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一生,可以说是既潇洒又坎坷。他年少成名,科举高中,名动京师。然仕途多舛,因政见不合屡遭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皆留下他的足迹。但他始终乐观豁达,在黄州创作出《赤壁赋》等佳作,在惠州享受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颗”。他文学成就斐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在书法上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也有独特贡献。
那年1093年即大宋年间宋神宗元祐八年,此时的苏东坡58岁。那一年,他被贬到广东惠州,尽管被贬谪他乡,但他天生的乐观豁达从未被磨灭。他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读到李白的两首诗后,心境顿时开阔无比,于是提笔写下了这一千古名作——《李白仙诗卷》但,令人遗憾的是,19世纪末,《李白仙诗卷》流失至日本,并最终被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也正是因此,他的此卷书作的知名度并没有他的其他书作高。
《李太白仙诗卷》是苏轼抄录李白的两首诗进行创作而成的,当抄录第一首诗时,苏轼的笔触仿佛被一种轻柔的力量所牵引,每一笔都格外柔和。字体呈现出高雅端庄之态,犹如一位优雅的舞者,在纸上翩翩起舞,兼具着深沉的内涵与精炼的韵味。整体效果俊逸灵动,字里行间仿佛流淌着灵动的气息,姿态轻盈飘逸,似是要带着观者一同进入那诗中所描绘的美妙情境之中。然而,在书写第二首诗时,风格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字迹时而浓重饱满,犹如墨汁在纸上凝聚了厚重的情感,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时而又稀疏生涩,恰似在探索一种别样的表达,给人以别样的视觉感受。这种变化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奇异多变的风格,纵横潇洒之间,尽显苏轼内心的奔放与自由。他仿佛在这第二首诗的书写中,完全释放了自己的情感与才华,让字迹如脱缰的野马般在纸上肆意奔腾,整体表现极为酣畅淋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和震撼。
字体也是由行书变为了行草,流露出豪迈沉雄的气势,正如赵孟頫所说:“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此卷如 “大江东去” 般气势恢宏。其线条从容,字里行间透出大丈夫之气,有一种内在的阳刚之美。作品一开始,起首一行半,均仍由横势展开,肥阔之笔,不失俏媚风姿,正有诗中 “巧妍” 之意。及至第二行 “只知雨露贪” 起,用笔遂趋重厚,诗的意境已把作者带入了一种悲凉、旷远的心境。整幅作品在毫无安排、设计的余地中,露出了苏轼的真性格、真情感。
许多人初看苏轼的字,会觉得似乎很容易,并不复杂难懂。然而,直到目睹其他人尝试临摹他的字时,才会惊觉其中的巨大差异。看似简单的字形,实则隐藏着难以企及的深度和难度。黄庭坚就曾对苏轼的字赞誉有加,他认为苏轼的字美到了极致。为何呢?因为苏轼的字是率性而为的,这种率性恰恰是最难达到的境界。在美学的范畴中,最难的莫过于自然而不做作。
书法之难,并非仅仅在于技巧的娴熟运用,更关键的是心境上要摒弃卖弄。写诗时不刻意卖弄文采,写字时也不故作姿态,哪怕写出来的字看似 “丑丑的”,那又何妨呢?这也正是书法为何最能体现一个人心境的原因所在。所谓 “书为心画”,正是如此。如果没有经历过苏轼那样丰富而独特的人生历程,又怎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他的情感呢?又怎能写出蕴含他字中灵魂的作品呢?或许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他的人生,或许才能更接近他书法中所蕴含的那种独特的精神内核和艺术魅力。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书法,就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一起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