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决定》每日问答丨怎样理解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

文摘   2024-11-05 22:50   内蒙古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主动应对复杂风险挑战、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科学部署,对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改变灾难推动型的治理方式,主动谋划防控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部署解决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防灾减灾短板的战略性举措,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加强。组建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立起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推进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基本形成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应急管理效能实现质的提升。2018年至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比前5年分别下降80.8%、51.4%,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比前5年下降54.3%。有力应对新冠疫情,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下降,恐怖事件明显减少,我国已成为命案发生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仍很严峻。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自然灾害的极端性也明显增强,强降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时刻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代城市高层建筑、高架道路、地铁、地下管网、化工厂等危险源众多,防大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带来的事故隐患多与本质安全水平低叠加、历史风险累积和新业态新风险叠加的问题也很突出,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安全生产比任何国家都要艰难复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等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频发多发。特别是各种风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加强,随着媒体形态、社会舆论场的巨大变革,公共安全风险传导性更强,任何小事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现阶段我国应急管理事业改革仍处于不断深化过程中,一方面,公共安全无处不在,应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各行业各领域;另一方面,依然存在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力度偏弱、综合性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完善、统一应急指挥调度机制仍需健全、基层应急能力和社会共治体系短板明显等绕不开、躲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

  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要坚持党中央对应急管理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建强各级应急指挥体系,不断打破条块分割、部门独立、地方割裂的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综合管理、综合应对、综合救援、综合保障、综合服务,加强全方位全要素协同联动,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合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来源:新华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刘继泽

第一时间给你最全的满洲里资讯
扫码关注我们吧!


满洲里市融媒体中心
全新媒体服务平台,将传统(广播、电视、报纸)与新生(新媒体、互联网、电子商务)融合,实现多元化媒体的交流互访,为您提供最新的资讯和全方位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