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根据教育部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微电影展示活动通知要求,我校坚持守正创新,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身边事宣扬新思想、用身边人激励新青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育人作用,不断推动学校思政课堂的高水平建设,提高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每一位四川建院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目前,我校各单位教师负责指导的《答青春之问 成出彩人生——从苏轼人生观与习近平人生观看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桂花香溢藏家寨-高尚的人生追求》《逐路·筑路》《筑桥》等近20部作品已经上线哔哩哔哩平台宣传展示,欢迎大家同步观看、转发、点赞。
大学生讲思政课(第一部分)
《答青春之问 成出彩人生》
内容简介:该作品内容选自《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第二节,聚焦了当代青年人关注关心的如何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问题。
作品不但通过回溯时光、鉴古知今、兼论当下,详述苏轼与习近平人生观的具体内容,而且着眼未来,以苏轼人生观和习近平人生观为思考脉络,指引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解答好人生课题、成就出彩人生,立时代潮头、发青年新声、赴复兴伟业。此外,作品还以数字地图实践基地中的三苏祠博物馆为主场地,并辅以两个分场地开展讲述。
《桂花香溢藏家寨——高尚的人生追求》
内容简介:该作品内容选自《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高尚的人生追求”,吸收了第五章第一节知识点“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与广泛性”。
作品设计了“听故事、悟道理、辨是非、去行动”四个教学环节。用全国劳模桂花带领甲居一村村民“过上好日子”的生动故事,让同学们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像桂花一样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追求。此外,该作品还利用了数字地图,即参赛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丹巴县聂呷乡甲居一村。该村是全国文明村镇,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范,是全国劳模桂花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实践场所。
《赓续红色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内容简介:该作品内容选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第三节“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和经验”。
作品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来弘扬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伟大建党精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引导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将理论知识与身边鲜活的实践联系起来,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夯实青年学生的人生根基,助力成为栋梁之才,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内容简介:该作品围绕思政课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主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四川体现(长征精神,黄继光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
精神谱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遗产,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强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应当继续弘扬和传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青春使命》
内容简介:时间篆刻崭新年轮,岁月书写时代华章,我们中国共产党已有了百年历史。在党的百年征程中,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共同的理想和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通过回顾党的百年征程,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来砥砺青年一代强国之志鼓励青年,争做时代前列的开创者,奋进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内容简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当中去。本课程采用实践+理论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乡村,感受生态保护带来的乡村变化,从而讲深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讲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逻辑、讲活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故事。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思政课认识与思考,展现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内容简介:“大思政课”以更加宏观的视野、开放的格局,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坚持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相结合。一方面,发挥思政小课堂系统全面深入讲授理论、观点、方法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分析问题、领悟道理,深刻感知理论的重要价值,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升理性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的多元资源和广袤场域拓展以及丰富思政小课堂,让学生带着对理论的粗浅认识开展实践探索,再带着理论映照下的实践心得完成对理论的深刻领会,在认识—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实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也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微电影(第二部分)
《逐路 筑路》
内容简介:在新时代浪潮中,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本片讲述了一位铁道工程专业学生俞川的故事。他自幼热爱火车、高铁,凭借专业素养获招聘单位认可。但家庭的“小我忧虑”让他一度犹豫,欲放弃梦想。一次高铁之旅,他沿途感受成渝铁路建设的艰辛与辉煌,得知家乡受援建之恩。这些触动让他醒悟:唯有立大志、担重任,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重飞跃。最终,他坚定信念,明确方向,毅然投身铁道建设,誓铺温馨归家路,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筑桥》
内容简介:故事的主人公朱桥桥,来自四川大山深处。那里,一座小小的桥,连接着村庄与外面的世界,也在朱桥桥的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母亲的鼓励,让他坚定地踏上求学之路,考入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然而,学生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曾陷入迷茫,不知未来在何方。但思政课上的一次作业,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内心。他在社交账号上征集桥的故事,收到校友建设鸡鸣三省大桥的动人经历。四年的坚守,在荒凉大山中克服重重困难,只为让群众出行不再艰难。这份坚持,让朱桥桥重拾儿时对桥梁的热爱,他开始探寻祖国大地上的座座桥梁,从古老的独木桥到现代宏伟的赵州桥、贵州北盘江特大桥、港珠澳大桥…… 他深刻体会到中国筑桥人的智慧与汗水,明白了桥不仅是连接,更是中国的脊梁,彰显着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
《虚网实陷》
内容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三章讲到,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文化、社会、网络、粮食等诸多安全领域。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安全非常重要。近期,不少大学生因为没有重视网络安全而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本人和家庭财产受损,给当事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作品以网络安全为出发点,讲述由“网络商机”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追梦》(材料系)
内容简介:十八岁是人生一个新的节点,我们步入大学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那我们的大学又是什么样呢?我们会在大学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方向吗?也许我们刚进入大学都会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时候,但青年人要敢于面对挫折,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对于未来的目标,我们也会在思政课堂中找到人生的方向,找到梦的方向。大学寻找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不就是追逐梦想的过程吗,希望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勇敢的去追逐梦想。
《争当“奋进者”不做“躺平人” 》
内容简介:该作品围绕思政课第一章《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展开,描述一位刚上大学的新生从刚开始的躺平到后来的奋进为主题,通过把他和他的舍友们(积极规划参与大学生活)进行对比,体现出他的迷茫无助。这位新生经过辅导员的劝说、专业课老师的鼓励、思修课老师的指引、同学的帮助下,渐渐改变了躺平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他从一个消极逃避的“躺平族”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他的转变,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美好的未来,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正能量。
《阴霾散去:大学里的新篇章》
内容简介:该作品以思政课第四章《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为主题,故事围绕同学小马展开。小马在中学时代因为身体的特殊记号遭到校园霸凌,而在大学里,他遇到了友善的室友、同学、老师,他们不仅接纳了小马的不同,还鼓励他,给他关爱。在他们的支持和关心下,自卑的小马,得到治愈,逐渐找回了自己。这个温暖的故事鼓励同学们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友爱的校园环境。
《先驱厉百折,精神启后人》
内容简介:微电影融合历史与现代,重温从1921年中共成立,至1954年首届人大召开。以艺术手法再现峥嵘岁月,光影重现;以视频融入历史现场,思考党领导下国家巨变,探讨青年责任与梦想,展现新时代青年与国家同频共振的青春画卷,红色历史与青春活力交织。
《及时止损,继承先辈意志,共赴美好未来》
内容简介:该作品围绕思政课第一章《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展开。刚高中毕业的同学们怀着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步入大学校园,心中都怀揣着各自的目标与理想,渴望在这段宝贵的大学生活中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事与愿违,进入大学不久后,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感到迷茫与颓废。一天,他们共同上完了一节思政课,心中仿佛被点亮了一束光,那道光照亮了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方向。最终,他们迷途知返,坚定地向着那束光照来的方向,勇敢启程,踏上了追寻理想的旅途。
《追梦》(铁道系)
内容简介:微电影主要围绕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为主题展开,针对青少年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当下的困惑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家庭的平衡与个人感情的成长,跟随微电影中三位主角的成长,让大学生理解并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自身,并深刻领会青年要有信念感及使命感。
《跨越时空的对话》
内容简介:讲述了一个当代在校大学生通过一个笔记本与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决定用自己的行为践行青春与使命,为社会作出贡献。
图文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审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