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220×毕业季第一期回顾|孤独与合群的自洽

教育   2024-04-14 15:41   上海  




当枯败的冬雪被葳蕤草木替代,新一年的毕业季又近在咫尺。告别曾经生活过的校园,一花一木皆留有往日的样貌。FM220毕业季特别系列第一期,就在这三月的末尾拉开序幕。

 

第一期FM220毕业季特别直播的主题是『孤独与合群的自我融洽』,我们邀请到三位毕业生嘉宾,他们分别是来自法学院的廖若晨孟珊蓝,物理学系的胡东升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朋友如同繁星,为我们指引方向,同时给予温暖和支持。从大学四年到走向社会,我们与不同的人不期而遇,也与自己不断和解。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也逐渐领悟到孤独和合群之间的微妙平衡


在这段旅程中,每个人都有着独特而有趣的体会




/ 孤独是大学生的常态 /


廖若晨

进入大学之后,我时常会感觉“朋友”会更像是“搭子”,比如上课搭子、吃饭搭子之类的。


但是总感觉缺少一些像初高中时候特别贴心的朋友。因此可能遇到悲伤和特别难过的事情,我第一时间还是会倾向寻找自己的初高中同学。


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之后,我们需要去学会怎样与孤独和解,处理自己的这种孤独感和失落感


孟珊蓝

我认为朋友大多都是阶段性的,因为你要不断地在路上结交新的朋友,而不是勉强自己去适应已经不同频的人。


孤独既是一种常态,有时也属于一种状态,有的时候就需要从孤独切换到社交的状态,以此来和人沟通。当然其他需要专注力学习的时刻,自己要习惯孤独的状态。


胡东升

我觉得这取决于个人性格。e人而言往往会不断地交朋友,就很少会感觉到孤独。同样的,个性不同导致大家对孤独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好比说i人就更容易享受孤独。


所以说每个人对孤独的定义并不相同




/ 尝试“享受”孤独 /


 廖若晨

孤独的状态,其实能让你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自己。


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你讨厌做什么样的事情,或者说你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都可以在自己与自己相处的状态中探索。忙于学业的时候没有顾及到的自我认知,在孤独的时候就可以慢慢填补,逐渐形成完整的自己。


孟珊蓝

我会尝试自己去消化,比如开车和看书的时候和自己交流、总结一天或者近段时间做的事情,尝试打破以往的旧观念,这就非常有趣。


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练习如何和自己相处。


 胡东升

一个人能不能享受孤独,我觉得视情况而定。


如果你当下需要专注地完成手头上的某件事情,那么虽然你处在孤独的状态,但其实你不会有孤独感。相反,如果是被动地处于孤独状态,比如我想找同学一起出门,结果没有人理我,这个时候我会觉得很难享受孤独。



/ 无效的社交 /


 廖若晨

对我来说真正意义上无效的社交可能反而比较少,因为虽然社交对我来说比较难,但是至少我在每个社交状态中还是能学到一点东西的,所以我并不认为它们是无效社交。


在我的定义下,无效社交可能是这个社交场合没有任何的有效的输出,可能是充斥着寒暄,或者是都是互相吹捧,这种社交会让我觉得特别难熬。


孟珊蓝

我也觉得没有无效社交这一说。人是群居动物,人人都会基于自身需求去社交。


在大家都在讲话的社交场合,哪怕我不熟悉,碰到有意义的事情,我也会下意识地参与到对话当中。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会与不喜欢的人打交道,所以也要学习怎么寒暄一下或者说点场面话,也可以增长一些社交经验。


所以总的来说,正面的或者负面的社交体验都会给你增长一些经验,也就没有无效社交之谈。


胡东升

我可能没有办法做到把所有社交都当作学习的机会,如果真的遇到了自己就是不喜欢的人,我会避而远之、及时止损。


虽然我们e人可能会跟很多人交朋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那种和自己能量场不合的人。或者是加入了一个学生组织,虽然很喜欢这个集体,但是里面确实有自己不喜欢的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我可能会把它定义成无效的社交。



/ 戴上社交面具 /


 廖若晨

对我来说,在面对特别特别亲近的人时,我会展现有点“疯癫”的一面,不过面向一般的社交肯定不能上来就很“疯癫”,所以我还是会展现出比较知性的一面。


进一步来说,我会更倾向于做一个比较好的聆听者


当然如果有人主动来跟我社交的话,我的状态会切换得更自如一点,更靠近平时的我;但如果需要我去主动社交的话,我还是会戴上社交面具。


 孟珊蓝

我本人也会有,如果遇到不熟的人,或者是有很多陌生人的话,我会比较安静,甚至可能不讲话,让别人认为我不好接近。但其实私底下我还是属于话比较多的类型。


我觉得社交面具的出现是因为,在一个互相不熟的情况下,大家都希望给别人一个比较好的印象,也害怕自己会说错话


 胡东升

确实,在不熟悉的人或群体面前,我可能潜意识里就是会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现出来,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自己会犯错误。但是如果跟一些很熟的朋友在一起的话,我可能就是一个很自然、甚至有些“外放”的一个状态。



/ 走向社会,未来在社交上的新尝试 /


 廖若晨

走进社会,大家的生活轨迹发生变化,所以可能会接触到更多新的人。


在我真的步入社会之前,我会回去给自己充充电。社会上的社交是和大学中学阶段的社交有所不同的,而且目前我的想象中社会还是一个比较“恐怖”的地方。可能是因为社交中间会掺杂一些比较不纯粹的东西,比如有利益关系或者是一些社交当中的吹捧。


我们还是要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和更多的人接触,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社交圈里,把自己的状态打开去适应社会上的社交


 孟珊蓝

因为我个人会比较更害怕出错,长大后的社交和在学生时期的社交有很多不同,而且在社会上及工作场合说错话有可能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所以在社交场合上我会先保持沉默,先观察一下大家的状态以及性格,包括一些为人处世的模式


沉默的状态更方便我去观察他人、学习模仿,可以让我以一个最好的状态去面对新朋友,针对不一样的人选择不一样的社交模式。


 胡东升

对于在步入社会以后希望自己在社交方面的改变,首先,根据我的个人体验,中学的很多朋友在大学期间因为几乎不聊天,关系难免会慢慢变淡。但其实总有几个朋友和我一直保持联系,哪怕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年多。


同样,步入社会以后,我希望朋友不要太过于阶段性,能够在步入社会后很长的人生里依旧是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对象。所以我想要延续在大学时对待中学朋友的经验,即便不方便线下见面,也能够在网络上互相关心、保持联系。


除此之外,我希望自己步入社会以后能够努力去减少或者避免无效社交,把自己更多的时间用在自我提升上





参与社交的狂欢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在人群中的独舞亦是一种生活方式。孤独是常态,但也是探索自我和成长的机会;社交时而无效,但也是经验的积累。


每个人对“孤独”与“合群”的定义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自洽的平衡点。当然最重要的,要享受自己的社交状态,做自己人生的主演。




文案 | 刘天宇 黄金羽 韩露白 杜安娜

排版 | 李紫嫣

视觉 | 刘一粟

审核 | 朱逸骏

复旦大学团委学生艺术团
复旦大学团委学生艺术团办公室坚持服务复旦师生,致力于丰富校园生活、展示学生风采和传播优质艺术文化,为校园内艺术人才提供专业支持,搭建广阔平台,不断探索创新突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