的故事里,这是属于王毅的版本。
以下是王毅的讲述。
文 | 吴冬伟
编 | 吴冬伟
图|(除特殊标注外)作者提供
01
长治青年
山西,这片黄土高原上的古老文明聚集地,蕴藏着无尽的人文魅力。长治,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文化遗产颇为丰富,也是蒲松龄的故里,与《聊斋志异》等名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长治地处山西东南部,紧挨着前阵子的网红顶流「晋城」,长治虽在太原、大同、平遥等一众耳熟能详的山西城镇中略显低调,却也散发着温雅含蓄的光彩。
王毅就出生在这里,家乡有句顺口溜是「八面玲珑全是能」,这最能体现长治人勤劳朴实、积极进取的民风。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成长环境也造就了王毅沉稳、进取的性格特点。
自离开家乡后,王毅先后到多个城市求学与工作,但他却把细致内敛、勤劳朴实的「长治性格」带到了他工作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也感染了身边许多人。
沉稳又干练,是王毅给人的第一印象。
初次见面,他留着平头短发,一副文质彬彬的样貌,身着一件平整的蓝色格子衬衫搭配深色牛仔裤,一副黑框眼镜架在鼻梁上,神态看起来略显含蓄却又利落笃定,一个典型的严谨结构设计师形象。2011年,刚毕业的他初到北京工作,「我皮肤比较白,身形不似一般印象中北方汉子那样威猛,身边的人都说我不太像一个山西人或者说北方人,他们都说我更像个南方人。(笑)」
自离开家乡后,王毅先后到多个城市求学与工作,但他却把细致内敛、勤劳朴实的「长治性格」带到了他工作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也感染了身边许多人。
当说起专业技术来,王毅开始滔滔不绝,他认为「设计工作是一项严谨的工作,结构设计更是如此,涉及到建筑安全、造价等等一系列问题」,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可靠」的设计师,在面对业主、施工、审图、监理的提问和质疑时,不是急于应答,而是仔细查看自己的图纸是否有纰漏,核实计算是否正确,才能交出「可靠」的答案。
王毅在每次交出去的图纸前都会不断问自己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否全面统筹了?是否正确了?记得在一个基地设计项目中为了实现建筑效果,确保结构安全,他一次次核对深化图纸,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处,进行了大量计算分析,与施工单位沟通多次,修改多版深化图纸,确保无误后才提交。
做一个「可靠」的结构设计师需要时时事事上心,绝对不能心存侥幸心理,王毅认真地说,「或许这样的想法有些理想化,但想把事做好的确需要如此。」
02
一个i人设计师的
纯粹与热爱
受家庭和成长环境影响,用现在流行的话讲,王毅是个十足的i人(内向的人)。比起追逐「花花世界」,他更加喜欢务实地专注做好每件事,从点滴积累和进步中收获满足。王毅说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太爱说话的时候,可能我的会多些,这也给了我更多独处的时间,尤其是在晚上下班后,办公室里更加安静,我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加心无旁骛,认真做好手中每一件事。」
王毅一直相信在平常的工作中注微小的积累与进步,到了一定的阶段,机会自然就会找上门,个人发展也会有质的飞跃。或许这个想法在当下快速多元发展的社会思潮中显得有些「理想化」,甚至是「俗套」。
但王毅仿佛依然「固执」地这么认为。
工作间隙中的王毅
随着越来越多的AI技术运用到设计制图中,王毅并不反对「偷懒」,但他始终觉得,目前阶段那些智能生成的图纸无法代替作为设计师的精细化思考,很多软件能生成一些东西,即使它是满足规范的,但是很多情况下会暴露出施工起来不合理不方便等问题,在业主看来,这些用机器简单生成的图纸就是需要改进的,只有通过设计师的精细化思考才能够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业主和现场施工的人员能感受出来这个图,与用软件直接生成相比,确实是经过设计人员深思熟虑,结合实际优化过的。」在项目中能够让使用图纸的人感受到每处设计都是被「用心对待」的,是王毅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他骨子里是个热爱专业、乐观纯粹的人。
工作和生活中的王毅,
其实没有太多地去想过
关于「得与失」的问题。
王毅更愿意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嗯,我对待专业还是有热情的,肯定是有热情的」,他认为总是计较得失会让自己很煎熬,他更相信「无心插柳柳成荫」。
但王毅有时也会回过头来反思,「如果仔细去想这些问题,觉得好无聊真的,所以有时候我有意的不去想这些「无聊」的问题,否则会让自己很难受。所以我有时候就干脆不想了,然后发现反而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成就。」
03
那份「笃定」的传递
王毅有时也是一个十足的e人(外向的人),如今的他作为一位结构设计团队的管理者,认为在带领团队和业主施工单位沟通时,有些问题该说的也一定要说出来,一起讨论,要不然工作开展起来也不顺利。
工作之外,他有时也会思考为什么现在的青年设计师突然面对压力,他们会难以适应这样的快节奏,「我就是如此这般十余年间这么忙着过来的」,但他也在试图寻找方法,以管理者和朋友的角色积极尝试与团队中年轻人沟通,更多的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随着结构组里年轻设计师越来越多,和他们多交流,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成为了他在繁忙生产任务之外的重要工作。王毅认为,与年轻人多交流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他们提出一个个问题时,也能帮助自己深入思考寻求更精确的答案,同时也能搞清年轻设计师设计工作中的痛点所在,以后在管理中能更好的规避。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行业也冒出很多新的需求。王毅常常会和青年设计时讲,项目无大小。记得有一次业主提出做一个受力超出常规的设备基础,他尝试将钢骨应用于设备基础中,经过缜密的计算,成功解决了难题。
王毅谈道,「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设备基础,蕴含的创新点依然有很多。设计师需要在工作中,多思考,多求证,才能不断解决一个个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使设计这个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任何问题都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这也是王毅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的。
某次在做一个重点项目的过程中,团队里年轻人压力都很大,在面对项目设计周期和经济性等一系列高要求时,王毅作为项目组「大家长」把每件事都清单化,及时告知设计,让青年设计师们了解项目过程中的来龙去脉,保证了每个设计者把设计理念和要求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让青年设计师们明白结构设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画出几张图,而是还要通过沟通、比较、选择等才能做出一个好的建筑产品,来满足业主和社会的需求。
无论他们能听进去多少,王毅都会说,并且会反复地说,「因为这是青年设计师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伴随着公司民航通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的王毅也由单纯的设计工作向管理角色转变,未来的他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直在探索和求知的路上,在专业技术领域的星辰大海间,王毅永远会为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设计动容。他被身边无数的「小确幸」鼓舞,他也在全力鼓舞着他所热爱的事业。
他想把这份力量传递给大家。
END
追光逐梦 勇攀高峰
2023-2024年度
航空工业建投“爱岗敬业标兵”
「追光者」系列宣传——
本期:
民航工程设计研究院
王毅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