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企业的邀请函,去还是不去?如果答应了,会不会违纪?不去的话,又如何解释?能请公职人员用餐吗,政策允许吗?会否触犯纪法,给企业也带来麻烦?
这些政商交往中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往往伴随着不小的顾虑。
今年9月,广州出台的《广州市政商交往若干场景行为指引及答疑》广受热议,《指引》通过列举政商交往的招商引资和涉企服务、接待就餐、交通用车、差旅住宿、礼品捐赠、对外交流等六大类18个高频场景的“安全区”和“红线”,辅以案例解说和执纪者视角论述,希望能够消除政商交往中的疑虑。
9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1+1》就广州市出台的《指引》,推出了23分钟专题节目,围绕《指引》的实施效果、新型政商关系以及在执纪和追责问责中实行“三个区分开来”等举措内容,为大家详细解读。
主持人: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全面构建亲而清的政商关系,现在是我们对于公务人员和企业打交道的一个总体的方向,但是落实到很多具体的细节上,到底该怎么做?比如说公职人员在和企业家一起的时候,什么饭能吃?什么饭不能吃?什么样的车能坐?什么车不能坐?什么礼物能收?什么礼物不能收?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把握不好就可能会踩“红线”,那么在“红线”和“底线”之上,怎么来画这条“安全线”呢?
近日,广州就出台了首份政商行为的一个指引,也是一个行为的指南。我们来看一看6个方面18类政商交往的常用的场景,包括了吃饭、用车、差旅、住宿、礼品捐赠等等,可以说是事无巨细,“手把手”“接地气”。那么这份《指引》划出了哪些不能碰的“红线”,又给出了什么样的“安全区”?《指引》落实以来的这个执行的效果怎么样?又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关注。
旁白:公职人员和企业家交往能不能一起吃饭?开展涉企服务活动能不能乘坐企业车辆?政府招商引资,能不能和企业互赠纪念礼品?针对政商关系中的一些困惑和疑虑,近日,广州市从6个方面18类政商交往的高频场景,印发了《广州市政商交往若干场景行为指引及答疑(第一批)》。
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投资推广处处长 郭圣洁:《指引》列出了涉企服务、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这本身就体现了实事求是。对商务部门的干部参与符合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惯例的企业活动也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这有效的厘清了政商交往的边界,解决了我们交往的困惑。
旁白:此次广州印发实施的行为指引,分门别类给列出了可以开展事项、禁止事项的正负面清单,不仅涉及接待就餐、交通用车、差旅、住宿、礼品捐赠,还包括对外交流、招商引资与涉企服务等内容。在鼓励支持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同企业交往的同时,也告诉大家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谨慎为?
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投资推广处处长 郭圣洁:比如建立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也多有顾虑。《指引》是明确了这些都是正常的公务,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过推进直通车等机制来更好地服务企业。
旁白:值得一提的是,《指引》对公职人员在与企业交往中的用餐、用车、住宿等问题不搞“一刀切”,确需企业协助安排的保障事项,经事前报告,事后按规定结清费用的,不属于违纪行为。
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投资推广处处长 郭圣洁:不“一刀切”也是这一次《指引》出台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指引》中列出了许多具体的案例,那么通过具体的案例也告诉我们不同的情况如何操作,比如说重点工程的开工和竣工的落成投产等,这些都是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
旁白:《指引》出台后,引发舆论的广泛热议。从8月28号到9月4号,《广州日报》陆续刊发《指引》的相关内容,并邀请政企人士和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行为指引的出台也给企业的相关行为进行了界定。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艳斌:现在让企业,包括政府在交往过程中把这块的一些“红线”“底线”能够真正把握住,然后在交往过程中大家更加自然,更加顺畅,那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旁白:事实上,早在2016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就批准同意《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印发实施,为政商交往定方向、划“红线”,重点着眼规范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与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负责人的交往。相比较八年前,今年出台的《指引》也更加详细和具体。
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投资推广处处长 郭圣洁:相比之前,最大的区别是可操作性极大提高了。《指引》是专门围绕着招商引资和涉企服务的主题设立了篇章,明晰了我们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开展招商引资和涉企服务方面的“安全区”和“雷区”。这对于我们工作指导性是最为直接的。
主持人:怎么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另外,这份《指引》是希望解决当下的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马上来连线负责调研、起草和出台这份《指引》的广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主任王涛。王主任,《指引》的执行效果怎么样?有什么反馈吗?
