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司按照公司和华东大区党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六个专项行动”,聚焦“三强化三提升”,瞄准科技前沿,筑牢创新根基,不断将“产品创新专项行动”推向更深层次、更实成效的新阶段,接续奋斗“第三次创业”。
强化责任监督落实,提升创新动力
上海公司迅速行动,组织召开2024年度“六专行动”启动大会,全面规划并细致部署各项任务,清晰界定职责范围,发布了产品创新专项行动的具体方案及实施清单,制定并签署了《科技目标责任书》,明确专项牵头部门作为“首要责任人”的角色。为确保行动高效推进,实施了“周盘点、月总结、季汇报”的紧密跟踪机制,形成“检查-问题-分析-整改-效果-总结”全过程闭环,整体提升技术交底和复核的执行力度。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创新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上海公司聚焦科技人员技术水平提升,三季度召开了2024年技术复盘总结交流会,集中对近两年的深基坑及高层办公楼工程、原拆原建、美丽家园、加固改造四种类型的典型项目进行经验交流总结。
△ 技术复盘总结交流会
搭建和应用任职资格体系,牵引技术系统员工主动成长、主动提升,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岗位认知,为夯实技术基础管理和激发创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撑。
△ 参编国家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热轧型钢》
截至10月底,成功开展漕溪三村旧改、航空电器厂房等项目技术策划,助力项目优质履约;评审方案125个,其中A类方案9个,B类方案60个,C类方案56个,并加强监督检查,危大方案管理成效明显;参编国家标准一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热轧型钢》,完成公司级课题立项1项,联动大区科技管理部完成上海市工法获评1项,授权专利13项,受理发明专利8项。
强化成果推广应用,提升创新效力
强化校企合作。与同济大学完成合作协议的意向书签订,共建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建科工绿色低碳建筑及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在装配式领域的工程应用或技术研发方面加强新技术、新体系、新产品、新材料推广和落地实施。
△ 与同济大学开展合作交流
打造特色品牌。在康健路341弄7-8号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应用公司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实现优质履约,成功打造“好房子”特色IP,获得CCTV13、CCTV2、人民日报、东方卫视、解放日报等媒体报道。
△ CCTV13报道康健路341弄7-8号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
10月31日,亮相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三旧’变‘三新’,创新为人民”为主题,通过案例展示、场景再现等多种形式的展览内容,系统呈现中建科工在创新产品应用,以及“好城区、好社区、好房子”建设工作中的优秀案例和先进做法。
△ 亮相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
拓宽第三曲线。公司和华东大区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在上海广泛应用。在上海虹口区投资、建设、运营超级充电示范站,推动绿色出行、缓解充电焦虑。上海临港奉贤园区C10-05地块项目AGV停车系统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项目开工建设,提供高效停车方案,提高城市交通智慧化水平。在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落地乡村宜居房样板示范,为乡村居民提供既美观又实用的居住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文来等学校应用声学特色智慧教室产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在虹口区南何支线入口驿站项目应用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体系,提高施工效率与建筑质量,实现建筑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城市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 乡村宜居房
△ 虹口区超级充电示范站
△ 临港AVG车库
△ 声学特色智慧教室
△ 虹口区南何支线入口驿站
上海公司将聚焦价值创造
以“产品创新专项行动”为抓手
践行新发展理念
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上海公司
编辑:李文博、李明目
初审:高 猛、郝松炎、张龙飞、王晓宇
复审:杜慧伟、毛治军、李可军、陈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