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森:在中国作协十届四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政务   2024-11-21 11:00   湖南  

在中国作协十届四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张宏森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十届四次全委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中国作协十届三次全委会以来的工作,部署明年重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奋力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学力量。


受中国作协书记处委托,现在,我向会议报告中国作协十届三次全委会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践行“两个维护”


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作协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刻把握党中央对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推进新时代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文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取得新成效。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周年。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号召。中国作协把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坚持宣传宣讲、理论阐释、创作实践一体推进,在文学界形成持久浓厚的学习热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发展实效。与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广电总台、中国文联共同召开文艺界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在《求是》《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识古今之变 展时代气象》《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共同描绘新时代文学光辉图景》等一系列理论文章,向文学界发出有力号召和动员部署。与中国文联、中央广电总台联合拍摄《党领导的百年文艺》纪录片、《放歌新时代》专题片,与新华社联合推出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深扎”系列访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新时代文学成就展”“‘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文艺报》、中国作家网等所属报刊社网推出一系列综述报道和理论评论文章,全面展示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文学活动缤纷活跃、文学公共服务春风化雨的十年发展面貌。将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相贯通,聚焦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把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各类培训班、研讨班主干课程,分批次举办中青年作家、网络作家、少数民族作家、基层作家、新会员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培训。注重工作谋划统筹与力量整合,加强对文学创作规律、文学组织工作规律的研究探索,积极应对时代之变,不断健全完善文学事业发展新机制新举措,充分激发文学领域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铸就新时代文学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阔图景。


“两个计划”效应凸显,渐成气象。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组织实施“两个计划”作为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点任务、推动出作品出人才的重要举措,不断向纵深拓展。一年来,中国作协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实施“名刊名社”拓展计划、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增强改稿力量、加大宣传力度等多种举措,推动“两个计划”不断拓展、深化。各级作协组织、各重点文艺期刊和出版社广泛参与、协同联动,广大作家积极响应、热情投入,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气象的文学精品接续涌现,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截至目前,“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已出版13部作品,6部作品已签订40项版权输出合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已评审发布4期共62个支持项目,其中已出版、发表作品48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扬帆计划”已助推30多部入选作品与海外出版社签订了100多项版权输出合同,覆盖26个语种,并集体亮相2023年法兰克福书展和2024年巴黎图书节。“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助力51部入选作品亮相平遥国际电影展进行推介,受到业界关注。“两个计划”深度联动多领域的文学力量,有效激活文学活力与能量,为优秀作品持续涌现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


助力湖南打造“清溪文学村庄”,形成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新经验。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作协依托周立波《山乡巨变》创作背景地独有文学资源,会同湖南各方力量共同打造清溪文学村庄。制定《中国作家协会助力湖南益阳清溪村打造“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村庄发展规划(2024—2026年)》,以文破题,擦亮“文学村庄”名片,努力建成中国文学成就的展示窗口、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特色项目和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平台。加强作家书屋建设,常态化邀请知名作家开展“文约清溪”活动。丰富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馆藏,目前入藏图书已超过6.2万册,并开设“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中国现当代文学成就展。以文促旅,努力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文学+”年华、文学市集、清溪文学电影展映周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打卡”,清溪村文化旅游热度持续提升,呈现出人气高、收入高、文化水平高的新变化。拓展推广清溪经验,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加强对甘肃省临潭县对口帮扶工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山水临潭、文化临潭文旅品牌的含金量、影响力和吸引力。支持“文学之乡”发展建设,引导各级作协组织和广大作家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积极融入乡村全面振兴伟大实践,与广大人民共同执笔绘制新时代乡村美丽画卷。


汇聚多方合力,推动新时代优秀儿歌创作传播。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办推动新时代儿歌创作出版传播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认真研究新时代儿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儿歌的传统传播和现代传播之间的差异,发动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出版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让优秀儿歌不断涌现并能在孩子们中间传得开、留得住。组织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开展重点创作,举办精选新儿歌发布和诵读活动,扩大优秀儿歌的传播面和影响力。加强与教育界、音乐界合作,与儿童文学相关刊物、出版社、融媒体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助推优质内容多渠道传播,共同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新时代儿童文学发展新生态。


