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段刚刚写了一半的文字,主要是想请大家提提意见,看看这个角度来写古琴流派合适么?
一、那山、那水、那人
如果要深入的了解川派古琴,我想先要从那山、那水、那人开始。提到四川,您最先能想到的是什么?——或许是九寨沟那的缤纷五彩的海子,或许是川西那令人神往的雪山,或许是散发着神秘气息的三星堆,又或许是那憨态的大熊猫,或许是那麻辣滚烫的火锅,或许是那精灵古怪的川剧变脸,或许是那响彻蓉城的麻将声,又或许是那街头巷尾数不尽的茶馆与酒馆?我作为一个北京人,青年时入川,自此二十多年与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眼中的四川:这要从1999年高考说起,那年我的高考分数与我的志愿取一个交集,这个交集大概就是位于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当年这是最为炙手可热的专业之一,所以我也不惜从北京坐2048公里的火车来到了成都。作为青年学子,在来成都的路上便开始思绪飞扬的幻想成都的模样,我们一直以来学的唐诗名句是这样的:“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人家多种橘,风土爱弹琴。”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遥想一千多年前的成都,景观旖旎,风物闲美;又有丝竹日纷纷,散入春风满锦城。而两天一夜的行程后,当我从成都火车北站出来,眼前的成都总感觉与诗中有些落差。当然这个落差并不算差,这是一个更接地气的成都——满城的小奥拓车颇显川人不好面子热爱生活,随处可见的招牌让这个西部城市还有几分香港的自由开放之味道,走在路边时不时飘来的一股火锅味,传来的阵阵搓麻将声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了这样一个慢节奏的西部城市的舒适闲逸。老人常说“少不入川,老不离蜀”诚不欺我。1999年前后的成都街景
到了成都,自然不能辜负了这天府之国。几次旅行下来,对于这里的地貌物产有了更多的了解。成都人之所有成都人特有之气质,与这天府之地必然有着某种连接。四面环山的“聚宝盆”地形,凝聚着古人“深淘滩、低作堰、因势利导”智慧的都江堰工程,成就了这里极为优越宜居的环境。东晋《华阳国志》写这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四川地形图
在这样的盆地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下,容易想当然的认为这里人会有些“自大自负”,毕竟不远的夜郎国就曾有“夜郎自大”的典故。但与川人的接触,又处处感觉到这里文化的友好与包容。其实成都自清之后,一直是个移民城市。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按当时的统计,成都人的主要籍贯占比为: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抗战的时候,因重庆曾经作为陪都,亦有大量国民党官兵和大学生曾经进川。解放后,因为大三线建设,亦有大量的工厂和大学迁往四川。而这两次大迁移,中高级知识分子占比很高。
二、古琴的蜀派与川派
肚子里有提纲,但还没动笔,请大家提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