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我在场!

时事   2024-12-11 19:55   江苏  

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

十年国行公祭

每一位走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年轻人

都有自己的答案

是声声不息的接力讲述

是日复一日的志愿服务

是寒来暑往的排队等候……

把民族的苦难铭刻于心,

把和平的愿望付诸于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十周年

江苏新闻广播特别策划:

《走进纪念馆的年轻人》

“二零二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11月3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南京市中华中学的学生们正诵读着《和平宣言》,这是他们在纪念馆的首次彩排。《和平宣言》由诗人冯亦同所作,240个字浓缩着悲壮的历史追溯和庄严的和平祈愿。15岁的高语杉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彩排,早上我一进门就看到有一个雕像,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婴儿。因为是早晨,阳光刚好照在了那位母亲的正面,让人感受到那一段历史是多么的厚重。让我明白了铭记这段历史,未来才能更加光明。”

南京市中华中学学生在学校排练

十年前,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也有一群青少年诵读着《和平宣言》。

2014年的秋天,南京市第一中学接到公祭日领诵任务,作为领诵之一的霍浩辉回忆,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老师播放了《南京南京》电影,带着他们来到纪念馆。“从进门开始,馆长就带着我们去看了很多地方,包括雕像、纪念碑、广场……全程大家都是沉默着,整个团队很安静。本身历史就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这是代表死难者的一次发声。从那之后的排练,不仅是我,整个团队的朗诵状态都变了。”霍浩辉说。

霍浩辉(前排右一)

随着对《和平宣言》的熟悉,少年们逐渐理解了240个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与期许。当77名青少年在公祭仪式现场念出《和平宣言》时,大家发现原来感情的力量可以如同席卷的洪流,那样汹涌、那样沉痛。霍浩辉说:“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幸存者坐在前面,在读的时候我看到老人的眼睛里都有着那种悲伤感。一个老爷爷说‘年轻人’,握着我的手拍了拍,就跟着走了。长大以后,我想当时一定是有太多话想讲,意思可能是说,看着你们现在的后生能替老一辈的人曾经的经历去纪念,很欣慰,非常欣慰。”

霍浩辉(前排左一)


没有国,何来家?曾经的少年正用自己的方式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两年前,霍浩辉从英国留学归来,当年领诵时的那份感情,如同一颗种子伴随他成长,“越是了解历史,越觉得自己的根应该扎在祖国。回国发展,那肯定是对祖国最好的贡献。”霍浩辉说。

这10年,南京青少年代表诵读《和平宣言》已成为国家公祭仪式中不变的环节,它如同“接力棒”在一批批学子中传承。

纪念馆南侧的遇难者名单墙又被称为“哭墙”。在这里,“描新”的笔持续传递。

12月1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上,小学四年级的张颂媛和同学们手握黑笔,认真仔细地为“哭墙”上的名字“描新”。孩子们眼神里满是敬畏与专注。学生张颂媛说:“我刚刚描的是‘郑老三妻子’这个名字,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他们。”

每年,除了遇难者的亲属,还会有社会各界的青年一遍遍为墙上的名字“描新”,聂鹏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还是南京审计大学大一新生的聂鹏主动报名。聂鹏说,半个月时间里,他们身着正装,在寒风中,一笔一划,让逝者的名字更清晰,“我们写得很慢很慢,冻僵的手指难以握紧细挑的笔刷,可我们不敢停下,希望每一笔都能够让这一个个人名被大家看见、铭记。可能也是因为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我感觉到我有着一份天然的使命感。”

聂鹏

不仅连续三年“描新”,聂鹏还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慰问、采访幸存者老人,参与整理《江宁区抗战遗址》《江宁区红色遗址》两本书稿。而加入“描新”队伍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


十年国行公祭,随着年份的变化朗诵学生也在逐年递增。从最初的77人增加到87人,不变的是汹涌而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铿锵回应。

南京市中华中学学生陈梓霖说:“我印象最深刻的这一句话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尾厅结束语墙上也刻着这八个大字,警醒我们应当铭记这段历史。”

南京市中华中学学生易修妍说:“87年后,我们站在这里诵读着《和平宣言》,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把这段历史说给更多人听。”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沈杨、彭迪帆
部分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江苏新闻广播
FM93.7江苏新闻广播:传播资讯,传承文明,传扬正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