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牢记领袖殷殷嘱托 扛牢“洞庭粮仓”重任

文摘   2024-11-08 15:07   黑龙江  


湖南常德:牢记领袖殷殷嘱托 扛牢“洞庭粮仓”重任
湖南省常德市委

  湖南省常德市是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9个县市区中有8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7个国家粮食大县,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连续20年稳居湖南省第一。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当地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听取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情况介绍,强调“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常德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扛牢“洞庭粮仓”政治责任,千方百计稳面积、增产量、提质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党政同责稳面积,种好“责任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常德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时刻把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强化带头示范。建立“三级联片、四级办点”示范模式,市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联片创建万亩、五千亩、千亩示范片区,建设市县乡村四级示范点2694个,打造了一批万亩产粮乡镇、千亩产粮大村,形成了以点带面、层层推动的良好格局。在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划定港中坪村、向家巷村等5个示范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土地,全面推行“五有五统一”专业化生产模式,大面积种植“常德香米”优质原粮,今年1.1万多亩双季稻完成收割、喜获丰收。
  强化协同发力。坚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将粮食生产列为高质量发展考核重要内容,每年把粮食生产任务细化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到田块,并将完成情况同项目安排、资金倾斜、政策支持挂钩,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保障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
  强化投入保障。在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稻谷目标价格、适度规模经营等种粮财政补贴政策基础上,对办点示范、集中育秧、双季稻种植、土地流转等方面实施以奖代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市财政设立粮食专项奖励资金对示范片区建设进行奖补。同时,完善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耕地增地力,种好“优质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他在常德考察时指出“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常德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严格落实田长制,全面提升耕地保护质量和水平,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饭碗田”。
  严守耕地红线。注重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全市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实行“一张图”管控,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出台加强耕地保护十项措施等制度文件,大力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攻坚和“春苗”行动,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推动“小占补”向“大占补”转变,确保耕地数量只增不减。
  推进耕地恢复。市县两级成立工作专班,扎实开展耕地“非农化”和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专项整治,稳妥推进耕地抛荒图斑、复垦复种治理,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饲则饲。2023年超额完成年度恢复任务,连续两年耕地恢复面积位居湖南省第一。
  提升耕地质量。坚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以上示范片区,把更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大力实施农田地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酸化耕地治理,水田、水浇地等优质耕地占比达83%。
 
科技赋能提效率,种好“高产田”
  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考察时强调,“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常德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选育良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坚持以“常德香米”品种、米粉专用稻为主攻方向,建立水稻主推品种筛选和示范推广长效机制,筛选早、中、晚稻主推品种18个,建成77个标准化集中育秧中心,实现38.3万亩低镉水稻育繁推一体化,推广高档优质稻达310万亩,真正让老百姓“用好种、种好粮”。
  推广良机。近年来,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农业机械成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重要手段。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设备普及,推动全程机械化作业,重点推广机插机抛、机械植保等耕作方式,新型智慧农机装备超过4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4.9%。

  用好良法。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紧紧抓住科技服务这个重点,每年选派1000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提供粮食生产全过程技术服务,让农民用好技术种出优质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耕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60.8%,种粮大户稳定在2.7万户以上、粮食合作社在3000个以上。亿泽水稻专业合作社的90后“新农人”陈帅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关怀,带领家乡人民多种粮、种好粮,今年社会化服务面积增加4000多亩、总面积超过5万亩,合作社也增加了3名年轻社员。围绕打造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先行区目标,开展水稻种植生产全程数字化试点,实现种、管、收全过程信息化作业,着力打造以“数字水稻”为代表的数字农业发展模式。


村民驾驶农机进行翻耕作业。常德市委供图

产业带动拓收益,种好“致富田”
  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考察时强调,“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常德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积极构建粮食全产业链体系,推动从“卖原粮”向“卖品牌”转变,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向产业链前后延伸,鼓励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目前,全市有粮食加工企业1902家,形成“洞庭香米”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粮食加工年产值570亿元。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与粮食生产者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统购统销、代耕代收、技术服务等措施,放大粮食生产集群效应,实现每亩降本30元以上、增收200元以上。
  着力提升粮食价值链。大力实施优质粮油工程,积极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扎实建设鼎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洞庭食品工业园,培育出金健米业、精为天、洞庭春米业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认证数达383个,“常德香米”区域公用品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认证”。
  积极打造粮食供应链。依托全市早中晚稻轮换收储点、临储点,全面加强粮食收储、流通能力建设,着力完善现代仓储物流网络,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实施“湘品出湘、德品出海”工程,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举办“常德香米”深圳发布会,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常德,丰富了中国和世界餐桌。

来源:2024年第11期《党建》杂志


嫩北农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嫩北农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