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暖阳下,黄山正是诗境的季节。
11月4日,市委书记凌云与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汪扬,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教授梁海明举行工作会谈,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徽州文化走进校园、打造实践教学和实习研学基地、加强城市品牌传播、培育夜经济、拓展入境游市场等领域深入交流,以校地相互赋能助力大黄山建设。
这场座谈恰逢其时,黄山与两所名校更多的合作果实正在这个深秋孕育而生。
名城+名校=?
黄山,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的城市。
许永杰 摄
近年来,通过持续推动产品供给、业态创新、场景焕新,加快构建“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黄山市全力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打造“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
如何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持续“上新”,离不开来自科技、人才、创新等关键要素的硬核支撑,而各大高校正是这些要素的资源集中地。
许家栋 摄
香港科技大学创建于1991年,以科技和商业管理为主、人文及社会科学并重,在物理、工程、工商管理、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香港科技大学在QS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7位。学校在人工智能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颇有建树,已成为业内标杆旗帜。
来源:香港科技大学
海南大学立足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三度一色”资源禀赋、“五向图强”和“生命健康”等政策优势,深度凝练出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信息技术、生态文明、全健康、自贸港发展与制度创新、文化与旅游七大学科发展方向,并据此组建七大协同创新中心,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有组织科研创新,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通过一流科研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来源:海南大学
“随着大文旅时代到来,在新定位下,黄山尤其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更多人才资源,通过科技力量加持、数字赋能,推动大黄山建设破题。”凌云说道。
“求贤若渴”的黄山,正式掀开名校名城携手共进新篇章。
大数据+乡村=?
黄山与香港科技大学、海南大学,熠熠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享誉中外的世界名校,虽相隔数千里,却已有非同一般的深厚情谊。
去年8月,凌云带队赴香港开展文旅推介。在港期间,代表团一行走进香港科技大学,着重就开展学术文化交流、组织教师青年走进黄山、酒店及旅游管理教育培训、推动科研应用场景在黄山落地等方面与汪扬等深入洽谈交流。
老家在歙县瞻淇的汪扬对此次来黄考察调研充满期待。作为安徽省政协委员,他一直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我的家乡是徽文化发源地,徽州古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用数字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做文化保留项目,极具研究价值。”
王婧 摄
多年来,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教授凭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广泛应用于“一带一路”、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果。
作为海南省的科技特派员,他通过全力支持当地乡村振兴,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创意和智慧。“希望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黄山乡村振兴和古村落旅游推广提供精准数据分析和市场预测。”在梁海明看来,插上科技的翅膀可以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视角和机遇。
汪骏 摄
在黄山期间,在汪扬、梁海明带领下,两所大学研究团队前往黄山风景区,黟县西递村、碧阳村,歙县徽州古城,徽州区西溪南村、呈坎村,休宁县万安老街、古城岩等地,实地考察调研黄山古村落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
汪扬、梁海明等均表示,此次黄山考察行程感触深刻,希望发挥学校学术资源、技术优势,共同探索如何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古村落业态创新、旅游推广,携手助力大黄山建设。
可以预见,以此行为新起点的考察,将为黄山与香港科技大学、海南大学深度合作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再创新成果。
圈粉中东+夜经济=?
来黄山前,汪扬、梁海明做了黄山文旅市场相关大数据研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发现,在黄山入境游的游客中,来自中东地区游客相对较少。
“近年来,香港、海南等地都在加大力度吸引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游客,黄山也可以通过圈粉阿拉伯游客,打开中东市场。”梁海明建议,可以多开展政府交流、民间交流,开拓中东入境游市场,在“沙漠”里寻找“新蓝海”。
来源:新民晚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夜经济也有了“新期待”。在点亮夜经济方面,他给出了详细建议。“发展夜经济需要四个‘好’,好拍照、好休息、好便宜、好带走,才能实现夜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让夜经济成为丰富城市内涵、吸引外地游客、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全新打开方式。”
任俊翔 徐雅娜 摄
会上,双方还就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徽州文化走进校园、打造实践教学和实习研学基地、加强城市品牌传播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就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与两所大学开展紧密合作,共同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形成更多合作成果开展探索。
汪扬、梁海明等表示,期望以此次考察调研为契机,充分整合和发挥学校人才资源、科研优势,积极拓展领域、深化合作内容,逐步建立起校地交流互动常态化机制,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实现校地合作双赢。
名城与名校的一次次握手,不仅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新高度,也擘画出一幅幅城市与高校共兴共荣的美好图景。
编辑丨程一衡 二审丨江 宇 终审丨曹子刚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