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贵,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院副院长,新疆湘科钛基新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自治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自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他和团队成员致力于钛产业工艺、装备、产品等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将公司建设成为了国内首家“钛矿-海绵钛-钛加工材-钛制品”的钛全产业链公司。
12月5日一大早,刘洪贵便来到生产车间里,查看进入冬季后全钛产业废水回收利用系统运行情况。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020年底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全钛产业链的大型民营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刘洪贵看准了发展循环经济机遇,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产品质量、成本、服务等方面确立竞争优势。
刘洪贵说:“我们初步建成的全钛产业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研发,能够解决全行业含盐的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共性问题。项目做成以后,能够对钛产业生产的废水进行分类识别、深度处理和低成本高效资源化利用,实现废水的零排放,解决制约全钛产业链绿色发展共性的问题,缓解重度缺水地区工业用水的紧张局面。”
2021年,在刘洪贵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取得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申请批复,目前利用平台开展了自治区级研发项目三项、市级研发项目四项,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5人、高级工程师近10人。
全钛产业的废水回收利用系统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更新改进,今年也取得了新突破。刘洪贵说:“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对废水的全方位的分析,包括除去相关杂质和分离的相关系统试验,研发出了相关的一些设施,我们希望把智能化、信息化元素整合到整套系统中去,提高整个废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项目成果可以推广到全行业的其他企业,对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源利用和绿色化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公司为湖南五江轻化集团投资设立,累计投资76亿元,成为了国内首家“钛矿-海绵钛-钛加工材-钛制品”的钛全产业链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海绵钛、钛及钛合金铸锭、带材、板材、锻材、棒材、复合材等,涵盖了从钛矿的开采与选矿、海绵钛的生产,到熔铸、锻造、板材加工等多个关键环节,以及全过程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特定的挑战,攻克诸多挑战也成为刘洪贵及其团队工作的努力方向。
刘洪贵说:“通过项目我们把各领域的专业人员有机结合,做到职责分工明确、配合得当,在完成研发课题的同时,提高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和整体水平;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手把手的传帮带以及培训,进一步加强指导等方面,使企业技术人员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的打造和发展壮大,为整个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海绵钛13-16T”倒“U”型还原蒸馏炉成功投产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原蒸馏工艺及装备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行业内领先。
立足于高标准发展钛产业目标,公司在工艺、装备、产品等各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每年将销售收入5%—6%用于研发、安排科研项目20多项。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刘洪贵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信心。
刘洪贵说:“我们围绕打造世界级钛企业的要求,在新疆钛资源的高质化利用、生产工艺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方面积极作为,同时围绕国家和市场的需求,努力使企业整体的技术装备、产品及科研水平达到一流,为整个新疆,为哈密及新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撑。”
目前,哈密市已建成钛及钛合金2万吨、金属镁3.5万吨、工业硅6万吨,随着华钛新材料公司投资建设3万吨钛及钛合金项目于今年年底建成投运,届时哈密将成为全球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生产基地。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玉、郭子毅
编辑|张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