王涛:《指引》实施以来,应该说时间还不够长,但是反映还是比较好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和欢迎。不少干部反映,《指引》明确了政商交往场景中的一些清晰的行为边界,打消了过去想干事怕出事的一些思想顾虑和包袱,让一群想干事的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干事。那么企业也反映,《指引》给干部大胆地去跟企业进行交往,为企业正常服务,有利于政商交往。总体而言,《指引》进一步释放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鼓励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信号。
主持人:实际上在2016年的时候,广东当时是以正负清单的方式,也公布过关于政商交往的一些指导和准则,那这次为什么进一步的要出台这个《指引》,而且是6大类18个场景写得这么详细。
王涛:《指引》其实是我们对中央和省的有关政商交往,亲清政商关系的一些规定的具体细化和深化。我们在实践中主要有两个考虑,一个是企业所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商交往的场景本身也在不断的丰富,也需要政府更好地向企业提供更加贴心,更加热诚的服务;第二个方面就是政府所需,在实践中,一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对亲清政商交往的原则其实是比较清楚的,但是一放到具体的场景中,对一些具体行为的把握,他们觉得就可能把握不太准和不够清晰了。比如说,在参加一些政企活动中,和企业家能不能一起吃饭?到产业园区,企业提供的车辆能不能坐?政商交往中还有招商引资中,企业赠送一些纪念品能不能收?这些问题在实践中,都一直在困惑着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我们要让公职人员放开手脚,在政商交往中能够大胆作为。《指引》就选择一些具体的场景作为小切口来“破题”,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跟企业交往过程中常见的6大类18个场景做出了一些指引,对一些坚持亲清统一原则的政商交往给予最大支持和保护。
主持人:在“红线”之上再划定这样的一个“安全区”,是为了解决以往曾经出现的哪些现象或者是问题?另外,您觉得这样的一个“安全区”的划定,能不能在未来鼓励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进一步的有所作为?
王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认真落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党风政风是明显好转的。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对纪法政策,有时候也把握不够准确,特别是跟企业家交往中一起吃饭、同坐一台车、一块儿出差等等这些“小问题”,有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一刀切”,导致一些政策规定的可以做的一些行为,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对企业家敬而远之,甚至是拒之门外,影响了(正常的)政商交往。所以,我们以清单的形式划出了这个“安全区”。实际上,就是把一些模糊地带和这个弹性空间,划出了一个清晰的界限,让企业和政府交往中能够把握相关的要求,把握好有关的规定,有利于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企业积极主动地去双向交往,更加健康地交往,能够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积极主动地服务企业。
主持人:您看,即便我们列出了18个场景了,但是依然有可能在未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企业家在交往的过程当中,还会有一些模糊的状态是没有写进这份《指引》里面的,未来假如是有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出现,我们看到《指引》当中也说了,未来在处理的过程当中,可能就要引用党纪当中的“三个区分开来”做规范,那怎么来落实呢?
王涛:“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是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实际上在工作中,还是有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因为对这些纪法规定把握的不够准确,可能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能是一不小心就踩到“红线”。那么我们在监督执纪上就要精准把握、精准执纪,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考虑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利,是有心之过还是无意之失,把握这些要求之后,在工作中就要大胆地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对一些错误,有政策法规该“容”的,就应该坚决的去“容”。同时,也要看到容错不是纪律松绑,在工作中,应该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大胆地鼓励干部担当作为。
主持人:我们知道广州的各类型企业是比较多的,出台这样的一个《指引》,你们是希望向企业释放什么样的信号?或者说希望建立起什么样的新型的政商关系?
王涛:应该说是释放两个明确的信号。一个是《指引》不是纪律松绑,《指引》只有明规矩,没有潜规则。无论是投资、开办企业,还是办理各种行政许可,各种手续,不需要托关系,也不需要走后门。第二个,就是只要合规合法,企业就可以大胆地跟公职人员去进行交往,反映自己的诉求,争取政府能够(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那么最关键的就是把握好“亲”“清”这两个字,我觉得“亲”“清”政商关系就是两个字——“亲”“清”,综合起来讲其实就是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
主持人:好的,谢谢王涛主任。如何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实际上不止是广州。近期以来,很多地方都在出台一些措施,都在做新的尝试,我们可以继续来了解一下。
旁白: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在2016年被提出后,一些地方就出台了相关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旁白(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王国庆):我们在为这些新气象感到高兴的时候,也看到还有不少问题依然严重,比如清而不亲,清白了,清楚了,不亲近了。领导干部对企业敬而远之,怕犯错误,所以就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了。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只要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条件下,那么构建健康的政商关系,借用一句话,就是“永远在路上”。
旁白:为了打造既要亲也要清的政商关系。近年来,各地在出台政商关系负面清单的同时,也推出了不少正面清单。2019年3月,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就出台了《规范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为公职人员与企业家提供一张明白纸。
南京市江东商贸区管委会企业服务部部长 罗炳先:我们跟企业去交往,原来还要掂量一下这个企业,判断一下能不能去。现在我们对照清单来,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到企业去做我们该做的工作。
旁白:正面清单提出公职人员为企业靠前服务,鼓励积极支持部门、园区开展交流活动,了解企业诉求,听取意见建议,公职人员调研企业可以吃工作餐等一系列明确规定,让一些公职人员敢于靠前服务。
建邺区监察委表示,制定这份正面清单,初衷是防止清而不亲,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同时也发布了不可触碰的“红线”。
今年1月,《浙江省亲清政商交往若干行为指引(试行)》则是出台了三份清单,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针对公职人员设立倡导清单,对民营经济人士提出号召。
用正面清单来激励担当,从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监管执法方式、强化涉企法律服务八个方面,规范政商交往高频事项,解决实践中干部想为但怕追责导致不敢为、不愿为的问题,保障公职人员大胆履职,消除不必要的顾虑,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光明正大与企业经营人员打交道。
负面清单从破坏公平竞争,增加企业负担,滥用执法权力,触碰纪法“红线”等八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不准为的范围,既要防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又要防止亲清不分,官商一体。而倡导清单则是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在推进创业创新,诚信合规经营等方面争做示范引领。
主持人:广州这么详细的一个场景式的《指引》,能够给其他的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借鉴呢?我们接下来马上来连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马亮。马教授,实际上这个《指引》出来之后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它里面不仅有规则、有依据,而且还有案例、有场景。你怎么来看这样一个规章制度?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详细?
