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小石磨给我的思绪

文摘   2024-11-03 09:01   北京  

老宅的小石盘


在我的故乡“老宅”里,有一盘石磨,磨盘和底座全部是石头做成的,完好无损,被摆放在小院的中间地段,时时可以看到,是有意识的安排。

石磨不大,是家庭使用式的,为父母的做饭工具,属于我父母的遗物。原来放在父母做饭和就餐的窄小厨房里,方便使用。他们分别离世后,厨房不再被利用,成了堆放杂物的场地,我向家人动议将它移到敞亮的地方,反正它不怕风吹雨淋,更不怕太阳暴晒和天寒地冻。

记得,石磨在我家时日已久,是父母的钟爱之物。他们经常用它研磨粮食,玉米、小麦,有时加上黄豆、花生米,粉状的或者液体的,为自己的早饭和晚饭做准备。两位老人家生活简朴,又非常注意节约,一日三餐多自己打理,还习惯于“喝稀饭”,石磨就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炊饮工具。

老宅院中的石磨


于我的家人而言,石磨留有父母的痕迹和印记,更是他们音容笑貌的见证,给大家的亲切感浓郁、真切,意义确实极为特殊、特别。

也记得,父母参加共产党的队伍之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和生长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少年和青年岁月,没有上过学,带有鲜明的贫苦农民印记和习惯,也因此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走。我的许多思维和行动多受到他们的直接影响,收益匪浅,而且长远。

我每次回到“老宅”,都会找时间在石磨旁边较长时间的小坐,喝茶,聊天,闲思,远眺,怀念父母,增添对家风的理解和协助推行的思虑。

在庭院里,石磨自成一景,无需关照和管理,但却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起到唤醒记忆和增添前进动力的无形作用。

地方档案部门曾有意将石磨予以搜集,作为文物性质予以保管。家人郑重协商后,未予同意,因为让它作为革命文物太过普通,也太单一,难以引起注意和重视;二是在家庭里的教育意义难有其他物件能够替代。

留住石磨,让它现实性地、持续不断地贡献于家风的传承和家庭建设。

明天即将启程离开“老宅”,结束在家乡的此次小住,也结束一个时段的“家庭再教育”历程。

再见,“老宅”;再见,小石磨。

(写于2024年10月19日)


新版“七个葫芦娃”

小院里的“三剑客”

赞迟开但有心意的桂花


















































































































老徐札记
我是徐贻聪,一个退休老头,曾经出任过驻外大使,现在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还是老干部外交笔会理事,喜欢写点小文章,内容包罗万象,想通过此栏会友,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