二、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开辟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中国作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完善文学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文学工作组织化水平,文学界的系统性力量更加凝聚,文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高标准组织文学评奖颁奖,“中国文学盛典”品牌更富内涵。去年11月19日,我们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乌镇成功举办“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文学颁奖典礼与舞台表演相结合,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文学,以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制作展现出文学的巨大魅力,通过卫视、互联网平台直播等进行全媒体呈现,为广大作家和亿万读者创造了意蕴深厚、温馨美好、精彩纷呈的“文学之夜”,激励广大作家潜心创作、攀登高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渴望踏进文学殿堂的人。同步举办“茅盾文学周”,开展240场现场表演,沿街设置文学作品“朗读亭”,组织作家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创新载体、惠及群众,使文学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延伸拓展。文学盛典系列活动期间,乌镇形成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学场”,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为文学驻足,观赏一场演出,朗读一段文字,扮演一个文学人物,参与一场文学对话,这种沉浸式、氛围感让大家感到文学就在身边,中国文学盛典是文学的节日、人民的节日。


经过中国作协、国家民委和广西方面的共同努力、悉心筹备,“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将于明晚拉开帷幕。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评选,强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主线,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评选出能够代表四年来民族文学创作成就的优秀作品。评委们坚持评奖标准和原则,秉持公心、认真研读,评出了25部作品和5位译者。这些获奖作品和译者彰显了新时代民族文学新成果,向各族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文学答卷。评奖工作中,我们也收获了推动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经验。民族文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来展开,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深刻把握中华一体与民族多元的关系。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建立总体性视野,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整体发展中认识各民族历史文化,辩证把握“民族特色”,坚持共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既讲民族性,更讲时代性、中国性、世界性。鼓励各民族作家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观照历史和现实,书写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改进创作组织引导方式,以文学精品力作展现时代精神风貌。不断提高重点文学创作规划组织水平,扶持43项重点作品创作选题、29项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创作选题、40项网络文学重点作品创作选题,不断推动文学创作在观念、内容和形式上守正创新,推出一批具有时代奋进精神、展现时代宏大气象的文学精品力作。《诗刊》全新改版,突出强调诗歌的人民性和时代感,实现办刊理念、内容质量、刊物面貌的整体性提升。各文学报刊社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以推出优秀文学作品为着力点,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打造文学人才富集新高地,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文学能见度,在文学出版、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紧扣新时代文学面临的新形势新课题,增强文学理论评论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前瞻性,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创作繁荣。举办“绿风诗会”,深入探讨新诗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诗歌领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举办“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引导新时代文学弘扬中国乡土文学优良传统,积极融入乡村全面振兴伟大实践,更好地书写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进一步繁荣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充分发挥《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作家网等文学评论阵地作用,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热点文学现象和新人新作的研究评论,推出一系列有分量有价值有高度的评论文章和研究成果。聘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十一届客座研究员,与高校共建“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壮大理论评论人才队伍。参与举办北京文化论坛“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敦煌文博会“敦煌文化的文学表达”分论坛,推动文学创作研究,扩展文化视野,融入文化产业。持续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与各地作协共建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搭建深扎平台,鼓励广大作家走出书斋,走向广阔人民生活,获取文学创作丰沛的源头活水。


主动融入现代传播格局,释放文学的广谱能量。今年以来,《繁花》《我的阿勒泰》等由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激发文化、旅游、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效应,彰显出文学作品深邃广泛的价值潜力。《人民文学》和《收获》相继联手“与辉同行”扩大发行,利用“好平台”输出“好内容”,取得可喜成绩,增强文学信心。发布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和《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推动网络文学创作和IP改编精品化发展。“网络文学IP微短剧创作扶持项目”推选50部作品。网络文学不断创新产业路径,微短剧等新业态迅猛发展,海外传播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不断深化与国家广电总局以及影视机构、互联网平台、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推动文学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相融相生,激发文化产业活力。与芒果TV联合举办“新芒文学计划”征文大赛,向上海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中国电视剧大会、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等推荐文学转化影视重点作品数百部,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举办“北影大讲堂”名家对谈系列活动,举办多场影视转化推介会,发布《2023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努力推动“好本”向“好片”“好剧”转化。文学新业态不断生成,文学消费新场景不断构建,文学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基础性、引领性、标识性的动能充分彰显。


