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太 | 聊聊我最近认识的一位英国小哥

教育   2022-07-23 17:57   上海  

(首先说明,因为最近忙得飞起,尤其是我最近在“吱吱不倦”地学习,也需要花很多时间。所以这是这一季的最后一篇啦~大家且看且珍惜,下一季再见~) 

有个朋友推荐了我一个语言交换的软件,我随手注册试了试,感觉里面好多骗子(我感觉照片很帅的基本全是),还有好多朋友是来找对象的,大家一起硬生生地把一个很好的学习软件变成了跨国交友软件(骗子太多,所以就允许我不说这个软件的名字了)。

但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遇见了一个中东裔的英国小哥,对我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故分享之。




大家上来自我介绍,据小哥自己讲,他二十岁出头,从小在英国长大(口音确实是地道的),大学学的是理论物理。
随后我自我介绍里就聊到我信主的事,无神论者小哥问我:
你算是很虔诚的那种吗?
我回答:在我看来呢,我肯定不算,但是在你看来呢,肯定就算了。
小哥笑:你怎么知道在我看来怎么样呢?
我说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们古代经典的辩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吾,焉知吾不知鱼之乐?——随后我和小哥用英语巴拉巴拉地解释了一番(还挺有趣,因为要用到很多虚拟语气)。
小哥听完以后的结论是:这个故事很棒,是关于同理心的辩论(debating empathy
当时我就很震惊,因为这个故事我听过很多遍了,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是在说一种诡辩技巧,却没有想过这个故事是在说同理心。
小哥的这个结论我事后又想了很多:如果把这个场景单纯看成是一个诡辩技巧,就会觉得文中的两个主人公庄子和惠子就是两个杠精。但是如果细细去品,他们讨论的是同理心,对这两个人的看法甚至都会改变——
想想我们的互联网上现在为什么充满了杠精而不是充满了同理心的人,搞不好就是小学里没好好学这个故事。
当时我就决定,要抱住这个宝藏小哥的大腿。


因为小哥说他是学物理的嘛(其实我当时是不信的),所以我就给小哥找了道题目,这道题目出自一个有趣的视频系列:《像乌鸦一样思考》,很适合给孩子们看。

两个一大一小的气球如图,中间有一根管子连接,请问打开阀门,会发生什么?

  1.  两个球变得一样大了。
  2. 大球越大,小球越小。
  3.  不变。
小哥开始选了A,但是随即就改正了他的答案为B。他告诉我小球的曲率更高,所以压力更大。(Oh may days! I did not consider the curvature of the balloons! The smaller ballon is more curved, therefore has a higher pressure.
——我问了我高中选物理的朋友,他说我们的高中物理并不学这些材料的属性,所以我们学的物理实际上是无法应用在真实生活中的。
好了,不明觉厉了,那物理就不讨论了,我也不太懂,请问小哥你数学怎么样?小哥说他物理数学电脑编程都很好,那我说我给你出道我们的数学题吧。

“超市搞促销,3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满的饮料。小明买了10瓶饮料,请问小明尽其全力,最多可以喝到几瓶饮料?”

小哥答,14瓶。
我说,错了。这题是一道很经典的小学奥数,小明喝到14瓶饮料以后,会剩下2个空瓶。然后他去问人家借一个空瓶,换一瓶饮料,喝完,把空瓶换给人家,完事儿。所以答案是15瓶。
小哥笑了。小哥说,首先,你不能去偷人家的瓶子啊……
我说不不不,咱没有偷瓶子啊,等喝完最后一瓶,这不把瓶子还给人家了吗?
小哥说“那按照你这个思路,这个题目就好解了,这个题目的意思是:只要有两个空瓶,你就可以换一瓶新的。所以答案就是10+10/2=15,而且这样哪怕换成再大的数字也能马上算出来。
我又震惊了。我还记得小时候我们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题目的答案的时候,我们也笑了,我们说老师你赖皮,但老师就是这样和我们解释的。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啦!我从来也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题目背后的价值观啊,规律啊,我就傻傻地做题……(这里就点到为止了,公众号文章的尺度就这点了)


小哥特别擅长启发式提问。

当我们聊到创世记的故事,他问我是不是相信诺亚方舟这些故事也是真的,我说信的呀,你要有兴趣,我可以和你说说的。

然后小哥表示有兴趣,很虚心地听我讲。

我就说到了化石中很常见的,鸟类的脖子这里会有一个奇异的弯——这个实际上是说明这些鸟类是溺亡的。我为什么会知道呢,因为英国买肉去超市,我们买肉在菜场。菜场里杀鸡的都是把鸡给淹死的。那个鸡淹死了以后,脖子就是这样。

可是鸟怎么会溺亡呢?不正说明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一场特大的洪水吗?

