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良好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要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推动能源结构优化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应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国内清洁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第二,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关键。通过开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能源产业的整体效率和清洁能源的比例,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如提高太阳能光伏板的转换效率、风力发电机的稳定性等。第三,市场机制的完善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和完善清洁能源市场,促进清洁能源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全面加强国际协作,推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高标准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环境质量,而且有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竞争力。第一,应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排放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生产工艺流程的现代化改造和提升。通过建设示范项目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带动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优化产业规模和布局,不断更新土地使用、环境保护、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以及碳排放等方面的限制性指标。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如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健全阶梯电价制度等。第二,应加快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如加强基础性应用研究,提速绿色低碳核心技术的创新开发,加强创新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如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领域,通过数字化手段支持和加速绿色发展进程。第三,应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减排。通过提高能效标准,推动产能优化和布局调整,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大和污染排放高的项目;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积极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如低碳车站、机场等,完善充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网络;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动力交通工具等。
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第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节能和环保产业,持续扩展绿色产业体系。同时,发展绿色流通体系,促进绿色供应链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推广新能源物流车,建设绿色仓储设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第二,建立绿色产业联动机制。加强绿色产业间的交流和合作,依托产业联盟、园区协会、领军企业、同业协会等机构,搭建沟通平台,在产业规划、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协调和合作,实现产业间互动和共赢。一方面,加强绿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达到集中发展的效果。另一方面,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包括绿色产业联盟、产业研究中心等,统筹协调绿色产业相关工作,推动绿色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第三,加强对绿色产业的资本配置。通过政府债券、投资、税收减免和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大绿色产业领域的资本投入力度。优化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重点工程、科技研发等方式整合资源,利用政策推动和产业引导,增强投资的流动性、市场化和多样性,提升绿色产业集聚能力。一方面,加强政府在绿色产业方面的资金整合和协调,提升统筹能力。制定相关的投资计划和指标,重点支持区域发展绿色优势产业,统筹区域内各产业的绿色发展需求,逐步实现绿色产业的区域化分布。另一方面,各区域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应加强合作,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促进资本在绿色产业领域的流通和转移,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要让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第一,加大宣传教育,比如通过媒体、社交平台和公共广告宣传绿色生活方式的优点,提高公众对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认识,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养成节约能源和使用绿色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加强政策引导,比如通过立法或政策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如实施环保标签制度、绿色产品认证等。采取税收优惠、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和环保产品。建立和完善绿色产品市场,提供多样化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基金,为绿色消费提供金融支持。第三,强化企业的绿色责任,鼓励企业提供低污染、有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采取生命周期评估,减少产品从生产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绿色化。推动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提高产品的环境透明度。及时了解社会信息反馈,进一步优化绿色产品和服务。
点个“在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