提升公共文学服务水平,营造全社会良好文学氛围。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文学志愿服务工作路径,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有效覆盖,健全公共文学服务体系。举办“书香中国·悦读文学”第二届全民阅读季,开展全民阅读名家交流会,深入多地举办中国作家文学周,开展“百名作家进百校”活动,组织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走进乡村、企业、社区、校园等,与社会生活深入对接,推动更多文学佳作“飞入寻常百姓家”,营造浓厚书香氛围,厚植人文土壤。组织“著作权保护与开发主题月”活动,全面提升广大作家维权意识与能力。中国现代文学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系统提升了馆藏、研究、展览与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全国文学馆联盟作用,深化各地文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各级文学馆成为社会文化生活新空间。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召开常务理事会暨文学报刊与“新时代文学”主题研讨会,不断探索文学期刊发展新路径。


打造“国际青春诗会”品牌,推动中外文学交流更加有力有效。充分发挥文学界的国际交往能力和民间交往优势,与浙江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邀请金砖十国70多位诗人齐聚中国,开展学术对话、诗歌朗诵会、同写一首诗、文化参访等一系列文学活动,以沉浸式文学与文化之旅,增进不同国家诗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在国际诗歌界、海内外媒体引发关注。诗人们在相聚与交流中,充分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充分感受中国社会的发展,深入交流对文学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彼此启发、促进共识。诗会的重要成果诗集《青春,如风有信》在今年法兰克福书展首发。这是中国作协创造性地开展国际人文交流的一次成功实践,对于推动金砖国家人文合作走深走实、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深度参与国际人文交流对话,与法国、美国、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波黑、塞尔维亚、阿根廷、智利、英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作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学交流,邀请12位汉学家参加“走读中国·走进大美新疆”活动,增进理解、深化友谊。举办“扬帆计划”文学沙龙、“一带一路”主题文学创作研讨会,设立中国作家协会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成都),继续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设“中国作家馆”,扩大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中国作家风貌和中国文学成就。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新资助项目41个,新增落地出版26部作品,继续支持优秀文学作品走出去。“网文出海”成效显著,海外活跃用户达到2.3亿,网络文学IP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元,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三、紧扣“做人的工作”夯实事业基础,作家队伍精神振奋


一年来,中国作协坚持“开门办作协”理念,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与抓环境相贯通,着力加强对文学新力量的发现培养,带动各级作协组织创新开展作家活动周,暖人心、聚人心,努力建设温馨和谐的“作家之家”,引领广大作家勇担使命、团结奋进。


青年作家自信自强、志存高远,展现出“强国一代”的精神面貌。与共青团中央共同召开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373名青年作家代表参加会议。这是对青年作家创作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阅,是新一代青年作家的集体亮相。近年来,广大青年作家牢记“国之大者”、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勇于探索、潜心创造,创作出一大批深具人民情怀、彰显时代气象的优秀作品,正在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的生力军、主力军。青创会上,各位代表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会议,真诚交流创作经验体会,热心提出对文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大家讲政治、鼓士气,讲团结、树正气,把文学界的新变化新气象,把青年作家的新面貌和新风采带到了会上。这一代青年作家既有守正的自觉,又充满生气勃勃的活力,展现着意气风发、蓬勃向上、温暖明亮的精神气质,彰显出文学界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


作家队伍不断壮大、活力迸发,“文学一家人”凝聚起事业发展强劲动力。精心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会员结构不断优化,新文学群体以及影视编剧、文学翻译、出版等各行业文学人才入会积极性不断提升。以“做人民的学生”为主题,组织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走进浙江台州,进一步增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动性自觉性。与中国科协共同举办“《哥德巴赫猜想》之后——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邀请科幻科普作家与科学家开展系列研讨互动,建立科学家、作家日常联络机制,实施科学文学共创计划,聚焦现代科技前沿,推动科学与文学共助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作家队伍培训,鲁迅文学院举办中青年作家高研班、文学编辑培训班、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等,加强与高等院校、各地作协的合作,不断丰富办学形式、提升办学质量,为作家成长成才铺路架桥,培育壮大中国文学有生力量。