马亮:我觉得我们要为这样一个行为指引而点赞,也需要更多的政府部门去关注,怎么样去提供类似这样一种的政策解读。像这样一个《指引》可以看到还有一些特点,首先就是清单化,也就是说告诉公务人员,在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之中,你可以做什么,你不可以做什么,你要做什么,怎么去做等等。这样一种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其实是指明了公务人员该怎么样去开展工作;其次的话就是场景化,政商交往的过程中,有很多高频次的场景经常会出现,这个时候把这些场景拿出来,告诉公务人员怎么样去具体操作,“手把手”的指导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就是法治化,应该看到,《指引》围绕着每一个清单和场景,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党内法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让我们的公务人员是心中有数,也敢于向前推进。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份《指引》,其实就像政商交往的“导航系统”,或者说是“葵花宝典”,公务人员在去交往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依据,去随时查阅和去结合开展相关的工作。
主持人:这个《指引》是广州市列的,您觉得它所列出来的这18类的场景,有没有普遍意义,或者说对其他的城市有没有借鉴意义?
马亮:实际上可以看到,这第一批的一些清单和场景还是有普遍意义的。可以看到,政商交往无非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那这些交往涉及到我们讲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实际上是有很强的普遍性的,所以在全国各地去推广,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我也看到一些地区也出台了类似的指南或指引,但是要么可能是语焉不详,告诉你要做什么,但是具体怎么做没说清楚,要么可能就是过于的形式主义或者教条主义。我看有些地方规定说你吃饭只能吃“四菜一汤”,那这样一些规定可能就让公务人员难以去推行了。所以我特别期待一些地区能够“抄作业”,让这个《指引》更加的丰富,让各地都能有一个共同的《指引》。
主持人:那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您觉得为什么,包括广州在内,这么多的省市都在这些年出台这种类似政商交往的行为规范,清单也好或者规则也好,原因是什么?
马亮:我们知道这个政商关系实际上是非常微妙的,无论是对于公务人员还是企业来讲,甚至可以讲是一个高深的学问,不是说这么简单,而且往往是比较敏感的,特别是它往往涉及到很多的纪律问题、法律问题,包括我们讲的问责安全问题,所以公务人员对这样一些交往,是需要去做,但是有时候是心存顾虑,有思想包袱。从企业来讲的话,可能也特别期盼和公务人员有一种正常的交往,帮助去解释相关的政策,帮助去推进相关的工作,所以在这个方面,其实我们特别期待有一个指南、指引,让双方都知道我们的“度”在哪里,我们的界限在哪里,怎么做得更好。
主持人:在这样的《指引》当中,我们不只是画出的是“红线”和“底线”,还画出了一块“安全区”这样的一个做法,对于公务人员和企业分别来说,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马亮:我觉得这样一个“安全区”其实对于公务人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恰恰需要知道的就是“天花板”和“地板”之间,我的空间有多大、我可以做什么、我怎么做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包括如果我出现一些瑕疵,我怎么补救,而不是说出现问题就去问责,或者动辄得咎;对于企业来讲,其实也想知道,就是在跟公务人员打交道的时候,我要注意什么,在拒绝我的时候,可能不是说我的方式有问题,而是可能我没有考虑到他工作面临的制约,所以无论对政还是商来讲,其实都能知道我们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区域、有共识,我们在这样一个工作之中能够有交往的空间。那我认为这样一个《指引》,就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目的。
主持人:除了要划出“安全区”之外,我们要达到这个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这个目标,我们还要做什么才能让公务人员更加的敢于有所作为,也让企业更加的安心,也请您简要的回答一下。
马亮:我觉得非常重要,其实就是给担当作为的公务人员更好的支撑,让他们有信心有勇气有智慧去开展政商交往,更多地为企业服务,包括做更多的政策解读,加强政企的沟通,特别是常态化的政企沟通,在我们的政策决策之中,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声音,包括加强政策反馈。那从企业来讲,我觉得其实这样一个“安全区”的设置,或者说是《指引》,其实也是为企业鼓舞信心,让他们知道其实政府部门是特别关心、关注和服务企业的,也是持续不断地去推动一些制度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企业。
主持人:好的,谢谢马教授。亲是温度,清是边界,这两者对于政商关系来说都很重要,而实际上在他们俩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阀门就是“利”字,只要秉持公心,摒弃私利,再亲,也是安全的。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指引》全文↓↓↓
《雄安早知道》:
推荐阅读
责编:刘师豪
编辑:戴泽鑫
来源:雄观天下RMXA综合
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