小哥并不质疑我,但他问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你可以试试和你自己辩论吗?说说看你的论点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Can you try to debate against yourself? What ar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is argument?

啊,什么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也太厉害了!当然我也顺手就和小哥解释了一下关于“矛盾”的故事,小哥也很为我们中国文化而倾倒。



然后小哥教我学习英语的方式一般是这样的,他说我给你做个游戏吧,我们来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给我的例子是这样的:

If the game is on “thank you”:

  1. 1.     Thank you- normal and formal
  2. 2.     Thanks – casual
  3. 3.     Cheers – very casual
  4. 4.     I’m very grateful – formal

规则说完了,小哥说,来,你试试说Hi吧。
  • 我就说啦: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小哥说,干得漂亮。
    How do you do?
    小哥说,确实是一种古老的说你好的方式。
    Nice to meet you.

    小哥说,可以。还有吗?

    没了,我再也想不出来了。


    小哥帮我总结如下:You can also say:Hi/ hey, there/Yo/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Long time no see!/It’s been a while!

It is also very common to ask one of these questions immediately:What’s new?/What’s up?/How are things?

除了这些,小哥还教了我英语里的俗语Idioms和双关语puns的区别,什么是矛盾修辞法,怎么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背单词等等……

(小哥的中文也写得很棒有没有!我问他怎么写的,他说他觉得秘诀就是笔画要对。看看人家这端正的字迹,我感觉我儿子的语文老师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要不是小哥的背景过于特别,我真的很怀疑他是不是我妈妈在网上给我请了个老师来帮我补英语的……

……最新的进展是小哥主动说他想和我一起读KJV,虽然我不认为我能读懂,但是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咽还是和小哥说What a splendid idea!——就在我写文章的这会儿,小哥出去买书了。



因为小哥特别热心特别能聊,我朋友就问我:“到底你有没有和人家说你结婚了还有四个孩子?”

我说我当然说了,我一开始就说了好吗?我看起来像是人品这么差的人吗(对对对我知道我看起来确实也蛮像的)

因为和这个比我小十几岁的小哥特别聊得来,而且我觉得小哥有很多可疑的地方。比如题图是小哥自己烧的饭——我还没见过哪个英国人能把中餐烧成这样的……(其实主要是我自己也不行)……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怀疑我自己是不是陷入杀猪盘了?

于是我也告诉了杨先生,我认识了这么个有意思的小哥。杨先生沉思了两秒,告诉我:

“这件事的重点有两条:

  1. 不要裸聊

  2. 不要转账”

随后我们都大笑了30秒——杨先生也是个妙人儿。

但是不管怎么样,小哥对我学习上的帮助确实很大。他系统化的很理性的思维方式,也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哪怕小哥真的是骗子,那也只能说明,现在社会太内卷,想不到骗子的门槛也提高到这种程度了。

在文章的最后,我必须要说(为了本文万古长青):

虽然英国人的思维方式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在英国这样一个阶级固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像小哥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在英国并不能够获得很多的机会,这是让人十分扼腕的——

所以小哥正在学中文,将来来中国读博士。

——啊!这是一篇多么正能量而且还能增加民族自豪感的文章啊!


好了,跌宕起伏的一季又结束了。就像一开始说的,我现在沉溺于学习实在是没时间;另外现在写文章的难度也太高了,正能量的文章我本身也不是最擅长,所以就干脆歇一歇了。

感谢大家给我带来的快乐!撒花!

我们年底再见(但也可能是明年哈)!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基督徒,五宝妈妈,刑事律师
 最新文章