各民族作家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继续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扶持项目,举办文化润疆作家培训班、西藏作家培训班以及各民族作家和翻译家培训班,进一步夯实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人才基础。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与边疆民族地区文学创作”座谈会、“文学援藏”联席工作会议,巩固深化十九省市“文化润疆”文学工程联席会议成果,系统化、长期性推进文化润疆、文学援藏、文润北疆工作,各民族作家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情感相亲、互学互鉴,以优秀文学作品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心基础。


残疾人优秀作家不断涌现,传递出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量。残疾人文化事业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所在。这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事业的重要责任。今年以来,中国作协与中国残联达成共识,以务实举措推动残疾人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共有10位残疾人作家成为中国作协会员。举办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残疾人作家克服各种困难,全部顺利完成学业。所属报刊社网以专刊专辑等形式,推出了一批残疾人作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展现了对困境的抗争、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鼓舞更多的人勇敢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正是文学力量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港澳台作家积极融入中国文学大家庭,画出文学最大同心圆。“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邀请43位港澳作家“回家”,与内地同行开展一系列形式新颖、意蕴丰富的文学交流对话,增强港澳作家“中华大家庭”和“文学一家人”的身份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海峡论坛首次设立文学主题板块,中国作协与福建省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140多位两岸作家、青年围绕中华文化与文学创作展开交流。在中国作协大力支持下,香港文学馆建成开馆并举办“南来作家手迹遗物展——走进文学时光的卷轴”特展和系列文化讲座,吸引大众感受文学前辈的家国情怀。与澳门科学馆共同举办第二届“悦读科幻之美”科幻文学讲堂,增进文化亲近感和认知度。鲁迅文学院常态化招收港澳作家学员进入高研班学习。大湾区文学活动蓬勃活跃,粤港澳文学融合发展形成新格局。港澳台作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深入了解祖国各地社会生活变迁,增进认同、促进团结。


一年来,我们还先后举办屠岸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贺敬之创作85年座谈会,与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柳青《在旷野里》出版座谈会”,在丁玲、巴金诞辰120周年之际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用心用情组织对老作家老同志的走访慰问,加大对困难作家的帮扶力度。制定有重要影响力作家大病补贴制度,充分体现作协组织的人文关怀。营造尊崇文学、礼敬前辈的良好氛围,引领广大作家弘扬传统、开创未来,共同绘就新时代文学光辉图景。


四、提升组织水平,发挥群团优势,全国文学工作一盘棋工作格局不断巩固


中国作协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文学事业的长足进展,离不开各团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一年来,各团体会员单位聚焦精品力作创作出版,紧扣“做人的工作”,做了大量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工作,文学事业蓬勃活跃,人民群众文学生活丰富多彩。


加强作协组织自身建设,作家队伍团结凝聚。宁夏作协、浙江作协、青海作协、北京作协、山东作协、贵州作协、河北作协、安徽作协先后完成换届工作,产生新一届主席团,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山西作协、福建作协、江西作协、广东作协、云南作协正在紧锣密鼓筹备换届工作。广西作协今年实现提级升格,调整为单独建制单位,开启广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新篇章。省级作协换届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要深刻领会党领导文学事业的重大意义,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为文学事业担当尽责、热情奉献。


一年来,各团体会员单位在联络和服务作家、发现和培养新力量方面持续用力,广泛开展作家活动周、新会员培训、基层文学工作者培训、重点选题创作改稿班,推出签约作家、名家工作坊、文学青年培养计划等创新性工作机制,举办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代表大会、长三角青年作家创作大会、兵团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扬子江青年批评家论坛以及形式多样的青年作家和网络作家座谈会,使作协组织真正成为广大作家成长成才的平台,成为广大作家信任、眷恋的家园。


强化文学精品激励机制,营造文学创新发展格局。各团体会员单位积极对接中国作协“两个计划”,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使“两个计划”能够向社会各领域拓展,向基层延伸,召唤起更为广泛的文学力量。发扬传统优势,结合时代特点,推出一系列精品创作计划,打造“津派文学”品牌、“齐鲁文艺高峰计划”、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家深扎创作、“湖湘历史文化名人长篇小说”创作工程、辽宁“火车头”创作计划等工作扎实推进,内蒙古作协、吉林作协、甘肃作协、延边作协等积极推进生态文学创作,四川作协围绕科幻文学创作持续发力,海南作协用心做好“海洋文学”大文章,各行业作协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抓好重点创作,挖掘本行业本领域文学潜力。越来越多的地区出台优秀原创文学作品扶持激励办法、文学人才引进和资助办法,充分调动广大作家创作积极性,帮助广大作家登上更大舞台、走进更多读者视野。


