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anastasiou、张湖月、杨颂|顶刊论文:完善双边平台的争议解决:恶意评价和勒索

文摘   2024-11-12 23:42   美国  


点击上方蓝字HKUCCL关注我们~


Improving Dispute Resolution in Two-Sided Platforms: The Case of Review Blackmail



编者按:
2023年1月,张湖月、Yiangos Papanastasiou、杨颂的合著文章在国际顶级的商学期刊《Management Science》发表。现特附上文章简要,以飨读者。


作者介绍‍‍


  • Yiangos Papanastasiou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副教授
  • 张湖月 (Angela Zhang)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黄乾亨中国法研究中心主任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
  • 杨颂 (Alex Yang)
    伦敦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


新文简要

2017年3月,某淘宝店主收到了一条奇怪的“差评”,无论是提出退款退货,还是凭票报销维修费用等各种解决方案,买家都不接受。一番沟通后,买家索要8888元“补偿”。考虑到被“差评”的是店里“爆款”,担心其对销量有影响,无奈之下店主只能息事宁人。

这绝非个案。2018 年,淘宝举行了一系列的公开听证会,很多商家抱怨每天必须分配大量资源来应对“恶意差评”。由于平台处理相关投诉需要2-3个工作日,期间“恶意差评”仍在网页上展示,可能极大损害店铺的声誉和销售,商家往往选择支付赎金。

为了合理保障商家权益,淘宝新上线了“金箍棒”功能。商家可以绕过平台,自行删除“恶意评价”,平台主要负责事后审查与监督。2018年,“金箍棒”共保护近9.3万商家,累计保护约515万订单。

可见,处理卖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是双边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在涉及恶意评论和勒索的争议时,平台可能采用不同的争议解决机制——那究竟孰优孰劣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的作者们设计了一个卖家和(潜在恶意)消费者之间的博弈论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卖家考虑了消费者评论对其未来收入的影响。意识到这一点,恶意消费者可能会通过购买产品、发表负面评论、要求赎金来勒索卖家。如果没有适当的争议解决机制,恶意消费者的存在会使卖家利润大幅下降,尤其是在产品质量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

在标准的集中式争议解决机制下,卖家可以向平台举报恶意评论,再由平台判断是否予以删除。这种机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效率,但要求平台的判断速度非常快,且高度准确。一个更去中心化的机制允许卖家自行删除评论,再由平台对不当删除进行事后处罚。这种机制不仅非常有效,同时几乎完全不需要平台作出快速判断。

本文结果表明,如果实施得当,权力下放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争议解决方法。

阅读原文

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forum.com; 跨学科和全球研究的全球学术平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史、亚洲史、全球史;全球政经与社会;中外文学、世界文学;全球城市和城市研究;文化与媒介研究;中外哲学、世界哲学;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