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娟:我和《钢构人》双向奔赴的日子 | 编辑部的故事⑩

企业   2024-11-21 21:22   广东  



企业要做大、做久

必须依靠共同的适宜的文化

共同的文化

需要寄托于一份刊物


自2007年创刊至今

200期《钢构人》从未中断

她是无言的见证,无声的传递

“铁骨仁心”文化因她而可追溯

因她而得以延绵


值此《钢构人》200期刊庆之际
特推出“编辑部的故事”专题
让我们一同聆听“小钢”与作者们的故事



文/曹美娟(华东大区)

前几日,华东大区的一位项目经理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他在书中看到的关于工程领域文书工作的意义,并发出“没有书面写下来的事情,终会沦为一场空”的感慨,说的是项目建设环节中白纸黑字书面确认的重要性。这句感慨引发了我对企业文字工作价值的思考,也让我想起了我在从事文字工作过程中和《钢构人》的多年情缘。



2009年7月,我在沈阳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入职培训时前辈向我们介绍,《钢构人》是我们了解公司的窗口,也是传递我们声音的平台。我便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我是学中文的,热爱文字,入职以来一路行走,一路感悟,一路记录,写成的诗歌、散文、小故事、消息、通讯,悉数投到了企业内刊,并陆续刊发在当时北京分公司《京钢风采》和公司《钢构人》上。初涉职场,一开始写的东西多数还是个人感悟和浅显的项目动态报道。

12月初的一个傍晚,我刚从沈阳恒隆广场项目回到宿舍,就接到项目办公室主任邓姐的通知,让我买票前往深圳,参加公司第二届企业文化论坛,说是因为《钢构人》上的文章,公司领导点名表扬我了,让我一起参加学习。邓姐还不忘告诉我,这参加的可是公司的年度盛会。作为刚入职4个多月的新员工,能够被领导点名参加年度企业文化盛会,我受宠若惊,懵懵懂懂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去奔赴这场文化之旅。论坛上,有外部专家学者的学识展示,有公司领导们的管理智慧,还有各单位的观点碰撞,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公司文化有了最初的切身体会。自此,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也让我对《钢构人》有了更深的情愫。


那场盛会之后,回到项目我便接到了北京分公司综合办的通知,让前去支援当年天津市头号工程、全公司范围内的明星工程——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项目宣传工作。我想,考验来了。



当我到达梅江会展项目的时候,我看到一片荒地草场之间,一只成形的雄鹰正待翱翔,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场景和当时凛冽寒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从北京分公司的宣传前辈阳丽红手中接过了她初步起草的纪实材料,尽管来之前做了一些功课,但要担此宣传重任,我其实心里很慌。阳姐鼓励我不要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也不用受她的材料影响,尽情发挥,去采访、去观察、去倾听。交代完后,阳姐去忙项目封顶的筹备工作去了。我开始去观察这座建筑,听着工地上各种交响曲,看着忙得风风火火的领导同事们,我感觉自己似乎融入到了这个故事里。于是我临时忘却了我的员工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战地”记者,置身其中,从记者的视角,去写这个故事中的人和事。


3个月便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98000平方米、用钢量2.8万吨的会展中心,这本身便是奇迹。带着这份感动,白天,我忙着采访,虽然工地上每个人都很忙,但接受采访的领导同事们对我都是有问必答,对于一些专业知识,考虑我新员工身份,还贴心地提前准备了一些材料,不明白的地方也会多解释几遍。晚上,我回到住的地方整理采访资料,构思纪实提纲,把白天的感受落到笔端,如此反复。一个星期左右,我交出了1万多字的初稿,却仍感觉没有写完心中的震撼。而后在综合办公室同事和分公司领导们的帮助下几经修改。定稿前,时任公司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周爱文主任(现任中建钢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还专门给我打来电话进行了指点。2009年12月25日,梅江会展项目封顶的那天,新闻通稿和12000余字的施工纪实按时交出,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印象中梅江会展那篇纪实应该是当时企业内刊编辑部接收到的最长的施工纪实,没想到很快《钢构人》全文进行了刊发,连一向精炼惜字的《中建三局新闻》报纸做了精简后也分了2次版面刊登。这篇我入职后真正意义上“大部头”文章,后来获得了公司年度好通讯一等奖,我也因此获得了公司优秀通讯员称号。这次项目支援经历和领导同事们的奋斗故事,也让我对企业宣传工作和企业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故事感动人的本质,其实就是文化的魂。



2010年4月,我调到上海分公司从事党群和文秘工作。有了在沈阳恒隆和梅江会展中心项目的初步积累,又经过时任上海分公司办公室主任陈晏主任和我的师父金蕾的手把手指导,我的工作视野进一步打开,写作空间也进一步开阔,与《钢构人》关系越来越紧密。那几年里,我还会写写散文、诗歌,但更多的是用我的笔去展现企业的故事。我写上海分公司的发展纪实《五年风雨更茁壮》,记录上海分公司5年的发展历程;写分公司市场经营之路《自主经营奏凯歌》,展现上海分公司的经营之道。并从宣传工作逐步过渡到起草各类汇报材料、写分公司的工作报告等文秘工作,与文字的交道越来越深,也在其中越来越深地感悟到企业文化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自觉。

因为《钢构人》,我还收获了诸多良师、益友。

2010年,时任上海分公司顾问刘家华经理,有一次看到我在《钢构人》上刊登的《玉树不哭》这篇诗歌后,工作的间隙还专门拿着《钢构人》和我说起了诗歌可以再改进的地方,这让我大为感动。疫情期间得知他离开,我心里十分难受。

周爱文主任每次来上海分公司的时候,都不忘指导我有关工作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分公司刘清泉书记(现任公司党建工作部主任)在《钢构人》上带头投稿示范,并时常提醒我要多写、常写;分公司陈晏主任在我学习起草工作报告过程中,用“捡耳朵”一词形象形容收集信息和观点的方法,十分受用并让我铭记至今;当时《钢构人》编辑部的葛眺翔同志(现任华中大区综合办公室主任),常常会和我分享专业方面的问题;还有各分公司从事宣传工作的同事,也经常在线上线下毫无保留地交流讨论,让我受益颇多。

2011年,时任公司总经理王宏总到上海分公司看望员工,座谈会上王宏总听了员工自我介绍后,专门提及了我新发的《我的师父金蕾》这篇文章,对师带徒工作进行了肯定,同时也让我惊讶公司领导对《钢构人》上每一篇文章的关注。这让我备受鼓舞,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作为文字工作者的自豪。

我从来都知道其实并不是我的文字有多好,而在于我记录的故事本身,我只是将自己融了进去,去用心感受,并原原本本写了下来。是钢构故事成就了我,让我成为了当时《钢构人》上小有名气的作者。

从入职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一直认为,《钢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窗口,在这里,我们认识公司、展现自己、学习知识、感受文化。而《钢构人》不仅延续和加深了我对文字的爱好,也给我职场经历带来了很多精彩片段。比如好多次和其他大区同事初次见面介绍自己的时候,对方往往都会说一句“噢,我之前在《钢构人》上看过你的文章”,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作为大党建系统的员工,多数时候,我都需要用文字来承载我的工作成果。作为企业里的文字工作者,我们用文字展示着企业的精彩,记录着企业的历史,传承着企业的文化。我想,笔耕不辍,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价值。


 

(本文原刊于2024年6月《钢构人》(总第196期))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钢构人》编辑部



喜欢就奖励小钢一个“👍”和“在看”呗~

中建科工
企业品牌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