提升文学活动质量,有效助力各地文化建设。各团体会员单位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宣传推广优秀作家作品、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升文旅内涵作出积极贡献。积极构筑公共文学空间,浙江文学馆、广东文学馆、重庆文学会客厅、山西文学博物馆、内蒙古文学馆等陆续建成开放,并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成为文学生活综合体,丰富了文学的“打开方式”。依托各地优势资源擦亮文学活动品牌,北京十月文学月、黑龙江冰雪文学周、福建霞浦海洋诗会、江西谷雨诗歌朗诵会、长江文化艺术大汇、青海文学笔会等文学活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各地广泛开展文学志愿服务,书香河南·文学名家大讲堂、陕西“乡村图书馆计划”、云南“中国农民诗会·楚雄现场”等活动积极推动文学助力乡村振兴,让优质文学资源直达基层,有效助力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


增强整体性协同性,文学合作交流机制更活、平台更大。各团体会员单位进一步增强“全国文学工作一盘棋”意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携手共进。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中国作协重点项目和重要活动,使文学工作呈现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广泛联合宣传文化部门、出版界、高校、媒体、互联网平台等社会力量共同投入文学活动。在北京文化论坛、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敦煌文博会、海峡论坛、上海书展等重要平台,文学已经成为重要板块,各地作协是重要的组织力量。一年来,各地作协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上下联动、区域联合,有效推进区域文学交流合作。河北举办京津冀网络文学协同发展研讨班,山东持续深化沿黄九省区作协合作机制,重庆推动成立西南文学联盟,“长三角·大湾区文学周”联动江南与岭南,文化润疆、文学援藏形成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在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上,互相助力、彼此激发,提升工作成效,增进文学感情,营造了文学界携手共进的良好氛围,推动构建整体发展新格局。


各位委员、同志们,一年来,中国作协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创新发展、活力迸发,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崭新气象,新时代文学的天地更加广阔。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各位委员认真履职、文学界全体同仁共同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国作协书记处,对各位委员、各级作协组织、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以及关心支持文学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当前文学事业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还有不相匹配的短板弱项。比如精品力作仍不够多,有的作品思想开掘还不够深,对于迅速变化的生活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解,推动新时代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仍是需要攻克的重大课题,培养青年文学人才、打造文学新力量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新时代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存在思维固化和路径依赖问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本领还不够强,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是文学界要面对的新型课题,等等。这些困难和短板,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推动解决。


五、提高政治站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全面系统部署,赋予文学新的使命。我们要深刻领悟、倍加珍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深刻把握文学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在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把推动文学事业发展与正在开展的中央巡视中国作协党组工作结合起来,全力配合完成好各项任务,巩固运用好巡视成果,促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明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作协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谋划,抓好工作落实。


——深化理论武装,在“学”和“用”上下功夫。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文化理论观点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又是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理解也必须随着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推进不断深化。要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学领域的生动实践。要把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洞察时代之变、把握时代机遇,深化作协系统体制机制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把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抓好“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任务落实、提前谋划“十五五”规划结合起来,紧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瓶颈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听取四面八方的意见,总结好工作经验,精准研判问题矛盾,形成开创性、突破性的改革举措。要把理论学习与担当作为结合起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敢于迎难而上,使作协工作跟上改革步伐、时代要求,使文学事业蓬勃发展、活力奔涌。


