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身为皇帝,为何舍弃龙穴,埋骨荒山?他发诅咒的目的又是什么?

文化   历史   2024-11-21 20:53   湖南  

尽管许多人对曹丕的印象不好,嫌他刻薄、奸诈,不会打仗,又缺乏雄才大略。但从他的一些诏令看来,曹丕这人还是颇有意思的,也有不少可取的地方。其一就是对“薄葬”的倡导。
早在曹操当魏王时,就曾下达指令说:“古时候埋葬必定选择贫瘠的土地。我要求规划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原作为我的陵园,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度作为墓基。墓穴上不堆土,不种树。”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三十五岁,选定首阳山东面的地域作为自己的陵园,并留下遗嘱,交代不可泄露他的埋葬地点,不要采取厚葬的形式。他把具体做法,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比曹操的指示更深入,更完整。

根据这份诏书,曹丕为他的身后事订定了一切从简的最高原则——埋葬在山林,就和山林合为一体;墓穴利用自然的山形构成。
比如:1、不封树。在墓穴上垒土成堆叫“封”,在封上以及周围种树,叫“树”。
2、不立寝殿:不在旁边修祭祀的祠堂。
3、不园邑:不在陵墓周围建造高墙围起来的园林。
4、不通神道:不在前方建筑两旁立着石人和石兽大道。
曹丕把身后事交代得巨细无遗,对于墓穴如何不被发现、不遭破坏,都有完整的规划。
地上掩饰完毕,地下也不忘掩护,比如说:墓穴不要放置防潮的芦苇、炭灰;不要收藏金、银、铜、铁制成的殉葬用品,一律改用陶器殉葬;遗体嘴巴里所含的东西,不要用珍珠玉器;遗体不要穿金缕玉衣等等。
曹丕以上身后事的交代事项,其主要目的,是在未来改朝换代时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埋在哪里。他选择首阳山东面区域为墓地所在,不是因为那里是龙穴,刚好相反,当地是不能耕种的荒山,不会被注意,更不会被挖掘。
在曹丕的认知里,“葬”就是“藏”,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
为什么怕人家发现呢?曹丕自有一套逻辑,他说:“从古到今,没有国家不灭亡,没有陵墓不被挖掘。”

曹丕这话是有根据的。曹丕说,汉末天下动乱以来,汉朝皇室的各个陵墓都被挖掘,棺木里先皇先帝的金缕玉衣被盗走,有的尸骨被一把火烧了,这样好比死后又遭受一次痛苦。这些皇帝会有这种下场,就缘于厚葬。在墓穴上头又堆土又种树,分明在指示盗墓者:“我在这里。”
尽管曹丕要求薄葬,和庄子哲学无关,和墨家理念无涉,其至不脱实用价值、利益考量,但他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通过文字说理,旁征博引,且以皇帝诏书的位阶,以诅咒的口吻,把厚葬说得如此不堪,影响世人对厚葬的崇尚观念,这点真要给他掌声。
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西汉的杨王孙,不但反对厚葬,甚至身体力行,生前就交代儿子,他死后要裸葬。杨王孙死时,用布袋装遗体,入土七尺,布袋拿掉,直接覆土,连棺木都不用。
杨王孙显然得到了庄子“以天地为棺椁”的真传。可惜杨王孙大声疾呼兼亲自示范,但不起丝毫效果。厚葬依然盛行。
魏晋时期,薄葬之风才开始兴起,厚葬的传统逐渐退位。大开薄葬风气的就是三国的曹魏。魏国统治地区盛行薄葬,不像吴、蜀,仍旧以厚葬为主。
薄葬之风从曹魏延续到晋朝。尽管厚葬的风气并未从中国的土地上消失,但也更显得曹家父子提倡薄葬的可贵。
当然,薄葬盛行的原因,不会单单因为曹丕的几句话和丧失处理。有些社会条件也不得不考虑。例如魏晋时期经济残破,想花大钱厚葬也有心无力。皇权衰落,门阀世族权利膨胀,盗墓事件频发,佛、道的宗教思想流行,都冲击到儒家传统的厚葬。但曹氏父子的倡导,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曹丕比起曹操的观念更为进步,他在诏令中明白表示,后妃去世,如果生前并未跟着封王的儿子到封地去的,就葬他陵园的溪涧西边。也就是说,不必硬性规定葬在一块。
曹丕说得好:“如果魂魄有灵,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进一步说,假如人死后没有灵魂,葬在一起又如何?假如人死后真有灵魂,灵魂自己会飘行,和生前所爱的人在一起。
曹丕对安葬的思考完整,自知和一般人的观念不同,因为在文字中不断举出古代的例子,强化他的论点。
最后曹丕还不惜用诅咒的魔力警告臣子,不要自以为好心,把他厚葬,破坏他的良法美意。因为“如果以后违反今天这道诏书,随便更改内容,建造陵墓,实施厚葬,等于让我在地下的遗体遭到残害,如果这样,臣僚、儿子就背弃了死去的君王、父亲,不忠不孝,死者若有知觉,将不保佑你们。”
不得不说丕爷是真男人。

红小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