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社 | 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和实践密不可分

科技   2024-11-11 20:03   上海  

编者按



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兴趣爱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我校将学生社团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形成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文化体育、文化艺术、自律互助等类型多元的发展格局,持续探索以专业社团建设融入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机制。我们将从今日起,推出“学生社团赋能成长”专栏,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做强专业社团,引领专业建设。

学校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社团全面融入三全育人,校准社团发展“定盘星”;立足学科特色,搭建学生成长“大舞台”;聚焦竞赛育人,厚植人才培养“新沃土”;培育精品社团,打造品牌示范“金名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生社团上深耕细作,进一步提升思政引领力,持续打好赋能成长组合拳,激活社团育人新动能,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我们深入学校创新创业社,与社团指导老师陈蓓蕾、社长周兴乐、社员韩雯等进行了访谈交流,实地感知这个“明星社团”背后的故事与魅力。




一、“把学生的作业变成作品,

进而把作品转换为产品”




社长周兴乐是一名憨厚的退役军人。据说在之前的一场创业路演活动中,周兴乐磕磕绊绊表达不清,最终半途而废。如今的他,一扫前期的青涩稚嫩,青春洋溢中彰显自信从容,经常活跃在校园内外很多大型活动舞台。他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职教赛道国赛铜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金、铜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职教赛道上海赛区市赛三银奖一铜奖,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市赛铜奖等。

这场“华丽的转身”是如何做到的?指导教师陈蓓蕾向我们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我们社团会经常性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投资人来校分享创业经验,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迅速积累创业知识,还能拓宽视野和人脉,结识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创业者”,“我们全身心致力于把学生的作业变成作品,进而把作品转换为产品的一个不断更新迭代、帮扶、指导和孵化的过程”。

无独有偶,何元弘同学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经常性和老师、学长、同学聊自己的创业项目、创业想法,在一次次激烈的讨论中启智增慧、砥砺成长。大学二年级,他顺利注册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指导教师团队一直跟踪帮扶他的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等资源支持,帮助他的作品实现了产品的转换落地,他的创业故事后来还受到了知名媒体《成才与就业》杂志的专题报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创业社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创青春等科创竞赛为龙头,以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厚植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和根基。





二、“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和实践

密不可分”




周兴乐介绍,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和实践密不可分。社团日常活动将项目计划书、PPT制作分板块讲解,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社团大型活动对于成员的领导能力、协作能力、路演能力、答辩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助推显著。在项目计划书编写过程中,需要社团成员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完成,例如科技创新类项目,通信学院学生需要利用python、C语言、C++、Java等工具完成代码编辑;文化创意类项目,设艺学院学生需要利用3Ds Max、Maya、Blender等工具完成建模;机械制造类项目,机械、电子学院学生则需要利用AutoCAD、ANSYS、Altium Designer等工具完成制图、分析和电路设计等。

创新创业的活动需要前期收集“客户”的需求,中间需要“执行”,后期需要“反馈”,期末还要做个人“汇报”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同学们分团队完成,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项目,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自信心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3网络2班的韩雯,因为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契机加入社团并成为社团最活跃的成员之一。在谈到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时,她讲到:“在备赛过程中,我们团队日夜奋战,不断打磨项目。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市场调研、方案撰写,再到反复的模拟训练、实战演练,最终取得上海赛区三银一铜的好成绩。”

韩雯先后参加过创业集市、创意纸桥、创意桌游活动组织,以及一些路演大赛,逐渐学会了在面对各种项目挑战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她坦言:“在社团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同学有效合作,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在遇到团队协调不畅、创新点不足等挑战时,能够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如组织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同学参与讨论,开展相关活动等,从而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社团提供了一个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活跃在社团这片天地,很多像韩雯一样的同学尽情挥洒青春汗水,实现了自己的专业成才精神成长。





三、“我们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创新创业社是一个有梦想的社团。在与社团成员的深入交流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他们集体的真挚追求,“打造一个在创新创业领域服务一流的社团、培养多个我敢闯、我会创的团队”。

 “对于未来如何发展?”进一步拓展资源,与更多的企业、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社员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是指导教师陈蓓蕾和社团管理团队首先想到的。他们提及,社团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社团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竞赛,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和运营机制。直接与潜在的投资者、企业家和消费者互动,开展更多实习项目、合作研究项目等,基于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实践创新环境,提升社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目前,指导教师陈蓓蕾正在积极与上合组织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上海)专家工作室、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全国创业周中国等多家机构联系,寻求不同层面的互动合作,“这些机构、平台有多元化的展示平台,不仅吸引了高校学生的参与,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社团的创客们展示自主研发的3D打印产品、智能设备等,现场反馈则能及时让他们了解到市场的真实需求,从而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设计。”这样的一种运维模式,不仅帮助学生个人成长,也为社会带来了年轻人的新鲜创意和解决方案,形成良好的双向奔赴。

未来,创新创业社将通过引入企业导师和行业专家,增强学生职业导向,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社团将致力于多元化发展,鼓励社员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进行交流合作,通过跨学科的强大知识体系互补支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或服务。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社团活动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视野和实践机会。同时,优化社团运营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与活动质量,通过建立反馈机制,鼓励社员参与社团管理。通过定期评估活动效果,持续改进活动内容和形式,适应快速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更具价值的成长成才平台。

人人参与创新,时时都在创新,处处体现创新。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创新创业社将继续联络整合学校、政府、社会资源,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青年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激发学生创业潜能、研发技能,推进优秀项目落地生效,共同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人生华章。 




相关链接

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赛铜奖1项;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1项;2023年上海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赛项团体一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市赛铜奖1项;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职教赛道上海赛区银奖3项、铜奖1项;第八届和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中,共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4项;第三届“东方美谷杯”奉贤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优胜奖;第一届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意大赛市赛优胜奖等。本社团荣获2020-2021学年及2021-2022学年学校优秀社团称号,2023-2024学年学校明星社团称号,同时被评为2023-2024学年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高评之星,并在2022年荣获上海市A级院校指导站的称号。

素材|校团委、创新创业社团

采编|陈卫炉、王香玉

封面图|杨璟楠

编辑|刘越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学院新媒体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