——围绕出作品出人才,在“深”和“新”上下功夫。要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学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提高文学原创能力,改进文学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国文学的新高峰。“两个计划”、重点作品扶持、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等创作扶持工作举措实施以来,取得丰硕成果,形成有效经验,成为出作品出人才的有力抓手。这些日益成熟的思路和举措,也会逐渐带来一些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要重视对已推出成果的检视、沉淀、转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进革故鼎新。推出新作品时要有意识地拓展题材、样式、语言、风格,有力表达时代发展的新内容、新经验。要结合今年“两个计划”推进会部署要求,与各出版单位形成更为密切、深入的合作,探索更加新颖、有效的合作方式,使“两个计划”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要处理好扎实深入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在“深”的基础上主动创新,在“新”的追求中不断深化工作成效,使这些长期性的工作持续发挥作用,成为新人、新作品、新风格、新业态的展示场景。创作的繁荣离不开理论的引导。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文艺民主,切实推动文学理论评论在“深”和“新”上出成果,使理论评论的深厚积累与新的文学现场、新的文学命题发生更为有效的反应,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学理论评论体系,特别是网络文学等新文学样式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推动创作繁荣。


——聚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专”和“广”上下功夫。作协组织是专业性人民团体,我们拥有大量专业文学报刊社网、文学院、文学馆,拥有一支专业文学人才队伍,推动事业发展具有深厚基础和专业支撑。面对时代新变,我们既要不断强化文学工作的专业性,坚守文学根本,尊重文学规律,同时也要有积极参与新事物的热情,有主动求变应变的能力,把我们的工作优势发挥出来,把文学的“母本”作用释放出来。文学报刊要在提高内容质量的基础上,克服惯性依赖、守成心态,加强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大力拓展发行渠道、提升发行量,主动寻找读者、走进读者。作家培训工作要把握作家队伍新特点,回应作家新需求,不断拓展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要树立宽阔的文学视野,拥抱新变化、研究新规律、树立新观念,促进文学与科技、文旅的融合发展,促进优秀文学作品的多形态转化,不断拓展文学的新场域,提升文学的影响力,在涵养文化生态、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作用,把文学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学发展优势。


——推动跨界携手,在“拓”和“联”上下功夫。文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支持。近年来,我们坚持“开门办作协”,与很多单位形成密切合作,共同举办了很多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共同推出了很多有力有效的举措,使文学与社会各领域、与人民生活的联系更加广泛密切。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单位部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对接,巩固深化已有成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在举办中国文学盛典、开展作家活动周、青年作家成长成才培养、文学助力乡村振兴、文学作品影视转化以及民族文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生态文学等各文学门类的繁荣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要强化作协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推进《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处关于密切联系服务广大作家和基层文学组织的意见》落地生效,加强中国作协与各团体会员单位之间、基层作协之间的联动。全国文学报刊联盟、文学馆联盟、文学院联盟、区域文学联盟要更好发挥作用,建立畅通的合作机制,在关键时刻和重点活动上能够联手联动。要树立“大文学观念”。当前,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样貌,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情感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找到作协工作、文学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契合点,特别是要关注云计算、数字阅读、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具有新质生产力要素、同时也对文学形成极大挑战的领域,积极尝试、相互借力,使“变量”成为“增量”。


——紧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进”和“出”上下功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深化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性更加彰显。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坚持胸怀天下、秉持开放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举办国际青春诗会、国际网络文学周、中外文学论坛、翻译家汉学家研讨会、“扬帆计划”文学沙龙等活动,把更多世界知名作家、青年作家“请进来”,把更多优秀作品“引进来”,与中国作家、读者进行深入交流。要大力发挥各出版社的资源优势、人脉优势,信息互通、工作互助,充分利用国际书展、作家来访、作品签约等契机开展文学交流。要拓展渠道、搭建平台,努力把优秀作家作品“推出去”,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出去”。建强“一带一路”文学联盟,抓好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实施,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办好《人民文学》外文版,精心策划作家出访活动,着力提升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要抓住“网文出海”势头强劲的有利契机,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重点文学网站的沟通,在创作上推动精品化、主流化,在传播上推动多样化、规模化,推动优质文学IP在世界舞台上释放更大能量,在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各位委员、同志们,中国式现代化前程远大,文化强国建设目标鼓舞人心,新时代文学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擎党的文化旗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铸就新的辉煌!


来源:中国作家网



END

实习编辑 | 王博雯

       一审 | 施俊杰

       二审 | 陈   薇

       三审 | 蒋蒲英




湖南文联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的,由湖南省各文学艺术家协会、各市州文联、省企(事)业文联和全省性的行业文联所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湖南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